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之前看到一個熱帖,讓人唏噓不已。
當天題主下班回家吃飯,飯桌上被媽媽劈頭蓋臉罵了一頓。
題主媽媽的嘴裡不停地念叨著:
“某某親戚家孩子現在在哪哪工作,月薪2萬,她爸媽多有面子,你呢……”
面對這樣的場景,題主無奈又崩潰。
因為從小到大,題主媽媽始終如此,拿題主和別人家的小孩比比比。
帖子曝光後,許多網友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題主的窒息。
有太多家長,為了自己的面子,將自己的缺失怪罪於孩子,而完全無視孩子的感受。
可是,家長們是否想過,當你以高高在上的姿態批判孩子時,又能帶給你怎樣的面子呢?更有甚者,如果孩子因此而遠離你呢?
那些過於追求面子的人,總是把目光落在他人身上。似乎他人的肯定與稱讚,才是活著的意義。
他們總是太在意他人的眼光,把“面子”當作一個人的底氣。
可惜,亦舒就曾說過:“面子是一個人最難放下的,又是最沒有用的東西。”
一旦你被面子所牽制,所束縛,你的人生就會漸漸變得空洞,變得暗淡。
甚至,因為你的在意,身邊最親密的家人也因你而受到傷害。
2
看過一個帖子。題主去年參加高考,但最終的分數並不理想。
儘管事實擺在眼前,題主的家裡人為了面子,還是一致對外吹牛逼說題主考了不錯的分數。
更離譜的是,題主原來並沒有考取過這樣的成績,家裡人卻硬說是因為發揮失常,以至於只得到這樣一個不算太好的分數。
但謊言終究是謊言,總有被揭開的一天。
或許,對於家裡人而言,那不過是掉了一點臉面。
但對於題主而言,那卻是難以承受的傷痛。
曾經無數個備戰的日日夜夜、勤勤勉勉,那一刻都無人在意。
大家記憶裡停留的,不過是一個愛吹牛逼的家長和一個考試分數並不優秀的孩子。
實在讓人不得不唏噓,父母有多在意麵子,孩子的傷痕便有多深。
作家林語堂曾說過一段話:
“面子這個詞,不能翻譯,也不能下定義。
它好像是榮譽,而又不是榮譽;它不能用金錢購買,卻給人一種實質的光輝。
它是空虛、沒有實際的,可是男人爭奪它、女人為它而死……就是這空洞的東西,中國人靠它活著。”
讀完真是句句扎心。
記得《孟子》裡有個齊人乞食的寓言。一位齊人在墳墓前乞食祭品充飢,卻在自己的妻妾面前誇耀,說有錢有勢的人常常請他吃飯。
酒足飯飽,回到家一副醉熏熏的樣子,罵罵咧咧,頤指氣使。
時間長了妻妾開始懷疑,便跟蹤他,最後看到的,他不是在富人的酒宴上,而是在東郊墓地跟人家討要餘下的祭品吃。
詩人海涅說過:“生命不可能從謊言中開出燦爛的鮮花。”
放下虛無的面子,或許才是一個人生命中最清澈透亮的時刻。
3
2條建議,讓你認清面子,活出自在。
①形成定見
從前有一位畫家,他夢想便是畫出一幅人人稱讚的作品。
為了完成這樣的作品,他讓每一位觀賞者提修改建議,希望以此做到完美。
但是讓他想不到的是,他的畫沒有一筆是得到所有人認可的。
這讓他十分沮喪,但冷靜過後,畫家換了一種方法嘗試。
這一次,他讓每位觀賞者在自認為精彩的地方做上記號。
結果令畫家震驚,原先所有被否定、指責過的地方,現在也都被做上了標記。
最後,畫家感慨道:
“在任何時刻都要堅持自己,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看法。
因為別人的看法永遠是別人的看法,有讚美就會有批評,誰都無法讓所有人都滿意。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主見。”
所謂定見,就是當事人覺得某個看法可靠、值得信賴,並以此作為原則去決策和行動。
這位畫家,因為有了定見,便無所謂他人的看法。
一般來說,真正的定見,是從自己內心生長出來的。那可能是你內心的渴望,也可能是在實踐後養成的價值觀。
有了定見,哪怕世界再複雜,你就不會為無謂的面子所困住。
②戒掉孔雀心理
所謂孔雀心理,就是攀比爭勝的心態。
雌孔雀其貌不揚,但雄孔雀尾上覆羽卻異常長、美麗絕倫。原因是,除起嚇阻自保作用外,雄孔雀開屏更多是為求偶。
也就是說,原先雄孔雀尾屏並沒有今天這麼大,是因為求偶競爭演化而來。
其實,我們也容易在日常中掉入比較陷阱。
一旦產生孔雀心理,不當比較,我們就會被“得失輸贏”所牽制。
應對孔雀心理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系統思考,提升認知。
記得知乎上有個提問:“為何越到中年,越發現自己的快樂,在別人的嘴上?”
一個高贊回答是:
“因為你最在乎面子。
活得越久,越想從周遭的生活中,得到別人的認可,才證明自己是有用的人,否則即使再多才華和財富,對你而言都是破銅爛鐵。所以,你活成了別人希望的樣子。”
願你能戒掉面子,活出自己的樣子。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