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聞中,晉江平均每7個人就有1個老闆,每21個人就有一家企業。令人不禁好奇:從貧困小漁村到中國最牛小縣城,晉江商人是如何集體上演草根逆襲霸總的?
文丨金融八卦女作者:月月
福建最牛小縣城,正在批次生產霸道總裁?
不久前,胡潤研究院釋出2024“胡潤百富榜”,36位“閩商”榜上有名。神奇的是,一個隱秘的福建小城——晉江,竟然接連跑出了三大國民運動品牌的“霸總”:
丁世忠,從漁村窮小子到身家400億,靠併購做出了安踏“運動帝國”;許景南,拉板車出身的“鞋王”,經歷過上市又退市,如今重整旗鼓身家125億;丁水波,從村邊簡陋窩棚裡製作拖鞋,到身家53億的“跑鞋大神”……
類似的創業奇蹟還有很多,在這個只有200餘萬常住人口的“奇蹟之縣”,上市公司的密集程度超乎想象——跑出了51家IPO,位居全國縣域第2,總市值近5000億元。
甚至在傳聞中,晉江平均每7個人就有1個老闆,每21個人就有一家企業。令人不禁好奇:
從貧困小漁村到中國最牛小縣城,晉江商人是如何集體上演草根逆襲霸總的?
1.
/從漁村窮小子到身家400億,
他做出了一個“運動帝國” /
今年年初,有媒體採訪安踏掌舵人丁世忠:作為閩商的代表,閩商身上有什麼很突出的特點?他回答了五個字:
“愛拼才會贏!”
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愛拼才會贏……這句話所傳唱的敢拼敢闖的勁兒,正是敢為人先的“晉江精神”,在這個小縣城,上演過很多白手起家的富豪創業傳奇,丁世忠正是其中之一。
丁世忠演講畫面 圖片來源:安踏官微
丁世忠出生於福建晉江的一個農民家庭,嚴格意義上來說,他的父親丁和木才是創一代,曾經務過農、也做過小生意,後來改革開放的春風吹到了小漁村,他又變賣家產、和親戚借錢開了一個小作坊,做代工生產鞋子。
作為一個非典型二代,丁世忠從小就跟著父親製作鞋子,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去自家作坊當幫工。
那時,一個鎮子1000多戶人家,大大小小的作坊就能有500來家,幾乎家家戶戶都在辦廠,競爭逐漸變得激烈起來。年少的他心裡產生了一個疑問:
“鎮子裡每天都有外地人來買貨,大家為了搶客戶爭得頭破血流,為什麼就不能走出去,主動去找客戶?”
帶著這個問題,初中畢業的丁世忠決定北上,他揹著600雙鞋子背井離鄉,到北京謀出路。
萬事開頭難,他幾乎跑遍了所有商場卻四處碰壁,畢竟商場都有專門的進貨渠道,人生地不熟的他既沒人脈,賣的也不是什麼品牌貨,誰會買單呢?
走投無路之下,丁世忠想了一個好點子——寄售,這種模式讓商場不用墊資、不用承擔風險、鞋子售出後再結算,鞋子終於擺上了商場的貨架。
由於質量過硬且價格低廉,丁世忠的賣鞋生意開展的風風火火,後來他乾脆在北京開了個檔口,做起了批發生意,短短4年就賺到了20萬元。
但他卻不想小富即安,那時耐克等國際大牌開始陸續進入中國市場,他很快就觀察到了新的商機,1991年他返回晉江,在和家裡人商量後,給自家鞋子定了個品牌——“安踏”。
之後,丁世忠做了一個敢為人先的決定:花80萬請孔令輝代言,再花300萬到央視打廣告。
要知道,當時全公司一年的利潤也只有不到400萬,相當於一下子就幾乎“揮霍”完了,甚至連公司內部都將他視為“敗家子”。
但到了第二年悉尼奧運會上,孔令輝霸氣奪冠,安踏憑藉代言人的熱度一炮而紅,當年就狂賺了2個億。
丁世忠的這場投資,讓一眾國貨品牌意識到了代言和宣傳的重要性,晉江大大小小的品牌迅速跟進,開始採用“明星+廣告”的營銷模式打響品牌,巔峰時期,央視體育頻道被戲稱為“晉江頻道”。
此後,安踏的專賣店開遍了國內大大小小的城市,發展勢頭一往無前。2007年,安踏港股上市;2012年,安踏超越李寧,成為國產運動品牌的老大。
但丁世忠並沒有侷限於此,他有了一個更長遠的目標:“不做中國的耐克,要做世界的安踏!”
丁世忠為打造品牌選擇了一條捷徑“收購”
從零打造一個品牌很難,丁世忠選擇了一條捷徑——收購,最出名的案例莫過於FILA。
丁世忠接手時,FILA在中國只有50家門店,年虧損超過3900萬港元,明擺著是個“爛攤子”。但在他的經營下,FILA起死回生,2015至2021年間營收從17.5億狂飆至218億。
更重要的是,FILA成功探索出了一條成功進軍高階市場和國際市場的路子,此後丁世忠化身資本大鱷,在全球運動品牌市場開啟了瘋狂買買買的模式:
2015年,收購英國戶外休閒、登山運動品牌Sprandi(斯潘迪);2016年,投資1.5億元成立合資公司,經營日本Descente(迪桑特)品牌;2017年,收購Kingkow(小笑牛)100%股權及有關商標擁有權;同年成立合資公司,在中國經營韓國戶外品牌KolonSport(可隆)業務。2018年,聯合多家財團,斥資370億收購芬蘭體育巨頭亞瑪芬體育,旗下包括始祖鳥、薩洛蒙、威爾遜、奧地利滑雪裝備品牌Atomic、芬蘭運動腕錶品牌Suunto等;2023年,收購上海瑜伽服品牌瑪伊婭(MAIA ACTIVE)。
近些年,有很多關於安踏頻繁收購海外中高階品牌的質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丁世忠是這麼說的:
“以我們當前的品牌運營能力,很難在30年內做出一個始祖鳥或威爾勝。而透過收購,並以中國市場為潛在增長空間,則可能完成一次脫胎換骨。”
年初,亞瑪芬體育在紐交所掛牌上市,坐擁兩家上市公司的丁世忠不僅自己身家暴漲,更以400億身家上榜2024年“胡潤百富榜”,還帶領一眾親戚和高管一同發家致富。
丁世忠帶領一眾親戚和高管登上2024年“胡潤百富榜”
如今,丁世忠的一兒一女也開始接手家族的部分事業,長女丁斯晴成為集團新任監事,兒子丁少翔目前擔任安踏集團旗下的迪桑特(DESCENTE)董事長。
2.
/拉板車出身的125億“鞋王”:
6000家門店開開關關,
父子兩代人上演商業接力賽 /
“姚明曾跟我說,他的第一雙籃球鞋是匹克。”
幾年前,匹克現任CEO許志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起這麼一句話。鮮為人知的是,他跟姚明私交甚好,私下裡經常開玩笑,還說:
“因為你太成功了,導致很多基層教練在選人時,只選大高個。籃球是5人團隊專案,不只需要大高個,也需要靈活的後衛。團隊裡需要英雄,但更需要團隊精神。”
這樣的理念,其實也在許志華的管理中得以體現,他認為團隊合作很重要的一點是互補,成員之間要互相補位。而匹克起起伏伏的商業故事,正是許志華和父親許景南兩代人的補位接力賽。
許景南講話畫面
許景南出身貧寒,幼年時經常一日三餐的溫飽都成問題,高中畢業後,他跑去碼頭蹬板車拉貨,今天拉石頭,明天拉磚頭,後天拉木料,報酬從2毛到5毛不等。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是這幾毛幾毛的小生意,讓他攢出了啟動資金,後來陸續投資開設了拖鞋廠、機磚廠、木箱廠等10多個小型企業。但他卻覺得這些都是小打小鬧:
“我想造一艘大船,從福建駛向遼闊的遠方。”
上世紀80年代末,國際運動品牌耐克在泉州建設了一座工廠,需要鞋面等配套代工廠家,許景南被朋友拉入夥,不成想耐克突然撤了,大把心血投下去,連個正經的開頭都沒有,不如自己單幹!
1989年,許景南成立了個人的體育用品公司“豐登”,那時有人開玩笑說,“豐登”這個品牌名像個賣糧油的,許景南又將品牌名改為了匹克(PEAK,英文意為山峰)。
匹克的鞋,早先以舒適耐穿出名,並透過贊助“八一”男籃,進入商場快速起量,許景南迴憶稱:
“起步後銷售業績很好,每年都有約200%的增長。最厲害的一次,我們在天津百貨大樓,一天就賣了2萬多元。當時能進天百的都是國內一些比較好的品牌,匹克的櫃檯不大,最多2米長,但經常人頭攢動。”
上世紀90年代,在一眾年輕的中國運動品牌中,匹克成了公認的“晉江鞋王”。2000年,許景南的兩個兒子許志華、許志達,陸續加入匹克,父子同心繼續把蛋糕做大。
2005年,許景南主導匹克,啟動了“品牌國際化戰略”,出征海外市場。2009年,匹克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
據說,在上市當天的慶功會後,許景南迴到家,喝了點酒,躺在床上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心潮澎湃。他聽見心裡有個聲音說:
“船長,今天很棒!但記得,你還有更遠的遠方。”
2010年之前,匹克線下門店最高峰達到6000家。但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突然間這些店變成負資產,”許志華感嘆道,“過去幾年,市場變化之快,讓我如履薄冰。”
其實按照許景南的構想,匹克將成為一個多品牌集團,針對不同人群,提供不同品牌的產品。但是,由於轉型滯後、港股市值低迷等原因,2016年年底,匹克選擇退市。
退市後,許氏父子繼續擴張,陸續收購多家公司,如紡織服飾品牌旗牌王、全球戶外品牌奧索卡、童裝品牌“嗒嘀嗒”……
這個擴張思路雖然和安踏其實有異曲同工之妙,但卻沒有獲得和安踏一樣的成績,匹克的體量與聲量逐漸退出了國貨運動品牌的第一梯隊。
但在資本市場上,依然有投資人在等待許景南父子歸來。2021年,匹克獲得近3億美元的戰略融資,由華潤旗下的消費基金領投,建信信託跟投,資金主要用於品牌建設、渠道開拓和產品升級等。
這些年,資本市場多次傳出匹克再上市的訊息,但都沒了下文。此外,團隊也在B站、小紅書、抖音等平臺開過賬號,許景南的兒子、現任CEO許志華也趕過直播賣貨的熱潮,但並沒有激起什麼水花。
直到今年巴黎奧運會,匹克高調贊助11國代表團,官微還不斷更新“匹克軍團”的戰績,再次讓這個國貨老品牌重回年輕消費者的關注視線。
看來,匹克的許景南和許志華父子正在重整旗鼓,為了重返頭部梯隊而暗自發力。
3.
/38歲IPO敲鐘,
“跑鞋大神”緊追安踏帝國 /
“睡不著的泉州人,做夢都想當老闆!”
這句話是特步創始人丁水波對自己的評價。據說,年輕時他有一個同學,家裡有製鞋工廠,他也想試試就成立了一家制鞋公司。而這個同學就是安踏掌舵人丁世忠。
如今,白手起家的丁水波緊追安踏帝國,已然成為了晉江運動品牌的“二號人物”。
丁水波講話畫面 圖片來源:特步官微
和丁世忠、許景南等大佬一樣,丁水波小時候也家境貧寒,作為家裡的老大,他很小就學會了走街串巷,上午賣油條,晚上賣冰棒,賺來的錢都交給父母補貼家用。
1985年,丁水波放棄學業,進了親戚家辦的鞋廠當學徒,掌握了製鞋的全部流程。兩年後,他把打工積攢的500元錢全部押上,和兩個結拜兄弟湊了1500塊錢,在小河邊創辦了一個製鞋作坊,做起了塑膠拖鞋。
起初是做幾雙賣幾雙,但沒想到,一位鞋販看中了丁水波的鞋,一次訂走了幾百雙,在沒有預付款的情況下,他竟然同意了。沒想到鞋賣的非常好,兩人也成了長期合作伙伴。
到了1990年,丁水波的鞋子年產值已經超過了3000萬元,不僅在國內大賣,還擴充套件到了全球,總部設立在中國香港,並在歐洲的馬德里、北美的洛杉磯、南美的智利、中東的迪拜設立了四大生產基地,不誇張的說:
“早在90年代,就已經實現了全球化”。
作為晉江出名的“外銷之王”,丁水波賺得盆滿缽滿,生意也越做越大。2001年,他創立“特步”並提出了“時尚運動”的定位,還請來了娛樂明星謝霆鋒,聯名款“風火鞋”一經推出就創下了120萬雙的單品銷售神話。
一炮而紅之後,丁水波沒有停止前進,他開始思考:如果打籃球代表了耐克,阿迪達斯代表了足球,那麼哪項運動能代表特步?
丁水波將目光聚焦到跑步上,這一核心賽道延續至今,也讓他有了“跑鞋之王”的稱呼,他是這麼說的:
“跑步沒有場地和年齡的限制,可以一個人在家跑,也可以萬人一起跑,我看好中國的跑步市場。”
2008年,38歲的丁水波敲響了香港聯交所的上市鐘聲,特步受到了來自全球投資者和各界的關注。
在市場和資本的推動下,到了2012年,特步已經成為了一家擁有超過7500家零售店的國際化企業。
巧合的是,從2019年以來,丁水波再次緊跟老同學丁世忠的“商業捷徑”,透過併購開啟了多品牌、國際化之路。如今,特步旗下有四個國際知名運動品牌,分別是邁樂、索康尼、蓋世威、帕拉丁。
特步旗下有四個國際知名運動品牌
其中,索康尼就是特步的“FILA”,僅僅用了4年就實現盈利,2023年營收已達7.96億元,特步的多品牌矩陣也穩步建成,也成為了備受期待的第二增長曲線。
如今,國內馬拉松賽事盛行,參賽者經常一票難求,這也意味著跑步這門生意大有可為。而在這個領域,最有統治力的品牌正是特步。
去年,在談到特步如何從跑步細分市場突圍時,丁水波曾直言不諱地說:
“耐了十多年的寂寞。”
在前些年的一次媒體報道中,丁水波曾經回憶起了一些往事:那時他剛做學徒,住在工廠,床頭堆滿了鞋,內心卻滿是歡喜;之後每到一個國家,他一定會低頭看路人的鞋,必逛的“景點”,也是當地的鞋店。
如今隨著特步的擴張和發展,他早已從那個一窮二白的小學徒成了身家53億的霸道總裁。這條路或許很長,但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那片星辰大海。
丁水波身價高達53億
4.
/結語 /
今年年初,《2024中國百強縣》榜單公佈,晉江排在全國總榜單的第4位,是唯一一個不依託上海及長三角經濟帶而發展起來的縣城。這也是這座沿海小城連續第23年居中國百強縣前十。
一時之間,晉江又成了“頂流”,大家既想了解這個隱秘小城,又想探究這裡盛產霸道總裁的原因,梳理之下,不難發現這些出身晉江的閩商有一份相似的共同畫像:
學歷不高、家境貧寒,白手起家但敢拼敢闖,靠做實業打拼出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商業帝國。
值得一提的是,閩商除了“愛拼才會贏”的共性,還擅於“抱團”做生意,比如安踏掌舵人丁世忠曾多次公開說:
“晉江商人親如一家”。
這可不是感性的鄉土情懷,抱團可以快速建立起合作關係,減少摩擦,也可以為理性的商業帶來更穩定的利益關係。據媒體報道,閩商之間合夥做生意、資金拆借都十分頻繁活躍。
此外,聯姻也是“抱團”最突出的表現之一。近些年,我們經常看到閩商聯姻的訊息,比如特步小公主丁佳敏嫁給了二公子周力源,安踏長公主丁斯晴嫁給了八馬茶業大公子王焜恆,八馬茶業大公主王佳琳嫁給了七匹狼大公子周士淵……
善於抱團取暖的晉江商人,就這樣在激烈的商戰中活下來,走出縣城、走向世界,成為資本市場中一股不可忽視的商幫力量。有媒體評價稱:
“這種群體競爭優勢和集聚發展的規模效益,成了晉江崛起的法寶。”
縣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強則國家強,縣域富則國民富。作為縣域經濟發展最成功的四大模式之一,“晉江模式”與“溫州模式”“蘇南模式”“珠三角模式”並列。
如今,“晉江模式”的含金量還在不斷上升。
參考資料:
《中國“最牛”小縣城:跑出51家上市公司,總市值5000億》,正和島
《福建貧困小漁村,批次生產“霸道總裁”》,最華人
《特步丁水波:成為跑鞋大神|定力與韌力》,中國企業家雜誌
《6000家門店開開關關,港股退市又衝刺A股,這個32年的老品牌能打贏“翻身仗”嗎》,中國企業家雜誌
原創宣告:本文為金融八卦女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如需轉載,請後臺或留言聯絡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