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餘飛
01
深圳樓市,賣瘋了
自9月末以一線城市為引領開啟的新一輪的救市,一線城市行情強勢雄起,其中深圳的行情,從10月份、11月份一直延續到12月份。
新房方面,10月份深圳新建住宅網籤套數4153套,是9月份1686套的2.5倍。
11月深圳一手住宅預售網籤8076套,環比大漲94.5%,僅次於2021年1月,成為近4年的第二高點;此外樂有家監測顯示,還有1500套左右的現售新房網籤,因此11月深圳新房住宅總網籤量接近10000套。
錄得量方面,樂有家資料顯示, 深圳一手住宅認購量9986套,雖然環比下跌2成,但仍屬於在10000套的高位水平波動。
來源:每日樓市早讀
二手房方面,10月份深圳二手住宅網籤套數6118套,是9月份3191套的1.9倍。
11月份,深圳二手住宅網籤7125套,環比上漲16.5%,成為近4年的最高點,甚至超過參考價政策出臺前。
此外,11月份的錄得量更是衝破了深圳樓市8000套的繁榮線。
進入12月份,深圳的新房成交量有所洩氣。
克而瑞深圳區域披露的資料顯示,深圳新房成交已經四連跌:
上週共網籤成交1486套,周度成交面積約150245㎡,環比持續下降12.5%,已經連續下跌4周。
來源:克而瑞深圳區域
二手房的錄得量,上週創下了近200周以來新高。
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資料顯示:
上週,二手房(含自助)錄得2390套,環比增長12.6%。二手房單週錄得量創下近200周以來的單週新高。
來源: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
02
行情還能延續多久
雖然從新房來看,深圳已經連續四周下跌,但從更能反映市場真實變化的二手房看,深圳樓市的熱度仍維持在高位。
那麼,關鍵問題來了,這種行情還能延續多久?
事實上,9月份的救市,深圳樓市在10月份上演了雄起行情,但到11月下旬頹勢已顯現。
看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的資料,第46周(11月18日至24日)二手房錄得量1959套,儘管這個量相比於10月份之前仍是高位,但相比於過去五週,創下了新低,錄得量環比下跌了12.5%。
來源: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
廣州更明顯,進入11月份就出現了跳水。
11月前十天, 新房網籤量又跳水至2024套,11月11日至10日新房住宅網籤量2467套。這些資料雖然比這一輪救市前還是好很多,但相比於10月中旬和下旬,明顯力不從心了。
製圖:城市財經;資料:廣州市住建局
二手房成交量也略有下降。二手房成交在10月第二週創下新高,突破了3100套,之後立刻跌破了3000套,11月第一週成交只有2678套,上週只有2500套。
在這種背景下,一線城市繼續支援樓市,集體取消了豪宅線。 同時,廣州開啟了外圍區購房落戶,並上調了公積金購房貸款額度。
北上廣深集體取消豪宅線,就是給再次出現頹勢苗頭的樓市再次續力。
但取消豪宅線和降稅等操作,只是給能買得起房的人降低了購房成本,卻無法調動市場信心,更加無法增加民眾的收入,從而將無效需求轉化為有效需求。
所以,這一波行情,依舊難以維持。
但是,後面肯定仍會有措施不斷出臺,畢竟這一次,從官方的態度來看,勢必要穩住樓市。12月9日在北京召開的重要會議,也再次強調,穩住樓市。
而且,在對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表述方面,釋放了要轟油門的強烈訊號。
比如“適度寬鬆貨幣政策”。20多年只有09-10年用過這個詞語。2014年十次降息185個基點時的貨幣政策表述是“穩健”
“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20多年內從沒用過。
還有“超常規的逆週期調節政策”。“ 穩住股市樓市”,歷史上首次把“穩股市”放在了這樣重要的位置,資本市場地位凸顯,樓市也再次被正名。
如此種種表述:
意味著,明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將迎來轟油門時代。
意味著,明年不僅會有較大力度的降準、降息,央行還會顯著“擴表”(購買國債、增加買斷式逆回購的投放,甚至推出新的支援股市穩定的政策工具)。
意味著,財政政策方面,力度將是空前的。明年的國債、地方債的增量,以及赤字率都有望創下歷史紀錄。
意味著,官方應對當下的房地產困局、地方財政困局和消費困局三大煩惱方案,依舊是原來的配方。當然,這也是應對特朗普二次上臺的方案之一。
但針對效果,市場又有分歧:
樂觀派認為,中國轉向寬鬆的貨幣政策是“比較務實的轉變”,雖然調整空間有多大尚不清楚,但論調是積極的。
消極派認為,與14年前實施寬鬆貨幣政策時相比,當下時空已發生很大變化,國際環境也有所不同,再走回當時的路不見得能達到同樣效果。14年前幾萬億就可以撬動(經濟),大量基礎設施建設足夠消化掉放出來的水,但現在很難再找到這麼大的蓄水池。
本號贊同後者的觀點。昨天資本市場的高開低走,似乎也在釋放這一情緒。
現在靠超發貨幣,能夠帶動樓市火熱嗎?顯然很難。
過去能夠做到,是基於兩點:
第一, 過去我們的財政支出一直都是以中央投資、地方債為主,投向大基建,拉動就業復甦,拉動經濟回暖。
這時候的背景是高速城市化帶來的大量需求 ,包括大量農民進城後的購房需求、交通需求、醫療需求、教育需求等等。
第二,過去大量農村人口進入城市,大量小城市人口流入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購房需求,並因此引發了供需矛盾。
在需求作用之下,房產的金融屬性不斷顯現,因此在真實需求和炒作需求雙重疊加下,大量貨幣進入了房地產這個池子中。
現在難以做到是因為:
第一,隨著固定投資邊際效益遞減,這種模式對於拉動就業、經濟復甦已經顯得有點力不從心。
第二,而房地產已經嚴重過剩,哪怕個別中心城市供需矛盾仍在,但全國整體供過於求的局面官方已經多次承認。
這意味著大多數城市的房價還得調整,而沒有增值空間的城市的房產,就是純粹的消費品,行情熱不起來。也就意味著房地產再也容納不了超發的貨幣。
其實,要解決當下的房地產困局、地方債務困局以及消費困局,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發錢,也就是改變財政支出結構。
既然財政投向大基建的邊際效應越來越弱,就應該適時調整,減少無效投資,浪費資源。
向民眾發錢是緩解民眾收入不足,緩解民眾債務壓力的最好、最快速、最直接的辦法,最終增強民眾的消費能力,提升企業的利潤,形成一個正向迴圈。
從國外經驗來看,美國每一輪危機應對,基本都是向民眾發錢。
2013年至2024年,美國這輪大長牛,根本上是企業和居民資產負債表持續增強推動的。在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全球公共衛生事件期間,美國政府和美聯儲大幅度加槓桿、大規模支出,企業和居民部門則大幅度降槓桿。公共部門的支出等於私人部門的收入,擴張性宏觀政策拯救和改善了私人部門的資產負債表。例如,美國政府在2020年-2021年給家庭部門發放了2.1萬億美元現金,這筆龐大的資金直接提高了居民的收入,進而快速地轉化為消費。
改變財政支出結構,專家學者們多有呼籲,但始終得不到迴音。
03
對各類城市未來的房產的判斷
本號對於後市一線與強二線城市的判斷是:
第一,後續我們的經濟、就業形勢在如今的各種貨幣、財政增量政策加持下,如果築底回穩,市場信心可能起來,否則還是躲不過藥效頂多維持三個月的慣例。
第二,等這一輪調整結束之後,一線城市核心地段的優質住宅,依舊具備保值增值作用,但憑藉炒房賺快錢的時代,不存在了。
第三,全國分化、區域分化、城市分化。
未來的房地產市場,會是一個極度碎片化的市場。不僅全國範圍內分化嚴重,區域分化、城市內部分化同樣嚴重。
畢竟,中國人口紅利已經終結,而大多數城市海量的庫存現狀也擺在這裡。
這便意味著,這一波調整之後,我們的房價會類似於日本。
幾個核心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一線與部分強二線城市),價格在通脹和需求作用下,繼續上漲。其他大多數城市,會在人口流失之下,橫盤若干年。少部分人口流失嚴重,產業羸弱的城市,房價白菜化。
核心城市,核心區與郊區,會有同樣的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