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教育好孩子的秘方,不是傾其所有無私付出,而是先愛自己。
作者 | 番茄媽
前幾天,刷到容姐的一條朋友圈:
“昨晚銷量破800W,感謝大家一路的支援,時間就是最好的答案!”
下面有無數好友點贊、恭喜。
容姐是我在工作中認識的老朋友,她是一名優秀的電視臺主持人,平常工作特別忙碌;
最近直播很火,她還發展了自己的副業,在知名平臺直播帶貨,銷量也是節節攀升。
最讓人佩服的是,她還生了2個娃,大寶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二寶5歲了。
可她卻把事業和家庭平衡得特別好,白天是風風火火的事業型女強人,晚上又經常曬出陪伴孩子、記錄孩子成長的照片。
正好最近我因為平衡工作和帶娃的事情搞得焦頭爛額,忍不住去請教她。
她告訴我,其實很簡單,就是把當媽看成一份兼職的工作。
除了必要的陪伴娃的時間外,她大部分的精力都仍然是放在自己身上,處處也會以自己為先:
電視臺新推出的節目,她會努力爭取,各個環節親力親為;
要是累了,就把孩子託付給老公,自己去做個美容,或去度個假。
想起心理學家武志紅的一句話:“每個人只有為自己而活時,才是最有力量的。”
媽媽亦是如此。
最聰明的女人,無外乎就是“兼職做媽媽,全職做自己”。
看過一個博主的分享:
一位29歲的寶媽,為了追求更好的人生,在工作帶娃之餘備戰考研,考出了417的高分,成功上岸。
可熬過無數個黑暗的夜,明明黎明就在眼前,她卻在一番痛苦的抉擇後,選擇放棄了。
原因很簡單——她放不下孩子。
“現在正是孩子需要媽媽的時候;
“如果我去上學了,白天沒有人幫我看他。”
“如果我上學,他只能在家一週一週等我。”
為了孩子,她忍痛犧牲了自己,也放棄了自己更好的未來。
生活中,有太多像博主這樣的女人,自從成為媽媽之後,就心甘情願地戴上無形的枷鎖:
凡事以孩子為先,為了孩子和家庭傾其所有。
可問題是,這樣犧牲自己的付出,真的值得嗎?
曾在網上看到一位媽媽的自白:
她曾是一名職場精英,在生下二胎之後,為了家庭,為了孩子,她選擇成為了一名全職媽媽。
自此,孩子幾乎佔據了她的全部生活。
每天早上,5點半準時給一家人做早飯,喊老大起床,為了讓老公多睡會,還要送老大上學,回家照看老二,見縫插針的做家務。
她每天省吃儉用給孩子吃好的、喝好的,再也沒時間捯飭自己,身材也逐漸變得臃腫;
有一天,她做了一盤紅燒雞翅,因為好吃忍不住多吃了幾個。
沒想到8歲的兒子卻嫌棄地說“媽媽,你能不能少吃點雞翅?”
她疑惑地問為什麼?
兒子低頭嘟嘟囔囔地說:
因為雞翅是爸爸賺錢買的啊,你又不賺錢……
再說你都那麼胖了還吃,看人家小文的媽媽又漂亮又能幹……
那一刻,她內心如五雷轟頂。
要知道,她曾經也是個叱吒職場的女強人,是個身材苗條的姑娘啊。
可萬萬沒想到,她為了家庭、孩子付出了一切,到頭來,卻都變成了扎向自己的刺。
留言區,很多媽媽也感同身受:
“白天上班,晚上孩子,最近腰疼得直不起來,老公卻覺得我矯情,真的心寒;
“全職帶娃8年,感覺完全與社會脫軌了,經常失眠、抑鬱;
“全年無休,還無社交,無收入,我也要崩潰了。”
林文采博士說過:“如果你養孩子養得披頭散髮,那一定是養錯了。”
媽媽過度犧牲自己,不僅容易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得不到家人的認可;
還容易失去自我,陷入內耗,人生很難通透幸福。
那麼,聰明的女人在當了媽媽後,是一種怎樣的狀態呢?
想起前段時間因為《繁花》大火,再次走入觀眾視線中的papi醬。
如今的她早就甩掉了當初的“網紅”標籤,不僅是一名優秀的演員,還身兼MCN機構的CEO,旗下籤約藝人無數。
但比起這些成就,更讓我佩服的其實是她的育兒觀。
因為每次她在抉擇“母親”和“自己”這兩個身份時,永遠都是把自己放在第一位。
孩子1歲多時,她也曾面臨照顧孩子和重返職場的艱難育兒抉擇;
當時她經營的公司已經估值過億、走上正軌,她還需要兼顧影視作品的拍攝,每天十分忙碌。
再三思索之後,她決定將1歲3個月的孩子送去託班。
“我們夫妻都要工作,又不想讓老人太累,請阿姨在家裡帶孩子我也不放心,還不如送到一個專業的托育的機構。”
許多網友因此罵她“自私、狠心、不配當媽。”
可事實上,她並沒有疏於對孩子的愛和陪伴。
為了給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她索性把家裡的電視賣了,而且跟老公約定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機。
一年過去了,孩子託班上得很開心,跟她的感情也並沒有生疏。
卡洛琳在《做優雅的巴黎女人》寫道:“巴黎女人是自私的,雖然也充滿母愛,但絕不可能忘我,在巴黎,你找不到聖母。”
一個聰明的媽媽,並不會一味為孩子犧牲與付出,而是懂得自私一點,有屬於自己的空間和舞臺。
除了愛孩子,更要愛自己;兼職做媽媽,全職做自己。
電視劇《我們的婚姻》中,曾是高材生的沈彗星當了六年的全職媽媽。
她為家庭盡心盡力,卻得不到老公盛江川的認可。
後來,她痛定思痛,決定告別過去的自己,不僅殺回職場,還重新組起了自己的搖滾樂隊,
記得有一次,沈彗星在臺上自信大方地演唱,女兒在臺下給她拼命鼓掌。
後來,盛江川帶著女兒出差,剛好遇到了一個活動,女兒落落大方地上臺表演節目,還告訴爸爸,媽媽說做人一定要有自信。
當時,盛江川愣了一下,由衷地稱讚:你媽媽把你教育的很好。
其實,父母和子女,不過是一場相互滋養。
一個媽媽,只有先學會自愛,才有能力輸出愛和勇氣,不停滋養著孩子。
知名作家李筱懿曾為了做一位好媽媽煞費苦心。
後來,她透過採訪大量不同年齡段、不同職業的媽媽發現:
所有優秀的媽媽,首先是個了不起的自己。
媽媽對待自己生命的態度,是給孩子最大的一筆財富。
她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親。
她的媽媽特別自律上進,不僅從中專一步一個臺階考到本科,還從實驗員轉為語文教師。
從她記事開始,媽媽就手不離書,從來不看電視,還寫得一手好文章。
正是因為媽媽的上進心,驅使她不斷向前,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她又想起自己的女兒,每次女兒看到她寫的書成摞排在書架上,臉上總是寫滿了自豪,不禁拿出來細細品讀。
還有女兒看到她每天雷打不動地早起寫稿,眼中也是寫滿欣賞。
她終於明白,無論是當女兒、當妻子還是當媽媽,女性最大的財富,就是始終讓自己成為一個發光的人。
媽媽經營好自己,才會帶給孩子源源不斷的力量,成為孩子生命的榜樣。
去年,美國科學家卡塔琳·卡里科,因為在核苷酸基修飾領域的傑出發現,成為史上第13位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女科學家。
卡里科的科研之路非常坎坷,經常拿不到科研經費,甚至一度被降職。
可是她從未放棄,一直堅信自己的夢想,全身心的投入在自己的事業上,最終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最讓卡里科引以為傲的是她的女兒弗朗西亞——她是美國著名的賽艇運動員,曾兩次獲得奧運會金牌。
蘇珊·弗蘭西亞(右四)獲得北京奧運會冠軍
媒體曾問她:“你是怎麼培養孩子的?”
卡里科答:“作為一個女人,我想告訴其他女科學家和母親,你不必在家庭和事業之間做出選擇,你不必過度幫助你的孩子,你的孩子會以你為榜樣。”
確實如此,卡里科的人生態度對女兒影響至深。
弗朗西亞曾在一次採訪中回憶:
“賽艇運動中,運動員往往都是背對著終點,這意味著你看不到終點和你的距離。
我的母親同樣也是如此,她無法知道哪裡才是終點,但你需要相信,每一次付出,都會讓你距離終點越來越近。”
正是因為媽媽的言傳身教,她才追隨著媽媽的腳步,一路堅韌不拔、披荊斬棘。
媽媽越專注於自我成長,孩子越優秀。
因為媽媽努力活出自我的樣子,就是給孩子最好的精神養料。
媽媽敢於追求自己的夢想,活出充沛壯闊的人生,孩子自然會尋著媽媽的足跡,創造出明朗遼遠的未來。
《愛自己,和誰結婚都一樣》一書中,有這樣一個觀點:
“不要等待別人來斟滿自己的杯子,也不要一味地無私奉獻;
如果我們能先將自己面前的杯子斟滿,心滿意足地快樂了,自然就能將滿溢的福杯分享給周圍的人,也能快樂地接受別人的給予。”
媽媽們,請別再盯著孩子前面的杯子了。
多專注於自己的杯子,好好愛自己,為自己斟滿人生的那杯美酒。
一個優秀的媽媽,絕不是一味埋頭奉獻、默默犧牲,而是時刻散發著自身魅力的偉大女性。
願媽媽們都能無條件愛自己,活成一束光,指引著孩子,共同奔赴星辰大海。
點個“贊吧”,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