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援引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的報道,歐盟打算讓前往當地設廠的中國企業向歐洲企業轉讓技術,以此來換取歐盟的補助。新規定首先會應用於電池企業,之後或許會擴充套件到其他接受補助的綠色產業。英國《金融時報》引用歐盟官員的說法,新的技術轉讓規定將在12月率先被納入10億歐元的電池開發補助案之中。報道顯示,由於歐盟對中國科技產品進口的限制不斷增加,像寧德時代這樣的中國企業改變策略,直接在歐盟投資,例如在匈牙利和德國投資建廠,遠景能源也在西班牙和法國投資建廠。
歐盟若動用行政力量去迫使中國企業轉讓技術,這一行為既會擾亂中歐企業間正常的合作秩序,也會違背世貿組織的相關規定。他指出:“企業間在合作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技術交流與合作是自然而然的事情。然而,歐盟現在急於要求中國企業轉讓技術,這一情況表明歐盟在面對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時存在焦慮心理。”
真可謂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啊。遙想當年德國大眾到中國設廠之際,中國提出的條件也是以技術換市場。當時,德國大眾面臨著日本、美國以及法國車企的競爭壓力,展現出了德國人深謀遠慮的一面。它不但將全套技術轉讓給上汽,還派遣了眾多退休專家來指導中方技術人員以及配套廠商。儘管德國人其目的終究是商業利益,然而客觀上確實極大地提升了中國的汽車生產水平乃至整個工業水平。德國大眾也憑藉中國市場的快速發展,成為全球合作雙贏的範例。此次歐盟要求中企轉讓技術,似乎與當年的情形有所不同。
歐盟原本把電池製造的希望放在歐洲電池企業身上,可這些企業的表現並不理想。就拿Northvolt來說,Crunchbase的資料顯示,自2016年成立起,它總共進行了14輪融資,融資金額達到138億美元,然而到現在都還不能大規模出貨。路透社在2024年11月有報道稱,Northvolt正在考慮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以進行債務重組。從2023年起,磷酸鐵鋰電池技術路線在經濟型電動車市場已經佔據了絕對主導地位,並且在電化學儲能系統裡,鐵鋰電池的市場份額也超過了90%,但歐洲電池企業卻根本沒有鐵鋰電池技術儲備。
歐盟制定的強制技術轉讓策略無疑是自食惡果。該政策既讓中國企業家深感失望,打擊了他們對歐洲市場的投資信心,也暴露出歐盟在新能源領域的戰略短板。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自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之後,這一計劃似乎成了歐盟遞交給美國的一份“投名狀”,顯示出其在處理對華關係時想要與美國站在同一陣線的態度。畢竟,特朗普接下來很可能推動歐盟對中國實施更嚴格的貿易和投資限制。
中方不會接受這種“借雞生蛋”的做法。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這一契機下,中方相繼與德國總理朔爾茨、法國總統進行會晤,並當面提及新能源汽車關稅一事。法德兩國作為歐盟的“引領者”,對歐盟決策有著極為關鍵的影響。若能促使這兩國反對歐盟對華新能源汽車加徵關稅,那麼歐盟的相關提案最終極有可能被否決。
在中方領導人於里約熱內盧參加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之際,會見了法國總統馬克龍。中方表示,中法兩國均為獨立自主、成熟且富有擔當的大國,雙邊關係具備獨特的戰略價值與全球層面的意義。今年5月時,中方與法方對中法關係的“新甲子”進行了展望,並且針對全球性挑戰以及熱點問題共同表明態度,在國際上引發了廣泛且積極的影響。當前,國際形勢出現諸多新的變化,引領國際社會團結一致應對全球性挑戰,這是中法兩國需要共同承擔的大國責任。雙方應當加深戰略層面的溝通,強化相互之間的支援,維持中法關係穩定、積極的發展態勢,從而為中歐關係的良好發展以及世界的和平穩定作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