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祖國大陸最南端的城市,湛江有一些很有意思的地方。
單看GDP總量,而且不考慮價格因素,湛江的發展還是非常快的,GDP總量從1978年的12億元,快速增長到2023年的3793億。
考慮到價格因素,用佔全國的比重來描述,這一指標最高峰達到了全國千分之5.2,2023年僅有千分之3。
所以,這是一個發展水平落後於全國平均值的區域。
從人口看,《廣東年鑑2023》資料顯示,2022年末,湛江戶籍人口869萬,常住人口703萬,大約160萬人口流出到其他區域。
與湛江隔海相望的是我國的經濟特區海南省,但湛江人更喜歡去另外兩個經濟特區(珠海和深圳),而不是海對面的海南。
除了這兩個指標外,湛江還有一個值得解讀的指標,那就是四個市轄區的人口規模,要遠小於下轄的縣和縣級市。
人口比不過縣級市可以理解,但連普通的縣都比不過,那得考慮城市的定位問題。
下圖揭示了2023年湛江4個市轄區、1個經開區、2個縣和3個縣級市的人口分佈情況。
2023年,湛江代管的廉江市、雷州市,常住人口規模均在130萬以上,另一個縣級市吳川,常住人口規模也接近百萬。
在湛江的5區2縣3市中,這是人口最多的三個區縣級行政區,合計佔全市人口的比重在50%以上。
遂溪縣擁有83萬常住人口,徐聞縣也有近65萬人,這兩個縣,佔到全市常住人口的五分之一。
四個市轄區和一個經開區,是湛江人口數量最少的區縣,合計這200萬,僅佔全市常住人口的28%。
這種人口格局對老百姓的影響之一便是,廉江人大多自稱廣東廉江,不會說湛江,這與崑山自稱江蘇崑山,不說蘇州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然,蘇州市轄區的發展水平本身不錯,湛江則稍遜一籌,加之各市轄區規模較小,無法形成引領全市的核心競爭力。
過去二十多年強省會戰略的成功,表明集中優勢資源發展優勢產業,大多能取得不錯的效果。
這種發展策略,湛江其實也可以考慮一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