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黑不吹,前幾年,全球都是眼睜睜的看著中國晶片產業突飛猛進,產能不斷提升,技術不斷突破,自給率不斷提高。
大家看這個資料,估計就會明白我說的是什麼意思了,下圖是2014年至2024年國產晶片生產情況,其中2024年是預估數。
可以看到,中國晶片產業,除了2022年下滑之外,其它時間均保持著高速增長,2024年相比於10年前的2014年,是原來的400%+。
同時中國晶片出口量也越來高了,下圖是2017年至2024年晶片出口金額情況,其中2024年是預計,可以看到2024年相比於2017年,增加了150%。
很明顯,中國就是因為晶片產量大大增加,然後滿足了國內自身的需求之外,還向海外出口,開始搶美國等企業的市場了。
早幾年,如果大家看看全球晶片廠的建設情況,就能夠看到,全球近乎一半的晶片廠,是建在中國大陸的,按照Knometa Research的資料,2022年全球12寸晶圓廠數量達到167座,2023年到達180座左右,而中國大陸在2024年上半年的時候,12英寸產線約90條,佔到全球的一半左右。
可見中國這幾年晶片產業發展有多快,建設有多瘋狂了,所以這幾年,全球的半導體裝置廠商,也是從中國市場瘋狂賺錢,因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裝置市場,甚至一度佔到全球的50%左右。
不過,在瘋狂建設了這多年之後,中國開始放緩晶片廠的建設速度了。
按照SEMI最新的報告,預計2025年全球將啟動18個新晶圓廠建設專案。3座200毫米晶圓廠,15座300毫米晶圓設施。
不過18個新專案中,美國和日本各計劃4個,中國大陸、歐洲各計劃建設3個專案。中國臺灣計劃建設2個專案,而韓國和東南亞各計劃建設1個專案。
專業人士認為,2025年中國大陸可能放緩了晶片廠的建設速度,也或許是因為之前建設的一些,還沒有全面投產,所以新規劃晶片廠相對少一些了。
不過,就算建設放緩一點了,但從總數量來看,中國大陸的晶圓廠,依然是全球最多的,如果全面投產,中國大陸晶片產業的產量依然是維持高全,依然會瘋狂卷向全球市場,就看美國等晶片企業如何來應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