順勢,則乘風起!
11月下旬,的首款AI手機MATE 70就要釋出了,產業鏈迎來盛宴。
從供應鏈的細分角度來看,是MATE 70代工廠之一,歐菲光為其提供攝像頭模組,福蓉科技提供中框的鋁合金材料,藍思科技提供了玻璃蓋板等外觀件等等,可細分的領域眾多。
其中,最引得我們關注的公司,是。
因為,藍思科技在成為華為核心供應商的同時,也深度切入了產業鏈,為兩家手機巨頭共同提供手機玻璃件。比如,前後玻璃蓋板、鏡頭保護蓋等等。
這就使得藍思科技在蘋果和華為多年來的隔空較量中,始終佔據著有利地位,說是贏麻了也不為過。
從業績上來看,藍思科技的表現極其出色。
2020-2023年間,公司的營收從369.4億增長至544.9億,年複合增速為13.8%。
特別是在2023年三季度之後,消費電子市場疲軟,歌爾股份、興森科技等許多同行的業績增速呈現負增長。
在這個背景下,藍思科技的營收和淨利潤依舊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速,在行業中一騎絕塵。且2023年實現了全年30.2億的淨利潤,同比大增23.4%,展現出優越的逆勢增長姿態。
2024前三季度,公司收穫了營收462.3億,同比增長36.7%,淨利潤實現23.7億,同比大增43.7%,繼續保持了高成長狀態。
亮眼的業績表現,首功源於蘋果。
與立訊精密一樣,蘋果也是藍思科技最大的客戶。
自2006年起,藍思科技就憑藉高質量玻璃面板切入了蘋果產業鏈,至今已經全程參與了iPhone手機的迭代過程。
從2020年至今,藍思科技至少一半以上的營收都是來自蘋果,形成了極高的依賴性。
然而,到了2023年,隨著組裝業務規模擴大,藍思科技對蘋果的依賴程度有所降低,為57.83%。相比立訊精密來自蘋果75%的營收佔比,算是釋放了一定的業務穩定性。
在此基礎上,華為等其他客戶功不可沒。
除了蘋果外,公司在消費電子以及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客戶超過百家,而且均是行業優質的頭部品牌,包括華為、三星、特斯拉和寧德時代等。
對於華為而言,藍思科技不僅為MATE 70的供貨,還是Pura系列和Mate XT三摺疊屏等手機的主要供貨商。
此外,公司還與華為共建了聯合實驗室,共同參與後玻璃蓋板、鏡頭等結構件和功能模組的研發。
如今,公司也已經掌握了用於摺疊屏的UTG(超薄柔性玻璃)和CPI(透明聚醯亞胺)的製造工藝,還具備了柔性屏、攝像頭等結構件的量產能力。從而有望進一步加深與華為的合作。
展望未來,藍思科技的成長還將受益於以下3個方面的驅動:
第一,加速產業鏈的垂直整合。
藍思科技作為智慧手機玻璃領域的平臺型龍頭,掌握著漸變工藝、高附著力超薄油墨技術等先進技術,這些技術優勢使得公司在玻璃、藍寶石和陶瓷等領域構起強大的市場地位。
目前,公司的業務正在向下遊成品組裝領域延伸,利用其在玻璃、模組等領域的領先實力,實現了智慧手機、醫療裝置和智慧家電等產品的組裝量產。
這種垂直整合的優勢也很明顯,加快供應鏈運營效率的同時,還減少中間商環節,幫助公司降低成本,提高利潤。
如今,公司的組裝業務已經進入放量階段。2024上半年,主要做電子產品組裝業務的湘潭子公司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營收,且實現淨利潤0.98億,成為推動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力量之一。
未來,公司計劃加速全產業鏈佈局,進一步拓展海內外客戶的平板、AIPC等消費電子組裝業務,推動其功能模組等業務的增長,從而釋放利潤,長期來看其增長具備較高的確定性。
第二,AI+摺疊屏手機驅動手機玻璃出貨量增加。
AI技術不斷走向成熟,使得AI手機的滲透率正持續上升。特別是2024年6月蘋果AI的推出,使得這一趨勢進一步加速,甚至縮短了換機週期。
根據資料,未來生成式AI手機的規模將加速擴大,2027年的存量規模將達到12.3億部,滲透率為43%,2023-2027的年複合增速高達187%,增長潛力巨大。
那麼,隨著AI手機出貨量增加,自然帶動玻璃外觀件的用量上升。
在摺疊屏手機方面,目前市面上的直板屏手機的螢幕尺寸多在6英寸左右,而就華為新出的三摺疊屏手機Mate XT來看,完全展開後可以擴大到10.2英寸。
同時,摺疊屏手機還會用到多出的陶瓷背板、超薄柔性玻璃和鉸鏈等玻璃外觀件,相比於普通直板手機是純增量。
2024年,全球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將為2100萬部,預計至2027年,全球將有望出貨4800萬部。
可見,隨著AI手機和摺疊屏手機的發展,給手機玻璃外觀件的使用量帶來廣闊的增長空間。
資料顯示,2023年全球手機玻璃件的市場規模為105億美元,預計至2030年將增長至182億美元,2024-2030的年複合增長率為7.6%,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而藍思科技作為全球手機玻璃外觀件的龍頭,早在2019年的市佔率就達35%,自然會在這個增量市場中收益,而獲取業績增量。
第三,汽車智慧化驅動單車顯示屏用量上升。
汽車智慧化持續發展,使得顯示器在汽車中的應用場景越來越多,比如中控屏、儀表盤和內飾玻璃HUD等,因此帶動市場對車載電子玻璃的需求擴大。
就拿其中的中控屏來看,截至2024年2月份,國內搭載了中控彩色屏的乘用車為307.6萬輛,其中裝配10英寸以上的中控彩色屏的比例高達82.8%。
資料顯示,2020年全球車載顯示屏的市場規模為72億美元,預計至2025年將超過128億美元,可見終端需求極其旺盛。
近年來,藍思科技的車載業務發展勢頭亮眼,2024上半年貢獻收入27.2億,同比增長了19%。
目前,公司車載業務的合作客戶已超過30家。未來,隨著汽車智慧化發展,公司的車載業務有望持續發力成為第二增長極。
總之,過去藍思科技的業績表現出的強勁的逆週期屬性。如今,公司的消費電子業務和車載業務都走在順趨勢發展的路上,尤其是切入了華為產業鏈,未來有望保障業績的持續增長。
關注飛鯨投研(id:Feijingtouyan),立即領取最有價值的《成長20:2024年最具有成長潛力的20家公司》投資報告!
來源:飛鯨投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