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廣深,是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四座一線城市的合稱。
從經濟規模和發展水平來看,可以認為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是我國當前最發達的四座城市。
如果將我國這四座最發達的城市放到世界上,又會處於哪種水平呢?
如何評價這種水平,一般用人均GDP作為衡量的標準。
但很多網友表示,由於匯率受某個國家的操縱,所以基於現實匯率的人均GDP,不具備太大的參考價值。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經濟學家們發明了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衡量的GDP資料。
從2023年資料看,如果按照現價匯率計算,我國本幣與基準貨幣美元之間的匯率是7:1左右,但如果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衡量,我國貨幣與國際元的匯率為4:1。
基於這種統計方法,我國自2018年起,GDP總量就已經超過美國、排名世界第一了。
唯一的問題是,你拿著人民幣,能不能在國際市場上按照4:1的價值兌換其他國家的商品或服務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
不過,這不妨礙我們用按照購買力平價(PPP)衡量的GDP,來評價北上廣深與世界水平的差距。
下圖按照當年的匯率,計算得到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人均GDP是世界同期平均值的百分比。百分比超過100,表示人均GDP達到世界平均水平,反之表示低於平均水平。
資料表明,按照購買力來算,一直到2000年左右,北京和廣州的人均GDP,才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上海和深圳人均GDP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的時間,比北京和廣州稍早兩三年。
在2000年到2010年間,北上廣深人均GDP增長還是比較迅速的,到2010年,均達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
之後,北京、上海和廣州的增速開始放緩,尤其是廣州,一直到2023年,人均GDP都沒能突破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
深圳的人均GDP,在2010年就已經達到世界平均值的2倍,但之後的增速也開始放緩,2018年起更是被北京超越。
2023年,北京、上海和深圳的人均GDP均達到世界平均值的2.2倍以上,而廣州還有5個百分點的差距就達到2倍以上的水平。
從這個角度看,北上廣深的發展還是不錯的。
在前一篇中,我們將之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過,四座城市的優勢正在減弱,我們反覆說過,這對全國經濟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