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 :筆記俠(Notesman) 責編 | 瀟瀟 排版 | 甜醅 第8706篇深度好文:5702字 | 16分鐘閱讀
商業思維
筆記君說:
比亞迪,又上熱搜了!
短短十天,公司兩次出圈:
第一次是三十週年慶典,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全球首家;
第二次,來自一封內部郵件:要求合作的供應商在2025年降價10%。
但這一說法引起一些供應商的不滿:
不斷壓低價格,如何保證零部件質量?
加工時必要的材料及工序,能省略嗎?
我們不禁會好奇:比亞迪是如何在短短三十年裡,從一家電池廠商,成為全球產量第一的新能源車企?
今天這篇文章,讓我們試著拆解一下比亞迪的成長邏輯。
一、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2024年11月18日,比亞迪成立三十週年慶典,公司生產的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正式下線。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4年10月比亞迪整車銷量50.27萬輛,國內整車廠商排名第一,預計2024年全年銷量將超過400萬輛。
縱觀公司生產新能源車的歷史,是一個不斷加速的過程:
2008年12月,比亞迪第一輛新能源汽車F3DM下線;
2021年5月,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2023年8月,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2024年11月,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比亞迪從零到生產第1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用了十三年,從零到生產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用了十五年。
而從第500萬輛新能源汽車,到第100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這第二個“500萬”,只用了15個月。
從十五年到十五個月,進步神速。
2019年,比亞迪還在生死關頭掙扎,短短五年時間,成為全球第一的新能源車企,公司做對了什麼?
在這三十年裡,比亞迪又是如何完成產業轉型的?
二、遙遙領先的比亞迪,做對了什麼?
成立於1994年的比亞迪,至今已有30年曆史。
回顧比亞迪的歷史,或許可以用三個關鍵詞來概括:勇氣、篤定、堅持。
下面我們一個個來說。
1.敢拼敢闖的勇氣
1993年,從北京南下深圳,被任命為比格電池公司總經理。
那時的深圳街頭,一些人在用售價高達萬元的“大哥大”,其中一塊鎳鎘電池,能賣到上千塊,做過電池研究的王傳福覺得這是個機會,於是他帶著20人的小團隊,辭職下海創業。
當時,國內做鎳電池的人很少,安裝在“大哥大”上的電池基本都要從日本進口,要想在國內造鎳電池,最簡單高效的辦法,就是購買日本全套的自動化生產線。
但彼時比亞迪才成立,沒幾個錢,根本買不起進口生產線,即便想在銀行貸款,也沒資產抵押,貸不出來。
那怎麼辦?
王傳福說:“自己想辦法,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幹。”
透過深入研究,公司將日本進口的全自動生產線,分解為一道道人工工序,透過“人+夾具”的生產模式完成電池生產。
此外,對於生產中缺少的原材料,也能用實驗室的化學試劑配出來。
最終,從無到有,公司成功“手搓”出了鎳電池、鋰電池,也自行研發並改進了先進的電池生產線,成為全球電池行業的頭部玩家。
由於鋰電池兼具輕便及使用壽命長的特點,在手機上,鋰離子電池逐漸替代了鎳電池,成為新的產業藍海。
但有一個問題:
透過“人工”造出來的鋰離子電池,品質並不穩定。
該怎麼解決呢?
為解決這一問題,比亞迪成立了“中央研究部”,招聘了一批專業過硬、有經驗的工程師團隊,從鋰離子電池的底層原理出發,從本質上理解技術,試圖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
經過不斷嘗試,公司最終解決了手機電池自放電、迴圈壽命差等一系列問題,產品質量越來越穩定,並且得到了摩托羅拉、諾基亞等國際大廠的認可,獲得了外企的訂單。
後來,大家將這種模式總結為“半自動化加人工”,而更完整的說法應該是,“自主研發裝置,自主建造生產裝置,用半自動化半人工降低成本”。
但大眾往往只看到了最後一句,“半自動化半人工”,自動就代入了偷工減料、降低標準這個印象。
事實上,這種模式對人和技術的要求極高。
舉個例子,一家公司透過購買進口裝置完成了技術引進,並且能夠保證裝置開起來不出問題,同時對於裝置出現的小問題自己還能修理,這就很不錯啦。
如果企業既能對進口裝置的生產線重新設計,還能自主搭建工藝流程,在節約成本的同時,還保證了產品良品率,這是“知其所以然”的境界,相當於公司已經掌握了產品的底層邏輯。
因為實現“半自動化半人工”的前提,就是要掌握產品原理,這是典型的研發生產一體化,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結合。
半自動化半人工只是表象,掌握技術原理才是根本。
比亞迪的創業團隊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造出了鎳鉻電池及鋰電池,此外,相較於日本的電池,成本降低了30-40%。
2003年,比亞迪成為全球第二大手機電池生產商,市場份額23%。
2.篤定的方向
那個時候,比亞迪生產的電池,在全球範圍內已經佔據領先地位,於是王傳福開始思考更長遠的未來,希望能找到一個與電池相關的、更大的產業。
彼時,小汽車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但馬路上跑的基本都是“外國車”,幾乎看不到國產車。
我們能不能做汽車呢?
既然鋰電池已經做到了行業領先,是不是也可以把電池裝在車上,做純電動汽車?
當時,除了比亞迪在電池領域積累的優勢之外,汽車行業在當時極具吸引力:
因為造車利潤真的很高。
彼時一臺合資的小型車要賣到10萬塊,部分中型車的價格接近30萬,而且其中不少還是技術轉讓費以及零部件製造成本。
這對於不要求自主設計的國產品牌來說,無疑是最好的進場時機。
潛在的高額利潤吸引眾多公司進入,除了目前我們熟知的一些汽車品牌,當時入場的玩家還有美的與奧克斯。
但對於一個沒有“汽車基因”的企業來說,選擇進入技術高度密集的汽車行業,無疑是在“自尋死路”。
如果所有的環節都選擇自研自建,需要的資金會更多,時間會更長,所以比亞迪選擇了一個更快的方式:收購具備造車資質的企業。
2003年1月23日,比亞迪對外宣佈與西安秦川汽車有限責任公司簽訂收購協議,出資2.695億元人民幣收購秦川汽車77%的股權,正式進軍汽車行業。
此訊息一出,無論是投資人還是公司內部同事,其實都不看好造車業務,甚至有投資人和機構給王傳福打電話:你敢收購秦川汽車,明天我們就拋售比亞迪的股票!
“領先一步是天才,領先三步是瘋子”,即便目前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已經超過50%,都仍有不少論戰,更何況汽油車是當時絕對的主流。
對於想做新能源汽車的王傳福,很快就遭到了強烈的“反對”,並且付出了代價:
收購秦川汽車後,股東們紛紛拋售股票,比亞迪的股價,跌了近50%;
此後一年,比亞迪賬面虧損7000餘萬,而一年前,公司營收44億,利潤總額9.8億。
比亞迪收購秦川汽車,其實是為了拿到“汽車準生證”,因為當時發改委每年都要公佈車輛生產的企業產品目錄,只有在目錄上的產品才能生產。
而為了拿到這個“出生證明”,各家車企或多或少都走了些彎路:
吉利李書福曾高喊:“請允許民營企業家做轎車夢,給我一次失敗的機會吧。”;
長城透過生產皮卡打政策擦邊球;
奇瑞則是直接將20%的股權劃給了上汽集團。
開始造車之後,公司發現造車真的很難,比亞迪作為汽車行業的新人,連燃油車都沒造過,更何況是新能源汽車。
為了造出純電動汽車,比亞迪選擇“兩條腿走路”:
一方面先造燃油車,學會怎麼造車,摸清楚裡面的門道;
另一方面同步著手電動汽車的研發,提前儲備技術。
2004年1月,比亞迪終於做出了第一款實車,內部代號316。
正式釋出前,公司找來了一批經銷商做現場評審,想聽聽市場的真實反饋。
但是,經銷商都覺得這款車沒戲。
至於已經投入的高額研發費用,可能不得不打水漂了。
王傳福不得不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砍掉316專案。
但車還是要造的呀,那怎麼辦?
沒有造車的經驗,就更不能“閉門造車”,必須潛下心向優秀的車企學習。
比亞迪買了幾十臺當時在市場上大賣的車,就讓工程師拆車,在拆的過程中,仔細研究學習,就是要徹底搞清楚這些在市場上受歡迎的車,到底是怎麼造出來的。
一開始,大家覺得這些車是公司的資產,並且還有賓士、寶馬這樣的高階品牌,都不敢動手拆。
於是王傳福選擇了其中的一臺賓士,拿起一把鑰匙,圍著車身,用力劃了一圈,讓大家放心地拆。
接下來的一年,工程師將這幾十臺車反覆地拆了又裝、裝了又拆,遇到問題,就直接現場開會,直到將問題都搞明白。
過了一年多,比亞迪做出了第一款量產車F3,上市14個月,賣了10萬臺。
F3的成功,讓比亞迪在“逆向研發”的路子上一發不可收拾:
此後幾年,針對其他汽車廠商的熱銷車型,比亞迪推出的不同原型車F0、F3R、F6等紛紛上市,銷量迅速上升。
2007年比亞迪F6上市時,王傳福曾說:“比亞迪要在2015年做到全國第一,2025年世界第一!”
現在,比亞迪離這個目標其實並不遠。
但當時,公司其實遇到了一些難題:
2010年4月開始,陸續有經銷商終止了與比亞迪的合作,即便賠付違約金,也要退出銷售網路,當時形成了浩浩蕩蕩的“退網潮”。
按理說,當時比亞迪銷量不錯,經銷商能跟著公司吃肉是一樁好事,為什麼要掀桌子呢?
2009年公司銷量的爆發期,比亞迪開始擴張:公司計劃在一年內,將汽車銷量從44.8萬提升到100萬。
當時公司推出的一系列銷售政策及優惠措施,其實是將車輛壓在經銷商手裡,但對於這些車到底有沒有在市場上賣掉,公司並沒有考慮過。
那麼,經銷商憑什麼替你吃下庫存呢?
當時因為“退網潮”事件,比亞迪一時間站在了風口浪尖。
最終,比亞迪透過調整商務政策、削減經銷商數量、加強與經銷商的溝通合作等方式,成功走出了困境。
但話說回來,比亞迪其實也很幸運,因為公司進入汽車行業的前幾年,也正是中國汽車市場增長最快的時代。
圖1 2005年-2023年中國汽車銷量及增速
(單位:萬輛,%)
資料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
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汽車行業有過三個高速增長期:2001-2003、2005-2007、2009-2010。
而這三個時期,分別對應著中國汽車圈、乃至全球發生的幾件大事——
官方鼓勵轎車進入家庭/中國加入世貿組織、自主品牌入市/汽車價格大幅下調、小排量車購置稅減半/全球經濟危機。
可能時間過去太久,那時的資訊並沒有給我們留下太多的記憶。
但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個時代,就是“在困難和機遇中飛速發展”。
個人如是,汽車行業如是,國家也如是。
雖然現在看起來,王傳福當初造車的決定很“敢”,但這並不是在賭,而是看清楚方向之後,才決定開乾的。
因為公司在做戰略決策時,已經充分考慮了市場技術與未來發展方向,而這一點,其實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少決策失誤的可能性。
3.不斷地堅持
一開始比亞迪選擇做電池、造汽車憑的是敢想敢幹,而今天公司取得的這些成績,靠得是堅持。
2009年-2019年這十年,比亞迪研發投入極高。
以2019年為例,公司淨利16億,連續三年下降超過10%,比亞迪仍堅持拿出84億做研發,因為王傳福堅信新能源車是未來的方向。
但在外界看來,這是一場“豪賭”,畢竟作為上市公司,營收資料大家都看得到。
圖2 2009年-2023年比亞迪營業收入及增長率
(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當時公司已經在研發高額投入了10年,由於長期看不到希望,比亞迪內部也有人開始動搖:
“別人都不幹了,為什麼我們還要堅持?”
回憶起這段時間,王傳福曾哽咽道:“當時只有一個目標,就是活下去。”
那一年公司有不少工作多年的人選擇辭職離開,甚至一些車企直接把招聘攤位擺到比亞迪大門口,挖走了公司培養多年的技術骨幹。
再後來,一些股東也坐不住了:
“2019年公司淨利潤16個億,扣非淨利只有2個多億,研發上砸了80多個億,你們是在亂花錢,我們要介入公司管理,高管團隊需要大換血。”
在很多人看來,2009年-2019年的十年裡,比亞迪始終停滯不前,沒有進步。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轉折點:
相較2018年,國家及地方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降幅超過50%,一些造車新勢力幾乎面臨滅頂之災。
但一味的補貼也不是辦法,因為沒有哪個產業是透過補貼在世界佔據領先地位的。
而為了讓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在離開補貼後繼續發展,有關部門為中國市場引進一條鯰魚:特斯拉。
對於那些只靠補貼生存的新能源汽車廠商而言,特斯拉不是鯰魚,更像是一條鯊魚。
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工廠正式開工,當年12月30日,第一批Model 3開始交付。
2020年元旦,特斯拉釋出公告:國產Model 3基礎車價從35.58萬下調至32.38萬,加上補貼,Model 3售價僅有29.905萬,相較原價,降幅15.95%。
這意味著特斯拉首次在價效比上,對BBA(賓士、寶馬、奧迪)這三個傳統汽車豪華廠商市場形成衝擊,屬於電動車的時代,正式到來。
此後,國內電動車市場從To B時代進入To C時代,比亞迪一直等待的機會出現了:
隨著新能源汽車To C市場的開啟,新能源車企在產品端品質的提升,帶來了使用者在消費端的需求大漲,而這讓比亞迪的技術與產品優勢充分展現。
在插電混動領域,比亞迪憑藉規模優勢與強大的一體化供應鏈,能夠做到與傳統燃油車同級別產品的相同定價。
2022年,比亞迪正式宣佈,完全退出燃油車車型生產,只專注於新能源汽車領域。
2022年與2023年,比亞迪分別賣了186.24萬輛、302萬輛,成為中國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絕對領導者。
而正是公司在技術上十幾年如一日的堅守,最終迎來了市場的拐點。
三、結語
經過三十年發展,如今,比亞迪是一家集汽車、軌道交通、新能源、電子等多個業務板塊為一體的巨型公司,2024年10月,比亞迪月銷突破50萬輛,全球汽車銷量排行第二,新能源汽車銷量全球第一。
王傳福曾說過:“我們每天都在奮鬥,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遠的路,只要靈魂不屈,就一定能走出一條康莊大道。”
十幾年前,我們也很難想象,中國的汽車廠商,能把海外汽車市場攪得天翻地覆。
但是,中國的汽車從業者敢去想,也敢去做。
未來,我們會有更多的中國企業,成為全球的領導者。
參考資料:
1.《群攻之下的比亞迪,領先優勢越來越大了》,礪石商業評論
2.《萬字長文|比亞迪何以比亞迪?》,星車場APP
3.《30週年,覆盤比亞迪的核心啟示》,礪石商業評論
4.《從差點散攤子到全球第一,比亞迪逆風成長30年,為啥沒倒在2019年?》,小李車評李建紅
5.《30年,1000萬輛:比亞迪是怎麼“卷”出一家世界級新能源車企的?》,察理思特
6.《比亞迪的天花板在哪裡?》,錦緞
7.《“賣瘋了”的比亞迪,到底憑什麼?》,電動車公社
8.《時報創刊30週年特刊丨王傳福:比亞迪綠色能源夢想在路上》,中國經濟時報
9.《比亞迪 30 週年,王傳福:信仰技術、敢想敢幹是真正的「商業機密」》,極客公園
10.《比亞迪創立30週年,王傳福不信命》,電車實驗室
好文閱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