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最近有一個很火的帖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強烈共鳴。
大意是說,一個女孩和她的男朋友,看起來都有光鮮的生活和體面的工作。
但是,女孩每天都過得很痛苦,男友卻非常快樂。
比如:
他們都學樂器。但她一路痛苦考級,之後再沒碰過,而男友從不考級,就練習喜歡的曲子;
他們都有不錯的工作。但她壓力很大,乾得很痛苦,而男友做的是自己喜歡的事情;
他們都愛貓咪。但她會訓練貓咪學技能,貓做不到就會生氣,而男友卻一直對貓咪很耐心、很溫柔。
她不明白:為什麼在相似的家庭背景下長大,兩人的心態卻差這麼遠?
直至她看到男友和父母的相處,她覺得找到了根源。
男友和他父母互相關心、有愛,卻保持著適度的邊界,很懂得尊重彼此。
她才發現:原來這世上真的有人可以這麼快樂,被這麼輕盈地愛著。
而她和父母之間的關係,就沒有這麼“鬆弛”,所以她活得很“擰巴”。
不同的原生家庭,讓她和男友的人生狀態截然相反。
很多網友看完,都很羨慕女孩的男友,希望自己也生活在那樣的家庭。
所以,今天壹心理想和你聊聊:
到底什麼樣的家庭,才能養出有“鬆弛感”的孩子?
鬆弛感,通常是指人不擰巴,少焦慮,有穩定的情緒和強大的自我調節能力;
處理大多數事情,都表現得舒適自然。
它實質上透露出這個人很有安全感,自我認同度高。
比方說開頭女孩提到的男朋友,就是鬆弛感很強的人。
他注重享受事情本身,很少受外界評判的影響,按照自己喜歡的步伐在生活。
顯然,是他的父母給他提供了一個健康、鬆弛的成長環境。
而女孩正好相反,雖然優秀,但處處焦慮、擰巴,不容易發自內心地感到幸福。
她在對比之下認為,這和父母的養育方式相關。
缺乏鬆弛感,是長期生活在壓力較大的環境下的結果。
從心理學上來講,這3種類型的父母,可能更容易養育出不夠鬆弛的孩子:
a.情緒不穩定型父母
父母自身情緒不穩定,可能使家庭成員關係緊張,比如經常發生矛盾、爭吵。
或者是自身情緒管理能力不佳,表現為拿孩子發洩情緒,對待孩子的態度時好時壞等。
孩子作為家庭中較為弱小的成員,需要去應對來自父母情緒爆發帶來的壓力。
由此,更容易帶來專注力下降、敏感自卑、缺失安全感等一系列連鎖反應,內在壓力和衝突過大。
而為了應對壓力,孩子的大腦會分泌一種“皮質醇”。
“皮質醇”是腎上腺在應激反應裡產生的一種類激素,如果分泌的量過大,或者持續分泌時間長,就會影響大腦神經的發育,嚴重的會讓孩子出現“精神障礙”。
b.否定型父母
這種父母會經常打擊、否定孩子,面對孩子的負面情緒,會出現“情緒摒除”。
也就是說,父母持有消極情緒有害的觀念,試圖儘快改變或消除消極情緒,透過忽略、轉移注意或懲罰等方式,來消除孩子的消極情緒反應,並使孩子覺得消極情緒是應該被排斥的。
比方說,一個小男孩怕黑,開始哭泣。
此時如果父母經常說:“一個男孩子怕什麼黑?”
他就會對此產生羞愧感,為了贏得父母的讚許和愛,很可能就會否認自己的感受,告訴自己不怕黑。
然而他怕黑的感受卻仍然存在,他的頭腦和內在就容易產生衝突。
當他越來越多的內在感受,特別是脆弱和犯錯,得不到接納的時候,他自身的真實經驗被歪曲的程度就越大,內在衝突也會越來越大。
這就容易導致低自尊、防禦和焦慮,而這些,則容易讓孩子身心緊繃。
c.控制型父母
這種型別的父母往往會有意無意地,透過行為控制和心理控制,對孩子加以管控。
他們透過資源控制,或者在情緒上表現失望、不贊成,威脅等,讓孩子感到內疚、羞愧,以此控制孩子的心理。
此外,他們希望讓孩子在情感上長久依賴父母,不要實現真正的獨立。
在過度控制下長大的孩子,更容易出現自尊心低下和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抑鬱和反社會行為。
就像前文提到的女孩所講述的,父母與她相處的模式,讓她自覺地想做個孝順的女孩,掙錢寄回家,做父母的乖乖女。
但是,她依然會被指責“一點都不關心家人的死活”。
這種指責,讓她感到特別委屈,也成功激起了她“不孝”的羞恥感。
和父母的這種“擰巴”關係,讓她不能像男朋友一樣輕鬆前行。
現實中確實有很多不完美的父母,但也有很多父母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探討。
我們總結出,更具備“鬆弛感”的孩子,大多來自於這3類家庭:
a.讓孩子篤信自己值得被愛
網上看到一位媽媽,為女兒做了一件未雨綢繆的事:
每個月都給女兒存一筆名為“分手費”的錢,目的是讓女兒有足夠的底氣。
有底氣與不喜歡的人分手,與不喜歡的城市分手,與不喜歡的食物分手,與不喜歡的工作分手……
“無論我遇到什麼,我都是被媽媽深深愛著的那個人”。
這份愛,便是我們在生活中一路打怪升級的鎧甲呀!
父母無條件的愛和接納,容易讓孩子獲得足夠的安全感,內心充滿積極的能量。
就更容易輕鬆面對人生,即便遇到困難,也更有力量度過那些相對艱難的時刻,自由地探索世界。
b.對孩子的錯誤和脆弱如實接納
父母能否接納孩子的錯誤和脆弱,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孩子自由探索的邊界,也深深影響了孩子的自我認知和評價。
最近,微博上一個熱門話題“容錯率高的家庭有多幸福”,引起了熱烈討論。
裡面是一個影片合集,影片中的家長,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孩子闖禍後,沒有人情緒失控,也沒有人指責抱怨,而是積極安撫情緒和想辦法解決問題。
評論區,很多人都表示“太羨慕了”。
因為這些孩子,比起犯錯後的崩潰、焦慮,ta們情緒更穩定,行動力更強。
這樣的家庭,無論在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難,也會齊心協力,共同面對。
著名心理學教授大衛·霍金斯說:
“充滿正能量的人,能帶動周圍的人變得秩序和美好。”
深以為然。
既然東西已經壞了,就不要去損壞感情了。
父母如實接納孩子的真實感受,哪怕這種感受是令人不愉快的,允許孩子犯錯,給孩子成長的空間,孩子的內在感受得到共情,就不容易產生恐懼感,身心放鬆,從而有精力和勇氣去體驗人生。
父母允許自己犯錯,同時允許孩子犯錯,這樣的家庭,才會更容易幸福。
c.培養孩子的“鈍感力”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臉皮厚”的人往往心態好,抗挫折能力強,活得更為輕鬆一些。
這跟渡邊純一提到的“鈍感力”相似。
鈍感力,是相對於“過分敏感”而言的。
渡邊純一在《鈍感力》書中形容道:
“鈍感就是一種才能,一種能讓人們的才華開花結果、發揚光大的力量。鈍感力是對困遇的一種耐力,是厚著臉皮對抗外界的能力,它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擁有鈍感力的人,有時候會顯得對很多事不在乎,而這份不在乎的背後,是強烈的“自我認知力”,也可以說是“自信力”。
ta們對於身邊人的評價,或者是挫折,往往並不那麼在意。
父母可以以身作則,在這個方面予以引導。
想起前段時間,有個小男孩很沮喪地跟媽媽說:
“我今天在幼兒園舉了三次手,老師都沒叫我……”
媽媽聽完後,先是確認孩子的感受:
“你覺得你被老師忽視了,有點傷心是嗎?”
孩子點頭後,媽媽安撫了他的情緒,然後用他剝豌豆的例子引導他:
“你為什麼不剝這顆豌豆,要剝另一顆呢?是因為你不喜歡另一顆嗎?”
孩子回答道:
“不是,是因為豌豆太多了,我只能一顆一顆剝。”
接著,媽媽告訴孩子:
“你舉手老師沒叫你回答,不是因為老師不喜歡你,而是因為小朋友太多了,老師要一個一個來照顧。”
“所以你可以耐心一點。以前或者以後,老師總有叫你回答的時候,對嗎?”
這種引導,既溫柔地安撫了孩子,又讓孩子停止了內耗,學會客觀看待外界的評價,提高“鈍感力”,以後面對類似的事情,心態也會更好。
也許很多人會問:
“如果我在一個緊張、高壓力的家庭里長大,是不是意味著我就很難輕鬆前行,擁有幸福的人生了?”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正如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言:“遺傳和心理創傷都不能支配你,無論經歷過什麼,現在的你都能選擇未來。”
最近我見了一位朋友,他看起來人通透了好多。
過去的他,成長在一個父母較為嚴苛的家庭,一直對自我要求很高。
加上工作是律師,身心長期緊繃,發展到失眠、厭食,不得不辭職回家休息。
我很好奇他為何會有如今的變化,他告訴我,前幾年他發現有一家郊區的民宿可以工作換食宿,於是就去那裡工作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自己種的生態食品,很健康。
房東夫妻給的工作大多是體力勞動,沒有機會過度思慮,他整個人放鬆了不少。
再加上自己這幾年一直跟隨一位很有緣的心理諮詢師,心情便慢慢好起來,身體的毛病也少了。
更重要的是,他學會了怎麼更好地面對自己的孩子。
“讓孩子如其所是,放鬆點”。
由他的變化得到啟發,或許我們可以嘗試從以下2點,重新習得“鬆弛感”:
a.認知層面
嘗試跳出身份,或者在諮詢師的引導下,以第三者視角,去理解自己和父母的關係,自己和自己的關係。
學會為自己的生命負全責,不再沉浸在“受害者”角色當中。
雖然父母的養育,與後天的不鬆弛息息相關,但別人改變與否,並不能決定自己的幸福。
不如把改造父母的精力省下來,去創造新的“客體關係”。
好的關係就像是一個容器,可以容納你的負面情緒,幫你的心理空間擴容,讓你獲得成長。
沒有一個完美開局,的確可惜。
但我們仍然可以一點點通關,一點點成長,一點點釋放出生命的力量。
b.行為層面
從身體到心靈關愛自己。
調整作息,做減法,讓身體得到休息,選擇讓自己放鬆的方式,比如瑜伽、冥想等,喚起身體的敏感性,讓能量流暢起來。
或者多接觸高能量的人和事物。
比如更多地與積極樂觀的人保持聯絡,學習ta們身上的正能量等。
情緒是可以傳染的,與這樣的人相處久了,你也會變得更加積極和鬆弛。
沒能成長在寬鬆的家庭環境或許是遺憾,但我們可以嘗試逐步培養自己的心力,為下一代打造這樣的空間。
最後,
願你我以更輕盈的狀態,營造有愛的家庭環境,滋養我們自己和孩子。
世界和我愛著你。
作者:茗荷,心理諮詢師,專欄作者。我唯一的使命是讓你記起你有多完美。個人公號mingheonline,新書《你本來就很好》。
編輯:一顆多肉、笛子
責編:Jessica
圖源:unsplash
參考文獻(滑動檢視)
1.豆瓣,《從男朋友身上發現,原來人可以這麼快樂》
2.皮質醇:科學改善情緒的“魔法藥”
3.情緒摒除,enham, Mitchell-Copeland,Strandberg,Auerbach,& Blair,
1997
4.羅傑斯,人格發展理論,《人格心理學》
5.渡邊純一,《鈍感力》,2001,南海出版公司
6.超越原生家庭(原書第4版),[美]羅納德·理查森(Ronald W. Richardson),機械工業出版社
一個人總是很緊繃、遇事很擰巴,可能源於童年時期的高壓家庭環境。
如果你發現自己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性格敏感、自卑,飽受到焦慮或抑鬱等心理困擾,不妨嘗試求助專業的心理諮詢師。
在心理諮詢中,諮詢師會為你營造一個安全、私密的環境,耐心傾聽你的心聲與苦惱,並幫助你接納自我、擺脫束縛,以更輕鬆、自由的方式生活。
為了鼓勵更多人體驗心理諮詢,壹心理推出了半價諮詢優惠活動。原價¥400~1000的心理諮詢,首次下單低至¥200/次!
點選下方海報,立即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