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下一隻樂視網or東方財富?
寒武紀,最近漲瘋了!
今天雖然只是微紅,但股價仍然再創歷史新高,總市值已經超過2300億元。
如果從9月24日算起,這一波股價累計漲幅達到160%。
如果從年初算起至今,股價累計漲幅達到+309%。
如果從2023年1月3日的相對低點54.15算起至今,股價累計漲幅已經達到驚人的10倍!
面對如此凌厲的漲幅,寒武紀,到底在漲什麼,正成為很多投資者心中的疑惑。
市場普遍對它的爭議也較大,樂觀的朋友覺得它可能是“中國的”,也有聲音認為它類似2013-2015年的東方財富;但不看好它的人卻認為,它可能就是下一隻樂視網。
寒武紀,下一隻樂視網?
股價持續暴漲,卻惹巨大爭議,最核心的原因在於:寒武紀持續虧損的業績。
資料顯示,寒武紀成立於2016年,專注於人工智慧晶片產品的研發與技術創新,致力打造人工智慧領域核心處理器晶片。寒武紀提供雲邊端一體、軟硬體協同、訓練推理融合、具備統一生態的系列化智慧晶片產品和平臺化基礎系統軟體。
寒武紀產品廣泛應用於伺服器廠商和產業公司,面向網際網路、金融、交通、能源、電力和製造等領域的複雜AI應用場景提供充裕算力,推動人工智慧賦能產業升級。
財務資料顯示,寒武紀成立後,營收迎來了持續性增長,但歸母淨利潤卻持續虧損。
2017年至2019年,寒武紀實現營收分別為784.33萬元、1.17億元和4.44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81億元、-4104.65萬元、-11.79億元。
2020年7月20日,寒武紀成功在科創板上市,成為“科創板AI晶片第一股”。上市當年,寒武紀營收4.59億元,增速放緩至3.38%,歸母淨利潤-4.35億元。
2021年至2023年,寒武紀營收始終在7億元左右,分別為7.21億元、7.29億元和7.09億元,增速大幅放緩,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25億元、-12.56億元、-8.48億元。
綜合來看,7年時間,寒武紀合計虧損約49億元。
而2024年前三季度,寒武紀僅實現營收1.85億元,同比增長27.09%;實現歸母淨利潤虧損7.24億元,去年同期虧損8.08億元,同比虧損幅度縮窄。
就是這個財務資料“營收不到2億,持續虧損”,市值卻超過2300億,股價上漲超過10倍,所以市場充斥著比較濃厚的“它到底憑什麼?”的聲音。
這種爭議還體現在,近日寒武紀被納入上證50,一度也引發熱議。
11月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釋出公告稱,決定調整上證50等指數樣本,新調入個股包括:賽力斯、寒武紀、洛陽鉬業、中國中車、京滬高鐵,調整將於2024年12月13日收市後生效。
對此,不少投資者發出靈魂拷問:
寒武紀作為一個持續虧損企業,營收不足2億,竟然2300多億市值,這合理嗎?
上證50指數規則是不是存在問題,竟然把寒武紀這種虧損股納入,ETF基金是不是成了接盤俠?
股東結構上,在三季報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有4只ETF基金股東,均在第三季度加倉,寒武紀這一波股價持續大漲,一定程度上可以說ETF的被動資金確實貢獻了不少力量。
而面對寒武紀的虧損+股價暴漲,甚至有市場聲音認為,寒武紀可能就是“2013-2015年的樂視網”。
樂視網雖因業績造假退市,但在2013-2015年卻是超級大牛股——三年上漲超過20倍。
寒武紀跟2013-2015年牛市中的樂視網,有不少共同點:樂視網是“當年大牛股+創業板權重股”,寒武紀“過去2年漲10倍+是科創板權重股”;拉胯的財務表現也有類似之處。
寒武紀,
2013-2015年的東方財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人認為寒武紀有可能是下一隻樂視網,但同樣有相反的聲音認為,寒武紀有可能類似2013-2015年的東方財富。
國盛證券研報提到,雖然寒武紀目前營收不足2億,且仍然在持續虧損,但當前寒武紀正處於收入大幅放量前期(存貨先導指標已驗證),與2013-2015年的東方財富類似。
資料顯示,東方財富成立於2005年,主營網際網路廣告與金融資料服務,2006年上線“股吧”,2007年上線基金諮詢平臺“天天基金網”,2012年取得基金銷售牌照,2015年收購西藏同信證券與寶華世紀證券取得內地券商牌照。2006-2013年東方財富公司營收均未超過3億。
但2014年,東方財富年收入達到6.12億,同比+146%,收入大幅放量,2015年公司實現收入29.26億元,同比+378%,實現歸母淨利潤18.49億,同比+1015%,收入與利潤同步大幅放量。
股價表現方面,東方財富市值也從2014年初的102億不斷提升,到2015年市值最高達到1724億,2015年市值較2014年初最高漲幅達到1588%。
綜合來看,東方財富2015年營收較2013年提升10.8倍,市值峰值較2014年初提升15.88倍。
而當下的寒武紀呢?
財報顯示,2024Q3,收入端小幅放量,存貨、付現等收入前瞻指標提升顯著。
具體來說,從收入前瞻指標來看,24Q2、24Q3公司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分別為6.14億和11.28億,分別同比增長1077%、588%,24Q3單季度公司付現創同期歷史新高。
存貨方面,24Q3末公司存貨為10.15億,創公司上市以來新高。存貨與付現作為收入與備貨前瞻指標充分體現寒武紀目前下游高景氣度,寒武紀有望進入收入快速增長週期。
德邦證券指出,從公司歷年財務資料觀察,Q4通常是寒武紀的交付期與業績釋放期,公司存貨和預付賬款的大幅增長是公司Q4業績的積極指引,伴隨著存貨與預付賬款逐步結轉至成本,公司收入放量可期,預計公司在2024-2026年將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4.76億元、34.91億元、50.03億元。
寒武紀,中國的英偉達?
除了類似2013-2015年的東方財富,看好寒武紀的聲音&理由還包括,受益於這一波人工智慧浪潮,寒武紀作為國產AI晶片明珠,有望成為中國的“英偉達”。
自2022年ChatGPT持續爆火出圈,全球科技龍頭紛紛大幅增長算力投入,拉開本輪全球算力大增長序幕。
據國盛證券研報,當前時點往後看,訓練側投資仍在擴張,對標GPT3.5及GPT4,o1的引數量或可達到10萬億級別;微軟“星際之門”專案成本預計超千億美元。
此外,9月份釋出的OpenAI o1說明“Scaling-law”在推理側或同樣成立,即大模型的能力&推理效果隨著更多的強化學習和更多的思考時間而提高,算力推理需求空間有望再抬升。
而眾所周知,美國正持續限制咱們進口高階AI晶片,進而倒逼國產晶片加速發展。
就國產算力而言,2024年上半年,北京、上海等地均釋出了智算建設規劃,其算力中心正在加速落地,部分地區國產化要求比例2025年達到50%、2027年達到100%。運營商大單或亦驗證了國產化的持續滲透。
而寒武紀能為雲端、邊緣端、終端提供全品類系列化智慧晶片和處理器產品,也是國內少數具有先進積體電路工藝(如7nm)下複雜晶片設計經驗的企業之一,有望充分受益本輪國產算力建設。
資料顯示,寒武紀研發的“寒武紀1A處理器”是全球首款商用終端智慧處理器IP產品。
思元100(MLU100)晶片是中國首款高峰值雲端智慧晶片;思元290(MLU290)晶片是寒武紀首款雲端訓練智慧晶片,採用了7nm工藝,在4位和8位定點運算下,理論峰值性分別高達1024TOPS、512TOPS;思元370(MLU370)晶片是寒武紀首款採用Chiplet(芯粒)技術的人工智慧晶片,是寒武紀第二代雲端推理產品思元270算力的2倍。
國盛證券認為,當前的AI浪潮下,寒武紀目前營收已經初步放量,存貨、付現等收入前瞻指標表現良好,公司即將進入收入快速放量週期,寒武紀作為國產AI晶片明珠,有望成為本輪AI浪潮下的主角。
結語
寒武紀,到底是2013-2015年的樂視網?還是2013-2015年的東方財富?或者說,到底是不是中國的英偉達?大家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區討論交流呀!
免責宣告(上下滑動檢視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現的資訊(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閱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投資有風險,過往業績不預示未來表現。財經下午茶力求文章所載內容及觀點客觀公正,但不保證其準確性、完整性、及時性等。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