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商報訊息●長江商報記者 徐佳
易主後推進向新能源轉型,鉅額債務壓頂的藍豐生化(002513.SZ)謀求外部資金紓困。
11月27日晚間,藍豐生化公告,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藍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豐有限”)擬增資引入安徽旭合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旭合資本”)和沅江比德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德化工”),增資金額合計為2.5億元。
同時,藍豐生化控股子公司安徽旭合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合科技”)擬引入投資者長安國際信託股份有限公司(代表“長安信託·新禾1號財富管理服務”,以下簡稱“長安信託”)對其進行增資9801萬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為兩家子公司引入共3.48億元增資的目的,在於降低其負債率,最佳化資產負債結構。2023年6月,藍豐生化易主,鄭旭成為公司實控人。4個月後,藍豐生化收購旭合科技51%股權,開始佈局“農藥化工+光伏新能源”雙主業。
由於涉足光伏產業時間不長,藍豐生化的雙主業佈局當前並未從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2018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藍豐生化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淨利潤(扣非淨利潤,下同)持續虧損,近七年累計虧損27.12億元。截至2024年9月末,藍豐生化資產負債率達99.72%。
兩家子公司實施增資擴股
藍豐生化兩家子公司將實施增資。
具體而言,藍豐生化的全資子公司藍豐有限擬增資引入旭合資本和比德化工,藍豐生化放棄本次優先認繳權。旭合資本以現金方式向藍豐有限增資2億元,其中2000萬元計入註冊資本,1.8億元計入資本公積。比德化工以現金方式增資5000萬元,其中500萬元計入註冊資本,4500萬元計入資本公積。
上述2.5億元增資完成後,藍豐有限註冊資本由1億元增加至1.25億元。本次增資擴股引入投資者暨關聯交易事項完成後,藍豐有限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不會導致公司合併報表範圍發生變更。藍豐生化、旭合資本和比德化工將分別持有藍豐有限80%、16%、4%股權。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上述交易中,增資方之一的旭合資本為藍豐生化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鄭旭控制的企業並持有其100%股權。旭合資本為上市公司關聯法人,與上市公司構成關聯關係。
與此同時,藍豐生化的控股子公司旭合科技也將實施增資擴股,擬引入投資者長安信託,增資金額為9801萬元,其中1782萬元計入註冊資本,8019萬元計入資本公積。
本次增資完成後,藍豐生化持有旭合科技的股權比例將由增資前的51%變更為 49.2449%,旭合科技仍為公司控股子公司,不涉及合併報表範圍的變更。
綜上,兩筆交易完成後,藍豐生化的兩家子公司藍豐有限、旭合科技將合計獲得增資3.48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藍豐有限、旭合科技均為虧損狀態。公告顯示,2023年和2024年前9個月,旭合科技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3.97億元、9.63億元,淨利潤-4117.06萬元、-1.21億元。
藍豐有限成立於2023年8月,2023年度尚未實際運營,故主要財務資料均為0。2024年前9個月,藍豐有限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分別為1256.58萬元、-27.08萬元。
藍豐生化稱,根據公司戰略規劃,藍豐有限將作為公司農化業務板塊的實施主體,承接生產、經營、銷售等全部農化板塊業務。目前,公司已經開始逐步辦理前述業務下沉至藍豐有限的工作,並將公司資產及部分債務劃轉至藍豐有限。
實施雙主業佈局尚未收效
壓降負債率,改善財務結構,是藍豐生化為兩家子公司實施增資擴股的主要原因。
資料顯示,藍豐生化原本主要從事農藥及精細化工產品,2010年公司在A股上市。2015年藍豐生化重組方舟製藥,佈局“醫藥健康+農藥化工”雙主業。2020年末,公司剝離方舟製藥,迴歸單一主業。
2023年6月,藍豐生化易主,鄭旭成為公司實控人。4個月後,藍豐生化收購旭合科技51%股權,開始佈局“農藥化工+光伏新能源”雙主業。
由於涉足光伏產業時間不長,藍豐生化的雙主業佈局當前並未從根本上改善公司的盈利能力。資料顯示,2018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藍豐生化扣非淨利潤持續虧損,近七年累計虧損27.12億元。
在上述背景下,此次為旭合科技引入投資者,並將農化業務劃轉至藍豐有限,藍豐生化這一系列操作也被市場解讀為公司未來或將以光伏為主要發展方向。
而對於放棄旭合科技增資優先認繳權,藍豐生化表示,主要是為把握當前光伏行業高速發展的行業機遇,加強公司光伏業務的戰略佈局,進一步提高公司整體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同時本次增資有利於改善旭合科技的資產負債結構,降低其資產負債率。
此外,藍豐生化還表示,藍豐有限實施增資擴股有利於改善公司整體資產負債結構,降低資產負債率,有助於補充藍豐有限的營運資金,滿足其業務發展需要,符合其長期發展戰略規劃。
長江商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9月末,旭合科技的資產總額為25.4億元,負債總額22億元,淨資產3.39億元,資產負債率86.6%。
作為其母公司,截至2024年9月末,藍豐生化的資產總額為34.27億元,資產負債率已高達99.72%。
半年報顯示,2024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農藥行業週期性波動及市場供需變化的影響,下游客戶渠道庫存消化緩慢,藍豐生化甲基硫菌靈等主要產品價格呈下降趨勢。藍豐生化的兩大主業中的農化板塊實現營業收入3.08億元,同比減少41.54%,毛利率1.22%,同比減少0.58個百分點;光伏板塊業務市場競爭加劇,光伏產品價格持續下跌,實現營業收入5.41億元,毛利率為-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