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醫界》為您帶來獨家盤點:新時期,中國民營醫療的10大困境及突破之道。
作者|周鑫
來源|看醫界(ID:vistamed)
中國民營醫院經歷了狂飆突進的20年發展後,數量已經接近3萬家,一些醫院是持續積澱了十幾年,一些醫院則是剛開業沒幾年,但大多面臨著一系列轉型升級的困境。《看醫界》為您帶來獨家盤點:新時期,中國民營醫療的10大困境及突破之道。
1.醫療市場競爭加劇
過去的5-10年,中國醫療市場的競爭格局正發生持續鉅變,一些地方連排名第三第四的公立三甲醫院都瑟瑟發抖,主要原因就是排名第一、第二的大型公立醫院“瘋狂”擴張。
以鄭大一附院為例,床位已經接近1.4萬張,而且不包括到縣域託管的公立醫院,年營收超過了200億。
華西醫院除了新建院區外,也在快速託管成都周邊的縣市級醫院,在如此競爭格局下,不少成都三甲公立醫院出現了病人量下滑趨勢,不擴張床位的話醫院市場地位進一步下滑,擴張創床位的話,現有的床位都填不滿,可謂處境非常尷尬,而且會越來越尷尬。
除了省會城市,這樣的競爭格局也正在地級市和縣域上演,可見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在此背景下,民營醫院也成為了受害者之一,基本醫療市場的競爭力下降,高階、特需醫療市場也在被大型公立醫院搶奪,導致民營醫療生存和發展困境加劇。
2.沒有品牌和特色專科,陷入“普通”困境
一家開業沒幾年的地級市社會辦醫院負責人向《看醫界》坦言,醫院體量很大,幾十個專科,但幾乎都是普普通通,沒有任何特色。
在專家品牌上,無法和當地的龍頭公立三甲醫院相比,因此也談不上什麼“拳頭專科”、“重點學科”了。
面對“您醫院的員工及家屬願意到本院就診嗎”的靈魂拷問,該院長坦言,自己看病都跑到大型公立醫院,因為不太放心自己醫生,畢竟不是當地最好的專家。
如此普通,在日益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下,醫院發展不僅僅是陷入了瓶頸,而是陷入了困境,而且不想辦法的話,會越來越困難。
3.頂樑柱專科陷入困境,拖累醫院發展
一些醫院不是沒有品牌特色專科,而是過度依賴某一專科,隨之而來的就是當頂樑柱專科出現滑坡時,醫院的發展就會陷入困境。
原因有多種,以產科為例,是生育率下降的原因,一些專科則是因為市場格局發生了變化,患者被分流到了別的醫院。
因此,單靠一科獨大的發展模式就要做出改變,多元化發展就成為了重要出路。
現代醫院管理專家、冬雷腦科醫院集團總院長、上海醫交會醫院管理專家委員會顧問專家劉衛東院長就表示,“大專科、小綜合”的醫院發展模式是值得商榷的,很多專科也不太適合走專科醫院發展路線,未來的醫院發展模式會是“大專科、強綜合”,只有多專科的發展,才能支撐大專科,才能系統化健康發展。
“根據市場的需求來,差異化的競爭才有出路。”一位綜合醫院院長向《看醫界》表示,傳統綜合民營醫院的發展思路需要改變,他的醫院除了開始重視醫院傳統較為薄弱的專科外,還在積極佈局康復醫院和護理院,積極迎接老齡化時代。
一位綜合醫院院長表示,十年前,辦養老院要靠綜合醫院來補貼,如今綜合醫院主要靠養老院來支撐,現在看來,幸虧提前進行了佈局。
4.沒有創新醫療技術,缺乏核心競爭力
您醫院有哪一個專科的技術是區域領先的?國內領先的?國際領先的?不少醫院院長難以回答,因為一個都沒有。
一位年營收超兩億元的縣級民營醫院院長參加上海醫交會時向《看醫界》表示,創新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是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他的主要精力之一就是在國際、國內範圍內考察、遴選最新的醫療技術,尤其是微創醫療技術,只有這樣他的醫院才能在和當地的縣醫院、市醫院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
他表示,每年參加上海醫交會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考察創新醫療技術,包括一些骨科、泌尿等領域的手術機器人等創新產品都在積極洽談引入。
據瞭解,為服務社會辦醫機構引入創新醫療技術的需求,2024上海醫交會還將專題舉辦“醫療技術創新大會”,併成立“中國醫療技術創新平臺”,遴選國內國際最新的醫療技術,助力社會辦醫療機構在技術上保持競爭力。
“一些最創新的臨床醫療技術因為醫保和定價等問題,首先會進入民營醫院,這將成為中國民營醫院發展的最大機會之一。”看醫界創始人、上海醫交會秘書長郭驚濤表示。
據瞭解,創新醫療在民營醫療最先開展實際上是國際慣例,以美國為例,很多創新醫療技術就是在醫生集團創辦的日間手術中心率先開展。
5.缺乏優秀醫療人才
一位地級市大型社會辦醫院長坦言,優秀的省級學科帶頭人很難招來,因為不但省會大醫院在快速擴張搶人才,連北京、上海這樣的醫學中心城市都在虹吸地級市的優秀專家。
一位院長則向《看醫界》抱怨,本地專家挖不來,而且不讓多點執業,外地普通專家挖來了往往水土不服,沒有長期經營的根基。
沒有品牌專家,老百姓自然不會相信,更談不上品牌專科了。
一位院長則坦言,他能夠把一個只有2萬人口的貧困縣患者留在縣域,除了引進創新技術,更大的法寶是把頂級專家“引進來”,這個引進不是全職,而是多點執業。
因為創新技術還是要人來使用的,品牌專家的號召力非常重要。院長直言,哪個患者會聽說民營醫院買了一臺手術機器人就願意就診了呢?還要有專家來主刀。
因此,院長表示,另一個參加上海醫交會的主要目的就是引入品牌醫生集團和醫生團隊。
據看醫界創始人、上海醫交會秘書長郭驚濤介紹,每年上海醫交會都會舉辦中國醫生集團大會和醫生集團技術合作大會,而且已經連續舉辦了多屆中國醫生集團聯盟大會,每年都吸引數百家品牌醫生集團參加,大會還設立了品牌醫生集團展區,為醫院和醫生集團的合作搭建直接交流的平臺助力醫院品牌、特色專科建設。
6.醫保收入佔比過高!
近日,看醫界-醫管會客廳和北京京都兒童醫院孫媛院長進行了一場直播交流,據孫媛院長介紹,醫院近6億的年收入中,醫保佔比只有六分之一,也就是說其中近五億元收入為自費和商保。
這一資料令很多觀看直播的院長們非常豔羨,也非常希望和京都兒童醫院這樣的標杆案例進行學習。一位院長就向《看醫界》建議,希望能夠組織商保和醫院合作的課程,以及對接商保合作資源。
而民營醫院希望和商保合作的背後,則是在醫保DRGDIP改革下,民營醫療的利潤空間正在被大幅壓縮。一位西部地區耳鼻喉醫院院長向《看醫界》形容:“醫院被醫保欺負得像孫子似的,已經淪為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看醫界”曾據《2019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鑑》統計資料,2018年非公立醫療機構的收入為5065億元。而2018年非公立醫療機構的醫保份額:3700億左右,約佔醫保基金總支出的21%左右。也就是說,醫保收入佔非公立醫療機構收入的比重超過了70%,為主要“金主”。
“不要過渡依賴醫保!!!”多位醫院管理大咖在看醫界-醫管直播中對此多次發出建議。
過度依賴醫保還不僅僅是發展受限的問題,不少醫院還會因為醫保違法違規面臨醫院關門、甚至管理者被追究法律責任的嚴重後果。
不依賴醫保,發展高品質醫療,走自費和商保就成為了必由之路,這其中,以前被擅長嚴肅醫療的院長們不太重視和擅長的消費醫療,將大有可為。
7.缺乏持續的資金投入
辦醫院是要“砸錢”的,而且是長期持續的“砸”。
以江蘇宿遷為例,早期醫院改制後,因為體制機制的靈活,醫院迎來了快速發展,但很快也迎來了瓶頸:一些醫院的股東為當年的醫院職工,不願意繼續為醫院的發展注入資金,老想著分紅,而日新月異的醫療技術創新趨勢下,醫院發展需要的就是持續大筆投入,因此一些民營醫院的競爭力快速下降。
這樣的情況不僅僅在宿遷,不少民營醫療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而當地的公立醫院和一些大企業辦醫則正在持續“鳥槍換炮”。
因此,社會辦醫需要準備充足的發展資金,或者引入實力雄厚、長期主義的投資者,助力醫院發展。
8.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落後
在看醫界-醫管智庫舉辦的醫管學習交流活動上,不少參加的院長感嘆,民營醫院發展的困境很多情況下是管理理念落後造成的。
這往往與我國長期以來缺乏系統性、科學性的醫院管理培訓有關,醫院管理者無論公私醫院往往是“醫而優則仕”,一些民營醫院創業院長缺乏管理經驗,二代接班也是無所適從。
因此,向優秀的同行學管理,就顯得較為重要,而且可以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一位醫院院長在參加看醫界-品牌醫療遊學考察活動後感嘆,一位院長的經驗分享就解開了一個她多年來的困惑:“如何解決優秀醫療人才引進不來的問題”。可見,專科不同,但管理的理念是相通的,創新的管理方式是可以複製的。
9.成本控制困境:效益是省出來的
在管理細節上,一些民營醫療效益差,一大原因是效率低,成本控制也出了問題。
在看醫界-品牌醫療遊學考察參訪上海一家護理院時,參訪的院長們發現一家醫院的管理效率非常驚人,創造的效益遠超同行水平。
因為快速實現醫院連鎖發展而令業界驚訝的創業老兵——上海壹博醫療集團創始人、上海壹博醫院、青島壹博醫院院長孫成彥就在看醫界-醫管直播中坦言,醫療創業者、醫院管理者必須精於財務管理和成本控制,很多醫院虧錢或者效益差是因為成本管理很糟糕。
可見,一些醫院效益不高,實際上是成本控制出了問題。在經濟形勢不佳,“降本增效”成為必由之路的當下,如何控制成本是民營醫院管理者必須重視的問題。
10.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困境
“醫院越來越大了,人也越來越多了,之前請不來的一些專家也願意加盟了。”伴隨醫院發展的喜悅,一些民營醫院創始人、管理者卻陷入了深深的擔憂:醫院科室多了,專家多了,開展的手術難度大了,但很擔心醫療質量管理出現問題,一旦發生重大醫療事故,醫院很可能毀於一旦,幾十年創業經營的心血就全沒了。
因此,可以說醫療質量和患者安全問題是民營醫院健康發展的基石,這道題不及格的話,民營醫院很難走遠,而不少民營醫療就面臨著醫療質量管理的困境。
一位院長向《看醫界》坦言,自己的朋友到自己的醫院看病時,都要幾次囑託,千萬要小心,不要出問題。
醫療質量管理專家、國家衛建委醫院管理研究所特聘教授張勤在看醫界-醫療質量管理研修班上就表示,民營醫療管理者要向公立醫院學習醫療質量管理,而且要努力比公立醫院還要做的更好。
畢竟,民營醫院抗風險能力更弱,醫療質量管理更需要重視。(本文為《看醫界》釋出,轉載須經授權,並在文章開頭註明作者和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