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皮膚病見丘疹、糜爛、潰瘍、皮膚白而乾枯 、區域性不紅色淡者,如毛囊炎、痤瘡、冬季皮炎、凍瘡、蕁麻疹、、下肢潰瘍、皮膚皸裂等。
桂枝湯
李女,33歲,158cm/40kg。2013年6月28日初診。
病史:蕁麻疹1個月,周身均有,遇風冷則發作。食慾好,易飢餓。
體徵:膚白,消瘦。舌質淡嫩,脈弱
處方:肉桂5g,桂枝10g,白芍15g,炙甘草5g,乾薑10g,紅棗30g,15劑,3-2服法,藥後喝熱粥一碗,避風。
2014年4月18日:服上方5劑蕁麻疹即消失。近日食螃蟹後出現癢疹。原方加紫蘇葉10g,茯苓15g,10劑。
【應用參考】
1.運用本方者,大多見形體消瘦、皮膚乾枯、自汗、舌黯淡。
2.老人或虛弱體質者應用較多;身體強壯、舌紅苔黃、脈數者慎用,凝血機制障礙者慎用。
3.痤瘡、毛囊炎等以色不紅活,不痛或微痛,瘡體平塌。膚色少光澤,寒涼藥物無效者適用,如區域性紅腫熱痛者慎用。
4.服用本方後應保暖避風。
5.浮腫或潰瘍經久不愈者,加黃芪30g;皮膚乾枯萎黃,加當歸 15g。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一切遵醫囑,切不可給自己妄下診斷。
版權申明:
1、文源:本文內容來源網路。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轉載請保留版權資訊。
2、本平臺旨在傳播中醫文化知識,尊重知識與勞動。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隨時與我們聯絡協商。
3、責任編輯,微信: 1303112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