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支出端驟升,成為虧損主因,前三季度營業總支出達到了173.87億元,同比增長高達48.71%。
文/每日財報 慄佳
隨著上市和非上市壽險公司透過不同渠道釋出了2024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和2024年三季報,得以讓我們更加清晰瞭解到各家保險公司今年以來發展情況。
這其中,既有A股五大上市頭部險企業績迎來爆發,又有33家非上市險企實現盈利,整體實現了保費收入和淨利潤的雙增長。
但同時,也有一些險企仍然面臨著持續虧損的挑戰。比如,“含著金鑰匙”出生,由加拿大永明金融與中國光大集團共同投資建立的“銀行系”人身險公司---光大永明人壽。
01
前三季度淨虧12.86億
退保率逐步上升未有改善
從保險收入來看,此前光大永明人壽一直維持著較為明顯的增長態勢。早在2018年之時,其保險業務收入首次突破100億元,進入“百億收入險企”俱樂部。而且在2023年,該指標達到了194.73億元,離200億大關僅剩一步之遙,已經達到一家中大型壽險公司的標準。
根據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今年前三季度其保費收入從上年同期的163.13億元微幅收縮至161.5億元,同比下滑1%。
從單季度來看,今年一季度至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分別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6.72億元、67.74億元、47.04億元。也就是說,在接下來三個月的時間裡,光大永明人壽需要取得超38.5億元的保費收入,就可躋身“200億收入險企”行列。
對比其他同行,國內主要的銀行系險企今年前三季度的保費收入都出現了不錯的增長,其中銀行系險企“一哥”中郵人壽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達到1286.02億元,同比大增22.97%,另外,再比如招商信諾人壽、農銀人壽這些一直以來保費端增長較強勢的銀行系險企,今年前三季度保險業務收入增速也都超過了20%。而光大永明人壽卻交出了同比負值增速,市場難言滿意。
淨利潤方面,光大永明人壽淨利潤由2023年同期的盈利2.67億元轉為虧損,今年前三季度虧損12.86億元。同樣拆分季度來看,該公司今年每單個季度都未能實現盈利,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淨虧損分別為6.24億元、2.42億元、4.19億元。
其虧損金額不僅在整個76家壽險公司中位列利潤虧損前十,而且也是同賽道10家銀郵系險企中唯二虧損的公司,不禁讓市場為其接下來的扭虧為盈之路感到擔憂。
與此同時,投資收益率的下滑也加大了該公司盈利壓力。償付能力報告資料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投資收益率為3.61%,較年初下降了0.68個百分點,同比則縮減了0.2個百分點;淨資產收益率由2023年同期的6.78%斷崖式縮減到了-28.11%,同比下降了高達34.89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的退保情況依舊很嚴重,退保率持續高企也逐漸成為問題。2024年1-3季度償付能力報告資料顯示,光大永明人壽今年三個季度綜合退保率分別為0.78%、1.37%、1.85%,呈現趨勢上升態勢。
進一步來看,前三季度該公司綜合退保率和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年度累計退保規模總共達到了6.94億元,佔據了上半年淨利潤虧損金額12.86億元的超一半左右。其中,“光大永明至愛家傳終身壽險”年度累計退保率高達42.39%;而單單就“光大永明附加增利金賬戶年金保險(萬能型)”這一款產品的年度累計退保金額已高達5.88億元。
拉長週期來看,2019年-2021年,光大永明人壽年度退保金分別為5.47億元、6.52億元和9.58億元,呈現逐步上升態勢。而2022年的退保金金額進一步飆升至28.13億元,增幅高達193.63%,2023年退保金雖回落至14.68億元,但仍處於較高水平。
可見,隨著保費規模的不斷擴大,光大永明人壽所存在的退保問題,同樣應該被高度重視起來。
02
成本支出端驟升
成為虧損主因
讓我們再將目光聚焦在經營業績層面,從微觀資料分析,到底有哪些因素導致了今年光大永明人壽陷入虧損境地?
藉以近期光大永明人壽在中國貨幣網披露的2024年三季報,我們能夠找到些許答案。由於三季報是光大永明人壽根據自身財務情況合併編制而來,合併資產負債表和合並利潤表中的財務資料,更加完整全面和真實,對我們分析整個公司前三季度合併業績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三季報顯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該公司合併總資產為1261.38億元,較年初增長21.47%;合併總負債為1209.18億元,較年初增加了22.37%。
另據同花順資料,其資產規模在2020年到2023年增速一直保持在15%到20%。總體來看,光大永明人壽規模指標能在近些年保持兩位數增長,可以說是比較優秀的。
再來看業績經營指標,今年前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實現總營業收入161.33億元,同比增長32.77%,其中得益於兩大業務的集體貢獻加持。
一是已賺取的保費,報告期內實現了124.73億元的收入,同比大增39.72%,對總營收的貢獻佔比高達77.31%。二是投資收益,前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實現總投資收益33.67億元,同比增長24.34%,所佔總營收的比重為20.87%。
值得注意的是,該公司已賺保費指標近年來波動尤為顯著,自2020年到2022年,光大永明人壽的已賺保費從133.31億元攀升到168.56億元,但在2023年卻大幅下滑至111.58億元。好在2024年重拾漲勢,已經在前三季度錄得同比大增39.72%至124.73億元的好成績,但至於能否恢復並突破2022年的業績高點,仍待第四季度加把勁。
不過,與營收端增長可圈可點相背離的是,今年前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的營業支出成本端卻令人“揪心”。
三季報資料顯示,前三季度該公司營業總支出達到了173.87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116.92億元增長高達48.71%。也就是說,一年時間裡,光大永明人壽在日常各方面經營活動中所付出的總計費用成本頓時增長了近乎57億元。
拆解來看,其中包括提取保險責任準備金、手續費及佣金支出、退保金、保戶紅利支出和賠付支出等在內的保險業務支出合計157.68億元,同比大增49.74%,佔據了營業總支出的“半壁江山”,佔比高達90.69%。其次則分別為業務及管理費和其他業務成本,當期分別為7.91億元、7.15億元,其中業務及管理費同比壓降10.01%,而其他業務成本則同比增長了55.1%。
此外,今年前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還加大了對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雖然數值不高,但計提力度尤其之高。資料顯示,截至9月末,該公司計提資產減值損失總額為0.93億元,較2023年同期的0.2億元翻了四倍之多,增幅高達356.38%。
營業支出大於營業收入,持續增長的成本支出大幅侵蝕利潤,也就出現了虧損,2024年前三季度,光大永明人壽實現合併淨利潤為-13.25億元,由上年同期的盈利3.58億元轉為了鉅虧,大幅虧損了16.83億元。
事實上,從2022年開始,光大永明人壽業績就已經由盈轉虧了,至今仍未能盈利,其中2022年合併淨利潤虧損13.57億元、2023年合併淨虧損5.13億。加之今年前三季度合併淨虧損的13.25億元,光大永明人壽累計虧損了31.95億元。
這無疑對光大永明人壽今年四季度業績情況帶來嚴峻考驗,若四季度沒有實現扭虧為盈,則全年虧損或將超過2022年,成為成立以來虧損最大的年份,壓力倍增。
03
業績困境下高管人事“換防”
能否帶來新解決方案?
在業績不佳的背景下,光大永明人壽選擇在今年對高管人事進行了重要“換防”,其中受到市場關注的有兩位領導人物。
第一位是總經理。在今年4月份之時,劉鳳全正式卸任了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一職,公司董事長孫強擔任公司臨時負責人,代行總經理職責。在孫強擔任董事長+總經理“一肩挑”四個多月後,8月3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天津監管批覆,核准張晨松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任職資格、董事任職資格。
“70後”張晨松是在光大永明人壽一步步成長起來的一名“老將”,屬於內部提拔的高管,擁有研究生學歷、碩士學位,同時也是中國、北美、英國精算師。
公開資料顯示,張晨松自2013年起在光大永明人壽擔任總精算師,2014年晉升總經理助理,2018年接管財務,2019年升任副總經理併兼任財務負責人至2023年3月。在未加入光大永明人壽之前,張晨松歷任過泰康人壽精算師和風險管理部總經理職位,以及參與華誠人壽的籌備工作。此外,他還活躍在行業組織中,包括擔任了中國精算師協會常務理事,以及中國保險學會理事等。
第二位是與光大永明人壽的外資股東加拿大永明有關。今年9月11日,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的母公司永明金融宣佈,其加拿大業務的管理層發生重要變更,此前在中國平安有十年工作經歷且同時擁有麥肯錫全球董事履歷光環加持的陳心穎,將出任該公司總裁一職。
儘管光大永明人壽並未直接涉及此次調整,但根據公開資訊的反饋,畢竟陳心穎在保險巨頭中國平安長期展業過,此次加入加拿大永明,為市場留下了對光大永明人壽未來業績提升的想象空間。
據《券商中國》公開報道,9月2日,光大集團與永明金融舉行工作會談。會上,永明金融總裁兼CEO Kevin Strain表示,中國市場是該集團全球重要戰略區域之一,認同光大永明人壽轉型成效,表示願持續提供全方位支援。
作為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的孫強和新上任總經理張晨松,“孫張配”能否給公司帶來新氣象,同時陳心穎後期是否會對光大永明人壽提供一些“指導”和幫扶,給以上種種癥結帶來有效解決方案,仍有待我們觀望。
每財網宣告:本文基於公開資料撰寫,表達的資訊或者意見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僅供參考。圖片素材來源於網路侵刪。
2024
立即掃碼
內容投稿:[email protected]
聯絡電話:010-64607577 / 15650787695
投資者交流群:公號內留言微訊號,由群主新增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