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癌疫苗在早期試驗中顯示出了希望,未來還需要進行更大規模的研究以全面評估其臨床療效。
撰文 | 文 慧
責編丨汪 航
利用癌細胞中特有的突變(即新抗原)啟用免疫系統攻擊,個性化癌症疫苗已在多個領域如黑色素瘤等展現出可行性。
2月5日,Nature發表的一項新研究顯示了個性化疫苗在治療腎細胞癌(RCC)上的潛力。
這一研究由哈佛醫學院附屬醫院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牽頭。I期臨床資料顯示,接受個性化癌症疫苗治療的9名高危腎細胞癌患者,從手術切除開始中位隨訪40.2個月,均未出現復發。
論文截圖
腎細胞癌是最常見的腎臟惡性腫瘤型別,發病率僅次於前列腺癌和膀胱癌,位居泌尿系統腫瘤第三位。
對於III期和IV期腎細胞癌患者,手術切除是標準治療方法,並在術後進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以激發免疫反應,減少癌症復發的可能性。然而,超過一半的晚期患者仍會復發。
“III期或IV期腎癌患者復發風險很高,”研究的通訊作者之一,哈佛醫學院教授、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蘭克泌尿生殖腫瘤中心主任託尼・喬埃裡(Toni Choueiri)表示,現有的降低風險的手段並不完美,其和團隊一直在不懈地尋找更多方法。
個性化癌症疫苗便是其一。“這種疫苗所針對的新抗原有助於引導免疫反應,提高靶向效力並減少脫靶免疫毒性。”喬埃裡說。
個性化癌症疫苗在具有更多突變的腫瘤如黑色素瘤的治療中已顯示出前景。但腎細胞癌是一種突變較少的疾病,可用於疫苗的靶點較少。研究團隊也表示,在8年前啟動這項研究時,尚不清楚這種方法對腎癌是否有效。
喬埃裡說:“我們對這些結果感到非常興奮,9名腎癌患者都出現瞭如此積極的反應。”
這9名患者的基線特徵符合高危腎細胞癌的典型特徵,其中,7名位於III期,2名IV期,在入組時患有轉移性疾病。
"A neoantigen vaccine gener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一種新抗原疫苗在腎細胞癌中激發了抗腫瘤免疫反應)
研究人員為這9名高危、手術切除後的患者定製了個性化疫苗,其中5名患者同時注射了伊匹木單抗。
研究結果顯示,從手術時間開始計算,中位隨訪40.2個月,9名患者均未出現復發,1名患者因與癌症或治療無關的心理健康相關併發症死亡。
疫苗在所有患者中均產生了抗腫瘤免疫反應。透過一系列分析,研究團隊發現,疫苗誘導的T細胞數量平均增加了166倍,並且這些保護性T細胞在體內高水平維持了長達三年。此外,研究還證實了疫苗誘導的T細胞對患者自身的腫瘤細胞具有活性。
在安全性方面,最常見的不良事件為低階別的注射部位反應和短暫的流感樣症狀,沒有出現其他更嚴重的毒性反應。
研究成果令人鼓舞,在輔助治療場景中,個性化疫苗或可在清除殘留腫瘤負擔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研究者們也表示,這是一項小樣本數的早期試驗,還需要更大規模的研究來全面瞭解其臨床療效。
參考文獻:
[1]A neoantigen vaccine generates antitumour immunity in renal cell carcinoma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4-08507-5
[2]Kidney Cancer Vaccine Shows Promise in Early Trial
https://hms.harvard.edu/news/kidney-cancer-vaccine-shows-promise-early-trial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採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