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和相關的焦慮症是全球公共衛生的重要負擔,其治療一直受到病因學和表型異質性的阻礙。目前的精神病診斷系統只給綜合徵貼上一個標籤,而這些綜合徵可能涉及多個相互重疊的神經生物學過程的功能障礙,反過來,每個神經生物學過程又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療方法。超過三分之一的重性抑鬱症患者和大約一半的廣泛性焦慮症患者對一線治療沒有反應,就證明了這一點。
為了能夠更精確地診斷和為每個人選擇最佳治療方法,我們需要剖析抑鬱症和焦慮症的異質性。精神病學中占主導地位的“一刀切”診斷方法導致透過反覆試驗來迴圈治療方案,這很漫長、昂貴且令人沮喪,30-40%的患者在嘗試一種治療後沒有達到緩解。
在本研究中,我們將抑鬱和焦慮概念化為腦回路功能障礙。使用聚類和新的成像系統在個體水平上對腦回路功能障礙進行標準化量化,並根據無任務和任務誘發腦回路中特定的功能障礙特徵,確定了六種抑鬱和焦慮的生物型別。
圖 區域腦回路分數的聚類確定了抑鬱症和焦慮症的六種生物型別
a-f,電路示意圖,說明定義每個生物型的電路功能障礙概況(生物型標註為a-f)。我們還為每種生物型提出了一個簡短的描述,將它們與我們理論上綜合的生物型聯絡起來:DC+SC+AC+,預設模式與顯著性和注意超聯結;AC-,注意低聯結;NSA+PA+,悲傷誘發的消極情緒與積極情緒超啟用;CA+,認知控制過度啟用;NTCC-CA-,認知控制低啟用伴有意識威脅引發的負性情感低聯結;以及DXSXAXNXPXCX,完整啟用和聯結。
結果發現,生物型可透過一般和情緒認知測試中的症狀和行為表現來區分,重要的是,其中一些關聯在分半和留空研究中得到了複製。我們還發現,這六種生物型跨越了抑鬱、焦慮和相關合並症的診斷界限。對於臨床轉化來說,這些生物型可以預測對不同藥物和行為干預的反應。
將每種生物型與其他生物型區分開來的臨床特徵
生物型DC+SC+AC+,以無任務迴路超連線為特徵,識別悲傷面孔時行為反應減慢,執行功能任務中錯誤增加,認知控制任務中委託錯誤減少,持續注意任務中對目標刺激的反應減慢。與其他生物型相比,生物型 DC+SC+AC+ 對 行為問題解決療法(I-CARE)的反應更好。
生物型別AC-的特點是無任務注意迴路低聯結,其緊張程度相對較輕,認知控制障礙程度也相對較低。在計算機化測試中,AC-的區別在於:在Go-NoGo任務中對目標Go刺激的反應更快,在持續注意任務中出現更多的委託和遺漏錯誤,對隱含威脅刺激引物的反應更快。AC-生物型對I-CARE的反應相對較差。
生物型別NSA+PA+在有意識的情緒處理過程中迴路過度啟用,表現為更嚴重的快感缺乏和反芻性沉思。
生物型CA+以認知控制迴路內的活動增強為特徵,比其他生物型具有更嚴重的快感缺乏、更多的焦慮喚醒、更多的消極偏差和更多的威脅障礙。從行為上看,CA+在執行功能任務中的錯誤和完成時間更,在 Go-NoGo任務中的委託錯誤更多,在持續注意任務中對目標刺激的遺漏錯誤更多。與其他生物型相比,該生物型對文拉法辛的反應更好。
生物型NTCC-CA-在有意識地處理威脅面孔時,其負面情緒迴路中的功能連線喪失,認知控制迴路中的活動減少,從而導致其反芻性沉思較少,以及對內隱悲傷面孔的反應時間更快。
相對於其他生物型或健康常模,生物型DXSXAXNXPXCX 並沒有出現突出的迴路功能障;但是,它的特點是對內隱性威脅引物的反應時間較慢。
不同生物型別的診斷頻率
這六種生物型的臨床和治療特徵各不相同,這表明這些電路衍生生物型剖析了抑鬱症傳統診斷分類的異質性。接下來,我們評估生物型是否超越了與抑鬱症相關和合並的診斷分類。我們的樣本由符合重性抑鬱症、廣泛性焦慮症、恐慌症、社交焦慮症、強迫症和創傷後應激障礙傳統診斷標準的參與者組成。一些參與者還符合一種以上的診斷標準。
不同生物型中頻率不同的唯一診斷是重性抑鬱障礙。其中,AC-生物型患有重性抑鬱障礙的參與者比例最高,而 DXSXAXNXPXCX 群組的比例最低。
總之,我們利用以情緒和焦慮症大腦功能障礙理論分類學為基礎的個性化區域功能障礙評分,在大量未經治療的抑鬱和焦慮症患者跨診斷樣本中識別出了六種生物型別。這些生物型在症狀特徵、行為測試表現和對多種治療的反應方面存在顯著差異。研究結果驗證了一種新的理論驅動抑鬱生物分型方法,以及一種有望推動精神病學精準臨床治療的方法。
歡迎加入病友群
微信掃碼或長按識別
響應病友多年呼籲,大話精神編輯部在半年前搭建了患者交流群和家屬交流群,半年來,已經有數千病友入群,每個群每天多達數千條資訊分享。
面對青少年的抑鬱、焦慮及輟學等問題,家屬群的父母們分享交流,彼此借鑑經驗,為了孩子一起在努力。
我們非常欣慰能為病友交流提供這樣一個平臺,同時也歡迎更多病友加入我們的大家庭。請長按二維碼掃碼入群。
大話精神專業分站《大話雙相》、《大話抑鬱》、《大話焦慮》、《大話少年》上線了,歡迎關注!
——大話精神
——大話精神
——大話雙相
——大話焦慮
——大話抑鬱
——大話少年
參考文獻
Tozzi, L., Zhang, X., Pines, A. et al. Personalized brain circuit scores identify clinically distinct biotypes in depression and anxiety. Nat Med 30, 2076–2087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