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早盤,A股有所調整,截至收盤,滬指跌0.99%,深成指跌0.91%,創業板指跌1.09%。白馬藍籌股整體走弱,上證50指數盤中一度快速下跌逾1%,帶動其他股指走弱,科創50指數再失1000點大關。
盤面上,可控核聚變、超導概念、人工智慧、跨境電商等板塊漲幅居前,煤炭、保險、醫藥、鋼鐵等板塊跌幅居前。
跨境電商迎政策利好
跨境電商概念早間逆勢上揚,板塊指數高開高走,一度放量大漲逾2%,創近4年來新高,並逼近歷史最高點。
板塊內個股掀起漲停潮,太湖雪、華光源海雙雙30%漲停,並齊創歷史新高;貝仕達克垂直20%漲停,連續第2日封板塊;海寧皮城、等逾20股亦強勢漲停或漲超10%。
網紅經濟、概念、商貿代理、跨境支付等相關板塊也逆勢上攻,焦點科技、遙望科技、南極電商、日出東方等批次漲停。
港股電商概念也跟隨上漲,電子商貿指數逆勢飄紅,傲基股份、、京東集團等漲幅居前。線上消費ETF盤中放量大漲逾3%,一度位居ETF漲幅榜榜首。
訊息面,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11月22日在新聞釋出會上表示,目前中國已經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有23個,有的簽得比較早。在最近籤的雙邊自貿協定,或者正在升級的過去的自貿協定中,都把跨境電商作為一個新的條款納入到雙邊自貿協定中,推動我們和有關自貿協定國家跨境電商的發展。同時,中國作為世貿組織的重要成員,我們也在積極推動世貿組織關於電子商務協定談判,我們希望世貿組織電子商務協定談判能夠早日結束。這樣我們能夠和更多WTO成員,為跨境電商提供更好的發展環境。
此前,商務部發布《促進外貿穩定增長若干政策措施》,要求持續推進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建設。支援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建設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為企業提供海外法務、稅務資源等對接服務。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援力度,最佳化跨境貿易結算。
《措施》提出,中國進出口銀行要加強外貿領域信貸投放,更好適應不同型別外貿企業融資需求。鼓勵銀行機構在認真做好貿易背景真實性稽核、有效管控風險的前提下,在授信、放款、還款等方面持續最佳化對外貿企業的金融服務。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對中小微外貿企業加大融資支援力度。
《措施》支援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加強戰略合作。加大對外貿企業減負穩崗的支援力度,按規定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等政策,大力推廣“直補快辦”經辦模式,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將重點外貿企業納入企業用工服務保障範圍,加強人社專員指導服務。
今年以來,我國對跨境電商從貿易、金融、稅收等各個面給予重磅政策支援,推動行業快速發展。據海關總署初步統計,2024前三季度,我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8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環比上半年增速10.5%有所提升,並高於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6.2個百分點。
東興證券指出,全球通脹背景下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將更為理性,更注重價效比,為消費的線上化轉移和物美價廉的優質國貨品牌提供良好發展機遇,整體看好跨境電商行業增長以及優質國貨品牌的出海表現。
人工智慧領漲科技股
科技股今日依舊熾熱,人工智慧方向領漲,板塊指數連續第4日放量上漲。星輝娛樂、立方數科、拓爾思等多股20%漲停,天娛數科、智慧自控、競業達、魅視科技等逾10股漲停或漲超10%。
AIGC概念、ChatGPT概念、多模態AI、智譜AI等板塊亦漲幅居前,奧拓電子、佳都科技、鴻博股份、二六三等批次漲停。
可控核聚變、超導概念、雲計算、區塊鏈等尖端科技板塊也保持穩步上揚態勢,海陸重工、東方精工、永鼎股份、融發核電等漲停。
港股人工智慧概念也放量大漲,恒生科技指數、中國元宇宙指數、恒生資訊科技業指數等均強勢上攻。瑞聲科技、小米集團-W、心動公司等漲幅居前。
訊息面,在今日上午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執行監測協調局負責人何海林表示,研究出臺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和推動人工智慧賦能新型工業化行動方案,建設一批智慧工廠和智慧供應鏈,大力發展智慧物流裝備。
此外,在昨日的2024年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烏鎮峰會“人工智慧賦能新質生產力發展”分論壇上,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張雲明表示,我國人工智慧產業蓬勃發展,產業體系逐步完善,企業數量已超過4500家,智慧晶片、開發框架、通用大模型等創新成果不斷湧現。
張雲明表示,人工智慧基礎設施加快佈局,雲算智算超算等協同發展,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名。東數西算等重大工程加快推進,5G基站超過400萬。
IDC調研報告指出,亞太地區2025年—2026年將進入到AI轉型的“採用階段”,2027年及以後將加速開啟AI賦能型企業的階段。未來五年亞太地區AI支出將保持24%年複合增長率。
中信建投稱,近幾個月北美新一代生產力工具相關標的業績普遍超預期,促使股價快速上漲,已經反映出AI應用商業化價值。隨著AI技術的不斷迭代,同時更多的開發者和使用者構建起產品生態,新一代生產力工具有望成為使用者主流選擇,迎來非線性增長的拐點。而從國內客戶群體看,面向C端使用者的產品更多,而B端產品商業化落地更快,預計國內B端新一代生產力企業將率先迎來業績增長。
責編:彭勃
校對:蘇 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