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這個豬價是真的愁人,手裡還壓著2000頭的大豬,眼看著就300斤了。原本想著11月底隨著集團化豬場完成月度出欄任務,集團化豬企會縮量挺價。沒成想集團化豬企不僅沒有縮量,反而在放量,導致市場生豬供應處於高位,豬價是一跌再跌。
進入12月之後,豬價延續11月底的下跌之勢,最近幾天更是跌得“六親不認”。相比11月中旬高價的時候一斤得下降0.3元,昨天沒事一算,早賣半個月比現在能多賣小20萬,這一拖把20萬給拖沒了,想想都肉疼。
臨近年底,集團化豬企,尤其是上市養豬企業為了完成年度出欄任務,已經不以月為單位了,即便完成了之前定的月度計劃,他們還要追求年度計劃。這就導致月底、月初集團化豬場不僅沒有縮量,還有所放量。疊加8、9月份豬價相對理想,有養殖戶選擇飼養大豬,還有的養殖戶選擇進入二次育肥,使得市場大豬數量相對較高。生豬供應量增加的同時,由於今年氣溫普遍偏高,各地豬肉消費遲遲未能進入旺季,需求增速不及供應增速,導致豬價連續回落。
12月3日調整之後,華東區豬價來到了8-8.5元,華中區豬價下降到了7.8-8.5元,華南區豬價降至8.1-9元,華北區豬價穩定在7.8-8.1元,東北區豬價降至7.7-8.0元,西南區豬價降至8-8.7元。
雖然近期豬價跌得讓養殖戶肉疼,但生豬產業首席預警專家卻表示,年底前全國豬價有望迎來溫和回升,咋回事呢?
據資料統計顯示,隨著8、9月份的消耗,10月份全國中大豬存欄量相比去年同期大降了3.2個百分點,意味著未來2到3個月內,生豬市場供應量將會低於去年同期水平。而進入12月中下旬之後,南方也會陸續進入醃臘的時間,市場大豬需求量將會增加。另外,還有元旦和春節兩大節日的加持,豬價想不上漲都難。
當然,豬價的漲幅也不會很大,預計較為溫和。一方面,今年國內能繁母豬存欄量先降後漲,這種變化預示著四季度可供出欄標豬數量將會增加。另一方面,隨著豬價的上漲,豬肉價格也會出現季節性上漲,受消費降級的影響,漲價豬肉的消費量勢必會受到抑制,這就導致消費對豬價的支撐有限。
養豬技術分享
最近走訪各大規模化豬場發現,不少豬場在50-70日齡這個時間段,出現跛腿、倒地不起等症狀的豬群很多,雖然透過臨床表現很容易就可以判斷為鏈球菌,但臨床給藥磺胺類藥物效果不佳,只能等豬群出現一定比例的死亡後自行好轉。
出現這種情況,其一可能是磺胺類藥物在豬場內使用過多,導致耐藥性比較嚴重,影響效果。其二可能是場內藍耳不穩定,鏈球菌屬於繼發感染,藍耳問題不解決,使用再多的針對鏈球菌的抗生素都無法達到良好效果。
對此,建議:1、首先加強場內豬群的藍耳防控,做到母豬藍耳穩定,不散毒,仔豬斷奶時藍耳抗原陰性。可以在母豬飼料中定期新增扶正解毒散+板青顆粒,間隔一個月用7-10天,做好藍耳防控。2、仔豬提前給藥,可以在45日齡左右在飼料中加入荊防敗毒散+替米考星+複方阿莫西林,連用7天后,停藥10天,再在飼料中加入板青顆粒+泰樂菌素+磺胺間甲氧,連用7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