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梅斯醫學 撰文 | Swagpp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2023年3月,世界肥胖協會發布了,再一次對全球敲響警鐘——預計到2035年全球將有超過40億人超重或肥胖(BMI≥25kg/m^2),佔全球人口總數的51%!屆時,超重人群甚至超過了正常體型,成為世界範圍內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事實上,我國的超重或肥胖情況也不容樂觀。報告顯示,2020-2035年我國的肥胖年增長率高達5.4%;在沒有采取相關措施的情況下,到2035年幾乎每5箇中國人中就會有1名出現肥胖問題。
中國肥胖率預測增長趨勢
作為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十大慢性病之一,肥胖會像“滾雪球”一般摧毀人體健康,包括導致一系列併發症,比如代謝綜合徵、、非酒精性脂肪肝、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等。
近日,柳葉刀子刊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Western Pacific上刊登的研究揭示了肥胖的又一大危害——肚子越大,腦子越傷!
這項在近萬名亞洲人群中開展的流行病學分析和兩樣本孟德爾隨機化研究顯示:內臟脂肪和BMI升高,均與認知能力下降之間存在因果關係——具體來說,內臟脂肪每增加0.27kg,認知能力便會隨之下降,相當於認知年齡衰退了0.7年。
https://doi.org/10.1016/j.lanwpc.2023.100710
研究者從新加坡生命健康佇列(HELIOS)中收集到8769名參與者,並記錄下他們的代謝指標和認知資料。
其中,使用DEXA全身掃描對身體脂肪成分進行了量化,包括16個體脂相關指數以及14個代謝引數,以評估參與者的肥胖與代謝情況。
本研究中,BMI>27.5kg/m^2被定義為肥胖症。統計結果顯示,全部參與者中有23.3%的患有肥胖症,另有12%的BMI甚至超過了30kg/m^2。不過,不同亞洲國家之間的肥胖以及各類慢性病發病率略有差異。
以不同國家為分類的基礎資訊
而認知功能的評判則採用了計算機化測試,共包含四個板塊,分別是記憶力、執行功能、處理速度和注意力,綜合計算得到認知指數“g”。
在整個人群中,“g”指數呈正態分佈;總體來說,“g”與受教育年限呈正相關(r=0.35),而與年齡呈負相關(r=-0.65)。
認知指數“g”的分佈特點
單因素分析顯示,與“g”指數關聯最強的因素有四,分別是代謝綜合徵 (β = −0.09) 、內臟脂肪 (β = −0.07) 、膽固醇 (β = 0.07) 和 BMI (β = −0.05) 。
換言之,更高的代謝綜合徵測量值、內臟脂肪以及BMI,與更差的認知能力相關;相反,代謝健康標誌物之一的HDL膽固醇含量的增加,與良好的認知能力之間有著顯著的聯絡。
單因素以及多因素分析結果
進一步的逆方差加權孟德爾隨機化法中,研究者發現了三大因素與認知功能之間存在因果聯絡,分別是: 內臟脂肪組 (VAT) 、BMI 和 BMI調整後的腰臀比。
其中,“內臟脂肪的增加導致認知能力衰退”的因果關係最強! 內臟脂肪每增加0.27kg,或一般脂肪每增加4.52kg/m^2,認知年齡會隨之衰老0.7歲。
而較高的BMI調整後的腰圍、血壓、甘油三酯、血糖指數以及較低的HDL膽固醇均與認知功能改變無關。
孟德爾隨機化分析結果
綜上,在亞洲人群中,人體脂肪含量是認知功能的獨立預測因素之一。MR分析顯示,內臟脂肪和BMI的升高與認知表現下降之間存在因果關係。看來,減肥再添新好處——“益腦防痴呆”!
研究者強調,全球痴呆症的負擔正從西半球轉移到亞太地區,每年約有400萬的亞洲人罹患痴呆症,佔全球新發病例的40%左右。此外, 亞太地區的肥胖流行率已比全球平均水平高出了7%, 甚至還處於上升趨勢。因此,預防和控制肥胖症,在維持亞洲人群的認知功能、預防痴呆症及其他慢性病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事實上,此前 eLife 上刊登的一項隨機對照研究,便對肥胖人群進行了18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試圖證明 “減肥能延緩大腦衰老” 。
果不其然,全部102名肥胖參與者在生活方式的調整下, 體重每下降1%會導致大腦年齡顯著年輕了8.9個月 !這效果真是槓槓的!但具體要如何改變日常生活中的習慣,才能有如此好的效果呢?
https://doi.org/10.7554/eLife.83604
經過納入排除標準後,本研究共涵蓋了102名參與者。基線時,平均BMI和腰圍 (WC) 分別為30.1±2.5kg/m2和107.1±6.6cm,均達到肥胖標準。此外,預測的基線大腦平均年齡為52.8±4歲。
在18個月的生活方式干預後,參與者的體重減少了2.31(±5.61)kg;而BMI和腰圍分別減少了0.76(±1.86)kg/m2和5.39(±5.89)cm,比基線降低了6.45%和4.35%。
進一步的分析顯示,BMI和體重的變化與大腦功能老化之間存在相關性。具體來說,1%的BMI或體重下降,導致大腦老化的速度減少了8.9個月!
BMI變化與大腦年齡之間的關係
除了BMI和體重之外,研究者發現,所有脂肪沉積測量值以及皮下淺層、內臟和肝臟脂肪的改變,均與延緩大腦衰老之間存在直接關係。換言之,在飲食誘導下脂肪減少得越多,大腦也會越年輕。
生活方式干預並非一點,而是從方方面面進行調整。那麼,在眾多的飲食以及運動生活方式干預中,哪幾個因素造就瞭如此“喜人”的結果呢?
相關性分析顯示,加工食品和甜食/飲料的高攝入是誘發大腦加速衰老的“罪魁禍首”!但更多地攝入含多酚類食物,比如綠茶、核桃,並不能減弱大腦衰老。
也就是說,在平時生活中,戒掉垃圾食品和甜食才是護腦的“金鑰匙”!
大腦年齡衰減與臨床測量值之間的關聯
正如研究者解釋的那樣,高體重損傷神經元是由脂肪、代謝功能紊亂和腸道微生物組改變介導的;這些改變會誘導中樞神經系統的炎症性代謝過程,導致大腦灰質/白質體積減少、連線性改變、認知障礙及痴呆症風險的增加。
需要注意的是, 中國成年人BMI正常範圍為18.5≤BMI<24,≥24和≥28分別為超重和肥胖。 對於超重或肥胖的人群而言,培養健康生活方式來減脂 (比如減少加工食品以及含糖飲料的攝入) 刻不容緩!
其實,無論BMI是否超過肥胖“點”,養成良好的飲食以及運動習慣,還能有效改善大腦認知功能並降低痴呆症的發病率,亦是對自己身體的負責,何樂而不為?
參考文獻:
[1]Mina T, Yew YW, Ng HK, Sadhu N, Wansaicheong G, Dalan R, Low DYW, Lam BCC, Riboli E, Lee ES, Ngeow J, Elliott P, Griva K, Loh M, Lee J, Chambers J. Adiposity impacts cognitive function in Asian populations: an epidemiologic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Lancet Reg Health West Pac. 2023 Feb 14;33:100710. doi: 10.1016/j.lanwpc.2023.100710. PMID: 36851942; PMCID: PMC9957736.
[2]Levakov G, Kaplan A, Yaskolka Meir A, Rinott E, Tsaban G, Zelicha H, Blüher M, Ceglarek U, Stumvoll M, Shelef I, Avidan G, Shai I. The effect of weight loss following 18 months of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brain age assessed with resting-state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Elife. 2023 Apr 6;12:e83604. doi: 10.7554/eLife.83604. PMID: 37022140; PMCID: PMC10174688.
《中國臨床營養網》編輯部
本站動態欄:
截止到 2024 年 2 月 10 號上午 8:00 時,本平臺關注人數為:364847 名。更多資訊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