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馮櫻子 北京報道
“蹲了一年的金價,結果在黃金價格最高點入手了金鐲。”2月7日,一名北京的客戶陳女士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當天她花費23040元從銀行購入了一款30克古法手鐲。
同時,陳女士也表示,“比首飾店便宜多了,算下來768/克,每克比金店便宜100元左右。”
2025年以來,國際金價或將延續上漲行情,金飾價格水漲船高。2月6日,周大福、六福珠寶足金飾品報869元/克,周生生足金飾品報872元/克。
“金飾價格兩天漲20元/克”的話題也登上熱搜。商業銀行順勢加大黃金產品營銷力度,推出豐富多樣的產品種類,部分銀行小克重吊墜、轉運珠成為熱銷品,同時銀行金條、古法首飾,具有價格優勢,同樣受到客戶青睞。
銀行加大實體黃金銷售力度
隨著黃金消費和投資熱情的提高,商業銀行也加大了貴金屬產品推廣、營銷力度。
近期,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多家國有大行均上新了“2025年蛇年金鈔”“黃金壓歲錢”等特色產品。
而除了傳統的生肖金幣、金鈔產品外,《華夏時報》記者注意到,不少銀行今年拓寬了產品樣式,上線吊墜、手鐲、戒指、金鎖、手串、轉運珠等黃金飾品。其中不少產品成了“網紅”,受到年輕人喜愛。
一名北京的客戶劉小姐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一個轉運珠在金店普遍售價1000元以上,但她新年前在工商銀行購入的一款盤蛇造型轉運珠,價格為999元。
2月7日,記者在工商銀行手機APP上瞭解到,上述產品為“工行福包之轉轉福”,是以神獸玄武為靈感創作,玄武由蛇與鬼構成,象徵吉祥平安。產品主體分為上層、下層和底座,最上層為1g足金,可360度旋轉,其餘部分為合金鍍金。除了主體部分,產品另外配有龍鱗手繩和一個福包。
工商銀行一網點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說道,每年春節前後都是銀行貴金屬的銷售旺季,蛇年該行推出了多款生肖飾品,其中小金蛇吊墜、“轉轉福”都比較受客戶喜愛,價格在1000元上下。
“買賣黃金,就到工行”,工商銀行手機APP設定實物貴金屬銷售專區,其中爆款小金蛇吊墜一度顯示缺貨。
與此同時,招商銀行上線了整套“婚嫁”系列金飾,黃金打造的結婚證、三金套裝、對戒、對杯、龍鳳佩、紅裝九寶等。
以結婚證為例,產品可個性化定製,印有新郎、新娘姓名和結婚日期,材質為999足金,6.88克,售價6800元。此外,三金套裝包括項鍊、手鍊、耳墜,共26克,售價22516元。
一名投資者對《華夏時報》記者介紹,2024年12月6日,她在招商銀行官網下單了一款“招福傳家古法手鐲”,產品為30克實心金鐲,此時購入價為20892元。
“價格比金店便宜,比水貝價格高一些,但離深圳太遠也不值得跑一趟,銀行手機下單可以郵寄到家。”上述投資者表示,她很喜歡招行的古法金鐲,2023年10月就曾入手過一隻,那時價格大約為1.6萬元。
同樣,北京客戶陳女士也表示,喜歡這款古法金鐲,已經看了很長時間,最終2月7日以23040元價格購入,價格雖然高,但還是比金店便宜。
盤古智庫高階研究員江瀚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黃金作為一種受大眾歡迎的消費、投資品種,推廣黃金業務有助於銀行深化與客戶的合作關係,吸引更多客戶關注銀行的金融產品。同時,從收益角度來看,銀行透過銷售黃金產品,可以獲取銷售佣金、手續費等直接收益,增加中間收入,提升盈利能力。
銀行打響中收“硬仗”
近期,不僅有投資者表示,看銀行APP像在逛金店。也有銀行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提到,理財經理有點像金店銷售,貴金屬銷售也有業績考核壓力。
近年來,隨著淨息差的持續收窄,銀行愈加重視透過提升中間業務收入改善經營業績,但從2024年三季報來看,銀行中收業務普遍承壓。
Wind資料顯示,2024年前三季度,上市銀行獲取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為552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193億元下滑約10.75%,降幅較上半年減少125BP。42家上市銀行中,有32家上市銀行的手續費及佣金淨收入同比下滑,其中3家銀行下滑幅度達到20%以上。
目前,商業銀行從理財、基金、保險、貴金屬等多方位加大力度,以穩住中間業務收入。在黃金消費熱下,銀行順勢加大貴金屬業務推廣。
除了增加銷售品類,注重產品設計外,春節前夕,不少銀行還推出黃金系列賀歲產品和促銷活動。
例如,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在廣州、佛山、東莞三城同時舉辦第三屆全民黃金節,推出“建行金”生肖系列產品、熊貓金幣等產品。
建設銀行廣東省分行方面曾透露,去年以來在國潮文化引領下,該行將文化、藝術和國潮深入融合,創新推出了系列黃金消費收藏產品,2024年前三季度黃金首飾消費同比提升超10%。
在中小銀行裡,潁淮農商行宣傳“在銀行買金條打金飾”的省錢攻略。根據該行的宣傳文案,實體店金價早已7字開頭,而該行現在金價才600餘元,先來銀行購買金條,再去知名金店加工成黃金手鐲等首飾,可以省下不少錢。
常熟銀行推出買車送黃金活動,3月31日前,購買汽車辦理該行大額分期的客戶,分期本金大於10萬元(含)的,前100位可獲得金條或金豆。
此前,有國有大行山西某支行工作人員曾透露,該支行高度重視實物貴金屬的營銷工作,把其作為創造中收的利器來抓。動員全行員工發揮各自優勢,強力營銷,完成旺季實物貴金屬銷售任務。
另有一地區農村信用聯社召開貴金屬專項營銷啟動會,制定《貴金屬專項營銷活動方案》,提出為進一步提高中間業務收入,拓展貴金屬業務市場等,該機構緊抓“開門紅”有利時機,做好動員部署、宣傳營銷、考核激勵,貴金屬營銷工作初顯成效。
“中收指標不好的時候,理財經理要賣保險、賣基金、賣紀念鈔、賣黃金。”一名股份制銀行客戶經理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大型銀行的黃金產品做工精美,銷量較好,但一些小銀行貴金屬銷售仍存在一定難度。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如果目標是投資,建議優先選擇投資金條或金幣,因為其價格更貼近市場金價,升值空間更明確。如果更看重文化寓意和藝術價值,銀行發售的黃金工藝品是不錯的選擇。”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張志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