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價格直線拉伸,此前報道市場猜測美國可能徵收進口關稅的訊息提振了市場對於黃金的需求。
新浪報道,當地時間1月29日,有知情人士稱,倫敦黃金市場參與者正競相借入存放在倫敦的央行黃金,因市場猜測美國可能徵收進口關稅,向美國的黃金交付量激增。其中一位訊息人士稱,從為各國央行儲存黃金的英國央行提取黃金的最短等待時間已達到四周,而在正常情況下是幾天或一週。
全球金融市場再度聚焦黃金這一傳統避險資產。截至1月30日,COMEX期金重新整理歷史新高,最高觸及2818.5美元/盎司,現貨黃金漲0.68%報2777美元/盎司。
如果美國政府決定對進口黃金徵收關稅,將直接提高黃金的進口成本,可能導致美國本土的黃金價格上漲。這將促使市場在關稅生效前提前加快黃金交付,以避免額外成本,從而推高全球實物黃金的需求。
目前,倫敦是全球黃金的主要儲存與交割中心,許多央行和金融機構都將黃金存放在英國央行的金庫中。然而,由於短期內大量黃金需要運往美國,這種突發性的需求增長可能導致物流和儲存系統的承壓,進而推高黃金的租賃成本和交割時間。
作為全球黃金交易樞紐,倫敦儲存著約20%的央行黃金儲備。突發性需求導致運輸保險費用上漲,物流壓力與成本上升形成“價格—流動性”正反饋,進一步強化看漲預期。
此外,黃金價格的飆升與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動向密不可分。在1月底的議息會議上,美聯儲雖未明確釋放降息訊號,但其“觀望”態度被市場解讀為政策轉向的前奏。Pepperstone首席策略師克里斯·韋斯頓(Chris Weston)指出,最新資料顯示美國就業市場增長乏力,通脹率逐步回落至2%的目標區間。這一趨勢可能迫使美聯儲在2025年依然實施降息,以應對潛在的經濟放緩風險。
從歷史經驗看,降息預期往往直接利好黃金。由於黃金本身不產生利息,當實際利率(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下行時,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降低,投資者更傾向於將資金配置至這一“無息資產”。當前市場對美聯儲2025年降息的押注已顯著升溫,黃金作為對沖貨幣寬鬆的工具,自然成為資金湧入的焦點。
除貨幣政策外,地緣不確定性也為黃金價格提供了額外支撐。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宣佈,計劃自2月初起對加拿大、墨西哥加徵25%的進口關稅。儘管多數分析認為這一政策可能因談判進展而推遲,但市場仍需警惕“黑天鵝”事件的發生。韋斯頓強調:“若關稅如期實施,全球供應鏈將面臨新一輪衝擊,而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將成為對沖此類風險的首選工具。”
// 長期結構性利多因素 //
儘管短期市場聚焦於美聯儲政策與地緣風險,但黃金的長期上漲邏輯仍根植於全球經濟的基本面變化。一方面,美國通脹率雖有所回落,但債務規模的持續擴張可能削弱美元的信用基礎。
截至2023年底,美國聯邦債務總額已突破34萬億美元,佔GDP比例超過120%。若未來債務危機引發市場對美元信用的質疑,黃金作為“終極貨幣”的價值將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全球央行持續增持黃金儲備的趨勢也為金價提供了堅實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黃金價格與美元指數(DXY)的負相關性近期有所減弱。通常情況下,美元走強會壓制以美元計價的黃金,但當前兩者卻呈現同步上漲態勢。這一反常現象或源於市場對“去美元化”趨勢的預期——投資者在增持黃金的同時,並未完全放棄美元資產,而是採取“雙保險”策略以應對不確定性。
除了央行購金潮外,市場上其他投資者的需求也在上升。全球最大的黃金ETF——SPDR Gold Shares(GLD)的持倉量近期增長,顯示出機構投資者對黃金的持續青睞。
此外,隨著春節的到來,中國市場上的黃金消費需求也迎來了旺季。中國消費者對黃金的需求不僅僅體現在投資金條上,還包括黃金首飾、金飾品等。尤其是年輕人對金箔紅包、金條等新興黃金產品的興趣日益濃厚,這推動了金價在零售市場的需求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