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謝菲 楊林宋)11月23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釋出會,對已新編制釋出的17批醫療服務價格專案立項指南進行解讀。在放射檢查、超聲檢查、康復類專案中設立“人工智慧輔助”擴充套件項。這是人工智慧輔助診斷首次被納入國家醫保局價格立項。這是否意味著AI診斷要收費了?
11月20日,國家醫保局印發《放射檢查類醫療服務價格專案立項指南(試行)》
針對這一問題,國家醫保局也在此次新聞釋出會做出瞭解釋:經調研,各方普遍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幫助醫生提高診斷效率,但現階段還無法完全“平替”,在已經收取相關診療費用後,如果額外單就人工智慧輔助技術再向患者收費有失公平。
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醫學影像科主任李小虎向記者解釋道,“國家醫保局對在臨床中廣泛使用人工智慧持支援態度,但現階段不允許醫院向患者收取因使用人工智慧輔助技術而產生的額外費用。這意味著,儘管AI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得到了政策上的鼓勵和支援,其成本仍需由醫院或透過其他途徑解決,以確保不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為何要在放射檢查類醫療服務中設立“人工智慧輔助”擴充套件項?
“人工智慧技術日漸成熟,人工智慧應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診斷效率,提高診斷和治療質量。鼓勵醫療機構採購使用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系統,也鼓勵企業加大人工智慧應用的研發。”11月25日,北京世紀壇醫院資訊中心主任田宗梅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表示,AI輔助診斷首次列入國家醫保透露出國家層面鼓勵人工智慧的有效應用,也是我國人工智慧應用邁出的重要一步。
李小虎表示:“人工智慧技術可以透過演算法分析大量的醫療影像資料,幫助醫生更快地識別和發現病變,提高診斷效率和準確性。同時透過人工智慧輔助,可以加快實現醫療資源的均衡化和同質化,尤其在基層醫療機構中,利用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提升服務能力。”
田宗梅說,“目前還是以輔助診斷為主,而不是直接診斷,這個過程還是需要醫生的決策,只是相對原本人工診斷的效率提高了很多,通常在放射和超聲檢查引入人工智慧就是為了解決醫生大量閱片容易漏掉的病灶資訊,輔助診斷系統可以有效地提醒醫生,對於一些特殊疾病又可以準確、快速計算病灶面積範圍等。”
“人工智慧輔助診斷在提高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的同時,也帶來了包括資料隱私安全、技術故障和錯誤、倫理問題等在內的一系列風險隱患,需要透過制定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來監管和管理人工智慧輔助診斷的應用。”李小虎告訴記者,人工智慧技術本身仍在不斷發展和完善中,其在不同領域的應用成熟度也不同,需要進一步加強對人工智慧系統的安全性和可解釋性的研究,需要更多的實踐和驗證以提高系統的可信度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