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機器人作為未來產業的關鍵賽道,其發展態勢備受關注。近期,多家機構釋出的研報均指出,2025年人形機器人出貨量將呈現顯著增長態勢,行業有望迎來爆發奇點,步入高速發展的全新階段。
2025年是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
人形機器人是指形狀及尺寸與人體類似,可以模仿人類運動、表情、互動及動作的機器人,是人工智慧、機械工程、電子工程等領域融合創新的典範。
憑藉靈活性、高度適應性和人機協作能力等優勢,人形機器人在工業製造、醫療康復、教育科研、家庭服務等眾多領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入局,搶佔市場先機。
近期,創始人兼CEO黃仁勳在CES2025上展出14款人形機器人;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接受營銷公司Stagwell執行長Mark Penn連線採訪時透露,特斯拉2025年將生產數千臺Optimus機器人,如果進展順利,2026年特斯拉人形機器人產量將增加10倍;OpenAI重啟機器人研究併發出招聘;同時以Figure、Agility等為代表的國際優秀機器人主機廠商已陸續出貨或加速出貨。
國內來看,、比亞迪、小米、小鵬、奇瑞此前均表示已紛紛入局人形機器人領域,智元、宇樹、樂聚、優必選等主機廠商已在出貨程序中。
據中信證券統計,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出貨數量將達到2000臺以上,正式迎來商業化元年。該機構表示,隨著全球及中國主流科技及製造巨頭紛紛佈局人形機器人,該板塊增長趨勢已十分明確,2025年出貨量將顯著增加,行業有望迎來爆發奇點。
國海證券近日釋出的研報指出,電動化與智慧化浪潮下,國內外人形機器人產品問世並不斷迭代,人形機器人產業鏈將迎來“從0到1”的重要投資機遇。
國信證券也表示,隨著大廠加入、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援,人形機器人將迎來快速發展,2025年有望成為量產元年,帶來相關產業鏈投資機遇。
據《人形機器人產業研究報告》,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7.6億元;到2029年,該市場規模有望擴大至750億元;到2035年這一市場規模有望進一步提升至3000億元,2025年—2035年複合增速達53.15%。
A股公司加速佈局
1月以來,人形機器人概念活躍,關注度持續提升,多家公司在互動平臺回應研發情況及相關佈局。
安潔科技表示,公司正在進行人形機器人相關技術拓展和業務規劃。
景業智慧表示,公司內部已完成四足和人形機器人的研發立項,並制定了研發規劃。
匯川技術表示,公司正在開發人形機器人的零部件產品,如電機、驅動、執行器模組等。
沃爾核材表示,公司的機器人線、電子線、訊號線等電線產品可應用於人形機器人的動力傳輸、通訊傳輸領域。
正海磁材表示,公司產品可高度匹配人形機器人的空心杯電機和無框力矩電機。
豐立智慧表示,公司已與國內部分人形機器人廠商建立合作。
井松智慧表示,公司人形機器人研發團隊正在積極組建中。
漢威科技表示,公司已與多家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商展開合作。
11家公司增長潛力十足
人形機器人量產元年的到來將深刻影響相關上市公司的業績表現。據資料寶統計,A股2024年前三季度淨利潤實現增長或2024年業績預增的人形機器概念股中,機構評級家數超10家且一致預測2024年—2025年淨利潤複合增速超20%的個股有11只。
如,拓普集團獲41家機構一致預測2024年—2025年淨利潤複合增速為32.79%,公司擬50億元投資機器人電驅系統基地,電驅系統為人形機器人主要部件;研發的機器人核心部件直線執行器和旋轉執行器已經多次向客戶送樣,獲客戶一致好評。
宣告:資料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