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早2025年1月可以重啟(歡迎關注閨蜜財經)
撰文|蜜妹
這是@閨蜜財經的第1648篇原創
螞蟻集團再現上市傳聞。
近日,一則關於“螞蟻集團即將借殼上市”的訊息在網路上瘋傳,引發市場熱議。一些機構甚至宣稱掌握內部資訊,以此誘導投資者加入股票推薦群。
12月19日,螞蟻集團在官方微博釋出澄清公告,稱目前沒有上市計劃,更不存在所謂的“借殼上市”,請大家注意甄別,警惕“薦股”類騙局,避免財產損失。
01
在蜜妹印象裡, 螞蟻自從中止上市後,時不時就傳來一些重啟上市相關的訊息,今年下半年這些訊息出現頻率似乎更高,傳播範圍也更廣?
除了此次借殼上市傳聞,前不久的11月螞蟻也傳出過計劃重新上市的傳聞,稱“螞蟻上市獲批,整層樓發出歡呼”,但接近螞蟻集團的人士表示無法對這些傳聞發表評論。
後面有人說可能是搞混了,獲批的不是上市,而是徵信牌照。
的確在11月中旬,央行公告了批准錢塘徵信有限公司個人徵信業務許可,錢塘徵信成為繼百行徵信、樸道徵信後,第三家持牌的個人徵信機構。
錢塘徵信是螞蟻集團旗下持股公司,持股比例為35%,和浙江省旅遊投資集團並列該司第一大股東。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的這兩次傳聞,都引發A股螞蟻集團相關概念股一輪上漲熱潮。11月那一撥裡,君正集團、合肥城建、浙大網新等漲停,華信永道、傳化智聯、恒生電子等大幅衝高。可見螞蟻集團上市的財富效應。
02
現在想起來,如果2020年螞蟻集團上市程序順利,如今都已經是三年多的“資深”巨無霸了。
但計劃趕不上變化。2020年螞蟻集團更新招股意向書並公佈計劃A+H股同步發行上市方案的第三天,時任螞蟻集團實際控制人馬雲在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的犀利發言,就引發爭議和輿論熱議。
接著沒幾天,證監會官網釋出訊息,央行等4部門聯合約談螞蟻集團有關人,包括其實控人、董事長及總裁。
再就是上交所、港交所相繼釋出暫緩螞蟻集團上市的決定,當天螞蟻集團深夜道歉。
2020年末,金融管理部門就宣佈約談螞蟻集團,對其提出五項重點業務領域的整改要求。
接著就是螞蟻集團漫長的整改之路。
2021年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表示,螞蟻集團已成立整改工作組,正在制定整改時間表。
2021年4月12日,金融管理部門再次約談螞蟻集團,並明確了五大整改方向,包括糾正支付業務不正當競爭行為、打破資訊壟斷、金融活動納入監管、控制高槓杆和風險傳染、壓降餘額寶餘額。
2021年11月,螞蟻集團將“花唄”和“借唄”進行品牌隔離,重新確立品牌定位,將合規業務整合到持牌消金公司。
2022年1月,螞蟻集團持股的重慶螞蟻消費金融有限公司透過增資加大資本金規模。
2023年7月7日,金融管理部門披露對螞蟻集團處罰措施,開出71.23億罰單,並宣佈平臺經濟整改取得良好進展,監管進入常態化階段。
至此,螞蟻集團的整改程序算是暫告一段落。
經過這一番“折騰”之後,疊加外部環境變化等因素,螞蟻集團的估值大幅下降。
2023年7月8日,螞蟻集團披露比例不超過總股本的7.6%的回購計劃,回購價格對應公司估值約為5671億,較2018年融資估值下降約41%,較2020年IPO的2.1萬億估值下降73%。
03
螞蟻集團不僅在進行業務整改,也在公司治理方面有所動作。
比如2023年1月7日,螞蟻集團披露公告,馬雲不再擔任實控人,強化與阿里巴巴集團的隔離。實控人發生變更,這就意味著如果要在港股上市需等待1年,要在科創板上市,還需要等待2年。
也就是最早2025年1月7日以後,螞蟻集團就可以選擇重啟A+H上市計劃。從該司的最新回應來看,說的是目前沒有上市計劃,不代表明年不會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本月上旬,螞蟻集團還官宣了CEO變陣的訊息。
2024年12月8日,螞蟻集團董事長兼CEO透過全員信宣佈,經董事會決議,韓歆毅將從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接任螞蟻集團CEO一職,全面負責螞蟻的各項業務及日常管理工作,向井賢棟及董事會彙報。井賢棟則將專注於螞蟻集團董事長工作。
韓歆毅出生於1977年8月,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20年4月加入螞蟻集團任首席財務官(CFO),2024年3月出任螞蟻集團總裁。
財務方面,自從2020年披露招股書後,螞蟻集團的財務情況披露就沒那麼細緻了。不過從阿里巴巴的報表裡還是能窺見一二。
阿里巴巴釋出的2024年9月份季度業績報告,2024年二季度螞蟻集團淨利潤為75.09億元,同比增長192.9%。
不過,正如阿里巴巴在財報中提及,這主要是由於去年同期的權益法核算的投資收益反映了中國監管機構在2023年7月宣佈對螞蟻集團處以70.7億元的罰款。
在2024年第一季度,螞蟻集團實現淨利潤118.7億元,2023年同期資料為132.24億元,即同比下降10%。
版權宣告:本文系閨蜜財經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註明出處和作者,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