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總覺得,自卑的人,背後可能都藏著原生家庭的創傷。
但你有沒有想過,自信的人,背後也可能有創傷?
但因為自信,旁人很難意識到ta可能有問題,包括ta自己。
直到遇見一些足以讓他們崩潰的事情,才開始產生自我懷疑。
如果把此當做契機,去了解未曾發現的自我,那麼重新獲得的自信,將會更堅固、更牢靠。
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親身體驗過。
曾經自豪驕傲的我,在十年催婚的裹挾下,自信搖搖欲墜。
所幸我抓住了這個契機,瞭解了我內心最深處的部分,我才知道,之前的自信,掩蓋了許多問題和創傷。
而現在,創傷被看見和療愈,怯懦的我得以被自己接納,我所擁有的自信,又回來了。
不同的是,之前的自信是空心的,建立在自我隱藏之上;現在的自信是實心的,我清醒地認識自己,對自己的所有都深深認同。
執筆寫下自己的故事,一是紀念成長過程,二是如果能給你一點啟發,我將倍感榮幸。
2019年初夏,我32歲,未婚,並且還處在剛失戀的狀態,這段戀愛結束得也很傷人——被冷暴力分手。
媽媽沒有安慰我一句,反而變本加厲的數落,往我流血的傷口上撒鹽:
“你以為你是誰呀?別挑了,差不多得了!” “你不結婚,我得少活好幾年,丟死人了!” “不結婚老了去養老院也沒人把你當人看!”
她到底有多希望我結婚呢?——十餘年前,我才剛20出頭,就開始被迫相親。我們的矛盾,已經積攢了十餘年,這次再次火山爆發,一發不可收拾。
其實“結婚”並不是她第一次給我提要求。
從小到大,媽媽對我有無數的要求,並且最擅長的教育方式就是挑毛病,她覺得這樣能讓我快點進步。
我做到了,上學時成績不錯,還讀了碩士研究生;
畢業後擁有了一份教師工作,穩定而體面。
也許是這些成功,讓我擁有了很多自信,我一直覺得,自己聰明、勇敢、有力量。
如果繼續按時結婚生子,那麼,我的人生就是“圓滿”的,同時,她的人生也會“圓滿”。
可惜天不如人願。
媽媽依舊採用貶損的方式,把我批評得一無是處,覺得這樣就能讓我認清現實,然後趕緊結婚。
我的自信開始瓦解,開始自我懷疑,越來越痛苦,用刀割過手腕,有一次被罵時大腦一片空白,嗡嗡作響,只想從樓上跳下去一了百了。
殘存的理智告訴我,要活著。
我打起精神,去婚介機構交了會員費,儘量去完成結婚的功課。
然後,婚介機構也來PUA我了:
“還以為自己25呢?年紀又大,長得不漂亮,家境也一般,不上趕著追男孩子,還等著別人追你呢!”
現在我可以不帶髒字地回懟,但那時候,它卻像刀子一樣在我受傷的心裡又補了一刀。
我腦海裡一直縈繞著這句話,感覺要瘋了,難道不結婚,我就什麼也不是了嗎?!
好在我懂一點心理學常識,知道自己的狀態不是單純的不開心或想不開。
心理諮詢就這樣成了我的救命稻草。
朋友給我介紹了一位擅長催眠療法的諮詢師。
“催眠”二字總給人一種不安全感,我一開始也有點猶豫,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控制。
體驗過後我才明白,催眠並不玄乎,而是引導你與你的潛意識進行接觸和溝通。相對於談話療法來說,它能更快繞過我們的防禦,迅速抵達內心。
前三次諮詢,連續做了三天。
第一次,我看到一個小女孩蜷縮在角落裡,我和她之間隔了一道玻璃門,我拼命拍打玻璃,卻沒法靠近。
第二次,我看到一間深棕色的小木屋,什麼傢俱也沒有,地板上落滿白灰。
而現實中我本人極愛乾淨,家裡地板一根頭髮絲都沒有。
第三次,我看到了自己的滿身傷痕。
這些畫面就是我的潛意識,在催眠下它們自然而然地出現,並非被描繪出來,彷彿一直如此,只等著我去看見。
這三次,其實都是在探究我的創傷,小木屋的材質很脆弱,說明我的內心其實不牢靠,表面的自信底下,藏著無數傷痕,我卻不自知。
一點傢俱都沒有,反映出內心很空洞,不知道自己有什麼價值,產生了自我懷疑。
看見便是療愈的開始。
第一次催眠時,我無法靠近蜷縮的自己,但第三次我可以了,我抱住了傷痕累累的自己,說“不是你的錯,謝謝你沒有放棄。”
一週後,我進行了第四次諮詢,諮詢師引導我和“內臟”對話。
我感覺我打開了一扇門,有4個人自然而然地走了出來:“心”是一個陽光少年、“肝”是一個沉穩哥哥、“肺”一個溫柔姐姐、“脾胃”是一個怯懦的小女孩。
起初我覺得他們有點陌生,後來我發現他們都是我的「隱形人格」。
陽光少年和沉穩哥哥,是我的兩重男性人格,恰恰也是最吸引我的異性型別。
之前哪怕我對相親物件有什麼看法,也很容易被別人左右和改變,但這次以後,我瞭解了自己,能夠清晰地進行判斷和堅定地選擇。
溫柔姐姐的人格,讓我發現自己其實也想要變得溫柔良善,我內心深處是有這一面的。
而在現實中,體現在了我的交友選擇上——我大多數要好的女性朋友,都是這型別。
最後那個“怯懦的小女孩”,就是我最脆弱的一面,我溫柔地擁抱她,告訴她,現實並沒有那麼可怕。
除了催眠,諮詢師還設計了沙盤遊戲。
如果說催眠是混沌時的無意識,那麼沙盤便是清醒時的無意識,在玩遊戲的過程中,諮詢師會敏銳地觀察到你的特質和想法。
玩遊戲的過程中我們還會像朋友一樣聊天,我把諮詢師投射成理想的母親。她會好好聽我說話,哪怕我偏激地說“父母皆禍害”,她也沒有批判,沒有指責,微笑著聽我說完。
我第一次覺得,自己真的被「看見」了。
別人看見的,是他們想看見的我,但諮詢師看到的,是真實的我。
諮詢師像一個手藝高超的醫生,找到且縫合了我心中深埋的傷口。
有位好友對我說,她知道自己心裡有一個黑洞,但是不敢面對。
或許我是幸運的,至少還有直面內心黑洞的契機和勇氣。
6次諮詢結束,接下來便是主動的自我療愈。
就像大手術過後,經歷一場漫長的康復訓練,讓自己徹底恢復健康。
我不再掩飾自己的恨,對著媽媽說:“我這麼痛苦都是被你逼的!我恨你!”
我期待她能像電影裡的媽媽一樣接納我,支援我,然後我們痛哭、擁抱、和解。
可媽媽依舊覺得我必須湊合著把婚結了,過日子生孩子,磨合磨合就有感情了。
當我意識到,始終無法改變爸媽時,我精疲力盡,跟自己說:“算了,不和解就不和解吧”,心裡反而輕鬆了一些。
也許這次放下執念,正是為後面的和解埋下了伏筆。
去年五月,姥爺入院手術,和媽媽一起陪床的某個下午,我聽著他們聊家常瑣事,一瞬間感覺到什麼叫血脈相連,十多年的恨就那樣化解了。
他們也沒有被好好養育過,卻竭盡所能給了我最好的生活。
以前諮詢師說,只有抹去恨才能看見愛,我終於體會到了。
去年八月,姥姥突發腦梗,在醫院昏迷二十多天後去世,我跟媽媽說:“從沒聽你說過姥姥一句好,不是嫌棄就是埋怨,現在你有什麼話趕緊說,以後機會不多了。”
一位阿姨說,“你媽說她從來沒有好好喊過媽,這些天她把這輩子欠的媽全補上了。”
那一刻,我知道我的媽媽終究對她的媽媽釋懷了。
我終於懂得,和解不是改變對方,而是看見並接納了所有。
今年爸媽生日的時候,我給他們發了微信:“我接納你的不接納,依然愛你”,還有一個紅包。
我們的衝突少了很多,雖然媽媽對我不結婚還是很不滿,但不再逼我去相親。
她無法理解我,但已經明白,她心裡的“為我好”,對我來說可能是一種傷害。
曾經有個小女孩撒嬌似的對我說:“老師,你怎麼從來不表揚我們,總訓我們,我們可喜歡你了。”
我說:“你以後好好表現,我多誇誇你們。”
然後趕緊把她推了出去,因為我的眼淚已經決堤,她說出了我最想問父母的話。
我感到後怕,真真切切理解了什麼叫“創傷的代際遺傳”,儘管我在父母的教育下遍體鱗傷,但竟然也無意識地複製了這種方式,用來對待我的學生。
如果我麻木地結婚了,恐怕也會這樣對待我的孩子。
所以,我更加堅決,哪怕不生孩子,我也要切斷這個“代際遺傳”。
我有意識地保持自我覺察,當我再次有批評孩子的衝動時,這份覺察提醒我:我不是我爸媽,我可以採取別的方式。
現在,除了上課說話和不寫作業,我再也沒有訓過學生,我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老師之一。
第一次在心理諮詢室催眠時,我畫了一副房樹人,所有的線條沒有一根是連著的,那時的我就像一座孤島。
我慢慢打開了自己,慢慢和周圍的人與事建立關係,關注了很多美食影片up主,折騰各種好吃的,食物是和自己最真實的聯接,也是和生活最溫暖的溝通。
後來,我試著閉上眼睛重新去看心靈小 屋,小屋變了,它是一座二層小樓,院子裡有一棵海棠樹,屋裡有一個大廚房還有一個大書房,陽光從窗戶灑進來,溫暖明媚。
心裡的那個小女孩也變了,她不再怯懦,活潑可愛,還有點任性,穿著碎花裙子在草地上奔跑。
我徹底好了起來,生活的車輪又開始咕嚕咕嚕向前轉。
現在我34歲,更加大齡,依舊未婚,但是我對未來不再恐懼 ,因為我看見了完整的自己,接受並治癒了脆弱的部分,重新獲得了堅實的自信。
如果結婚,我相信自己能經營好親密關係;不結婚,我也能一個人活得自在而豐盛。
我最喜歡的詩人是蘇軾,他飽經苦難,卻從未被絕望吞噬,有一顆穩定而強大的核心,在蘇軾看來,“未來,是用來期待的。”
願你,願我,都能捶打出這樣的核心,永遠相信自己,不論強弱;
永遠期待未來,不管好壞。
前提是,你必須勇於發現自我,擁抱內心的暗夜。
作者:來訪者陌上花
編輯:秋裡、星星、Lilith
圖源:pexels
身體受了傷,我們會去消毒、上藥、包紮、謹慎護理。而心靈,應該受到同樣的對待,因為它更為隱秘,放任不管,傷口更難癒合。
如果你也有尚未處理好的創傷,那麼,相比於熬著,像文中主角陌上花一樣,主動尋求專業幫助,可能是更好的辦法。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選擇諮詢師,可以看看下面這位 正統心理學專業出身、經驗豐富 的諮詢師——王幼惠。
王幼惠老師是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心理學專業出身,從業超8年, 理論和多年實踐相輔相成,鑄造出豐富而實用的心理諮詢經驗,因而在面對不同來訪者時,能夠根據來訪者情況,靈活使用不同方法,幫助來訪者成長。
王老師擅長基於心理動力取向和人本主義取向等,解決 個人成長、情緒管理、婚姻家庭,尤其擅長高效地處理抑鬱焦慮、女性成長、童年創傷等議題。
為了鼓勵求助意願,王老師特地開通5個半價諮詢名額,原價600元/次的諮詢,現價僅300元。
如果你願意,不妨來聊聊
點選立省300元↓
如果,你也總是一次次陷入自我否定的漩渦,無法真正地認可自己,又想檢視、選擇更多不同風格的諮詢師,不妨試試壹心理的「半價諮詢」,找到更合適你的那一位諮詢師↓
↓點選檢視更多半價諮詢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