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前三季度,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5.35萬億元,同比增長3.5%。
不考慮汽車消費,這組資料則為31.82萬億元,同比增長3.8%。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反映的是經濟景氣狀況,是判斷經濟執行的重要參考。在一些發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更是號稱經濟的晴雨表。
不過如你所知,在我國,獲得經濟晴雨表之稱的,應該是用電量。
從這個層面看,2024年前三季度的經濟情況,看起來並不是那麼糟糕,至少要比很多網友所說的要好很多。
當然,有網友說,房價跌了,買房的人少了,所以這說明了經濟開始變得糟糕了。
由央行出品的《2024年三季度金融機構貸款投向統計報告》,提供了與這部分網友感知有所不同的答案。
資料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人民幣房地產開發貸款餘額13.79萬億元,同比增長2.7%。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7.56萬億元,同比下降2.3%。不含個人住房貸款的消費性貸款餘額20.43萬億元,同比增長5.8%。
消費的強勁,似乎與借錢聯絡在一起了。借錢消費(典型場景是車貸和房貸,在部分場景下,房貸屬於投資),當下已是很多人的選擇。
將個人住房貸款資料、個人消費貸款資料,與前述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聯絡起來,可以很好地印證這個結論。
個人住房貸款的最高峰出現在2022年,當年年末,全國住房貸款餘額達到38.8萬億元,相當於每個家庭有8.3萬的房貸待還。
之後房貸餘額有所下降,這可能與部分人提前還款有關,也可能與貸款利率調整有關。
2012年以來,不包含房貸的消費貸款餘額是逐年增長的,其中2024年前三季度已經突破了20萬億。
到2024年結束的時候,這個數字突破24萬億,是大機率會發生的事。
將這兩組資料相加,與前述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簡稱社零)進行比較,可知,2024年前三季度,個人住房+消費貸款,已經達到同期社零的1.6倍。
資料表明:提前消費的時代已經到來,但養老、教育和醫療、不拖欠工資、不超時工作等社會福利,距離發達國家還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