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牧青野
前幾天,女兒試卷發下來後成績特別好。
因為她之前成績一直處於中不溜水平,所以看到她進步我特別開心。
飯桌上,我不停地鼓勵她要繼續加油,還越說越興奮,一邊回顧過去,一邊分析現狀,一邊展望美好的未來。
我這邊正鬥志昂揚給她制定新的學習計劃,她冷不丁冒了句:“媽媽,你愛的只是那個聽你的話考好成績的我。”
當時聽到這句話後,我挺詫異的,連忙解釋我只是表揚她成績進步了而已。
女兒卻不耐煩地繼續說:“那為什麼我畫畫得獎了,你就不會像現在這樣誇我?”
我剛想指責她在偷換概念。
她又說:“媽媽,我就是個普通學生,沒有高智商,也下不了苦功,用不好那些學習方法。可你根本不會考慮我的真實情況,只會在我成績不好的時候,指責我不認真、不努力,不回報你的付出;我成績偶爾好的時候,又說聽你的是對的,聽你的才能有更好的成績,更好的前途。我一直喜歡的只有畫畫,畫得也很好,可你真心肯定過我嗎?你不過是想控制我去做你想讓我做的事而已!”
話一說完,她就回自己房間了。
那一瞬間,我的心情五味雜陳。
後來,偶爾翻到心理學家莎法麗·薩巴瑞說過的一句話:“父母總是在不自覺的情況下,認可孩子的行為,而不是認可他們本人。但孩子是否如何,都不能影響我們對他們的正確態度。”
那時,我才反應過來,讓孩子聽我的,而不是尊重她本來的意願,本身就是控制慾的延伸。
但養育孩子,需要尊重他們最本真的自己,而且這個權利也是他們應該天然就擁有,不需要我們賦予的。
因為孩子最終,只會成長為他們可以成為的樣子,而不是父母想讓他們成為的樣子。
“正當感”才是孩子一生最大的力量
在一個影片採訪中,一位媽媽講了自己養育兒子的真實故事。
這位媽媽靠賣麵條為生。
兒子出生後,她就堅定一個想法,要讓孩子長大後能實現階級跨越。
為了這個目標,她甚至花光了丈夫的養老金和自己麵館的所有收入,一口氣給兒子報了畫畫、舞蹈、古箏、摔跤等五門課外課程。
她在採訪中說:“我不希望兒子長大後和我一樣,在藝術方面太匱乏。我也希望他能實現我曾沒有實現的夢想。”
希望兒子不要吃自己曾經吃過的苦,希望兒子能獲得自己曾經沒有擁有過的東西。
砸鍋賣鐵,她給兒子鋪就了一條她認為更好的路。
但就像所有庸俗的劇情套路一樣,媽媽的期望,在兒子身上反轉得沒有絲毫懸念。
媽媽花光所有收入和積蓄給兒子報的興趣班,讓兒子在藝術方面的成就只停留在“有了一點眼界”上。
更可怕的是,逐漸長大的兒子,逐漸發現了天賦和家庭的差距。
意識到努力無望後,他越來越開始擺爛,甚至在初三備考時一度沉迷於電子遊戲:“打電動可以讓我爽!就是爽!”
虛擬的世界,讓兒子暫時逃避了現實的壓力。
但看不下去兒子放棄自己行為的媽媽,想不通為什麼別的孩子可以,自己的孩子就做不到。
媽媽開始找兒子一次次談心,不過就和每一個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一樣,每次談話的結果都不盡人意。
後來,這位媽媽在看到其他青春期孩子跳樓的新聞後,開始擔心兒子也會走極端。
“誰痛苦,誰改變。”
為人父母的柔軟,終究還是擔心孩子,她決定改變培養兒子的策略。
可讓她再一次痛苦的是,兒子考上職高後,職業發展居然在慢慢向她從事的餐飲業靠攏。
她徹底死心:“我也不敢指望了,也指望不上了。”
在放下期待後,兒子和她的相處卻越來越融洽,兒子甚至會在特殊的日子專門給媽媽做一桌豐盛的菜。
但這也讓媽媽意外發現,兒子在烹飪方面非常有天賦,於是她也開始鼓勵兒子嘗試自己喜歡的。
拋掉了媽媽的期待,心裡沒有了壓力,兒子不但會經常來媽媽的店裡幫忙,還自己研究了新款牛肉麵。
而且還重新撿起了喜歡的摔跤運動,雖然並沒有在這方面取得突破,但這一次,他沒有自暴自棄,反而轉頭報了一所烹飪學校,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熱愛的行業中去。
儲殷教授曾說過這樣一段話:“我們在給孩子做規劃的時候,不要幻想自己的孩子會成為典範。不要因為一隻烏龜跑贏了兔子,就所有的烏龜都要去賽跑。”
孩子成功與否,從來不應該由父母和世俗條件定義。
身為父母,我們真正要告訴孩子的是:我們理解他們,相信他們,不論他們的外在表現如何。
而且從心理學角度來說:
一個不用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也不用成全父母的夢想和願望,更不用治癒父母的創傷、滿足父母的虛榮心的孩子,內心會建立起與生俱來的“正當感”。
這種正當感會讓他們的情感世界非常飽滿,他們能理解自己的精神是人生成長中最重要的,並會靠著這個精神引導,去過成年後的生活。
他們不需要向外界索取認同,也不會在受到挫折時覺得自己不夠好,而是無論境遇如何,都能堅定地對真實的自己認同和讚許。
而這,才是孩子一生需要的真正力量。
不被尊重、接納的孩子,看不到自己的美好和價值
在一個動畫短片中,看過特別魔幻的一幕。
動畫中的兒子在臺上打拳擊比賽,他的母親卻在臺下拿著一盆花用力撕扯。
原來這盆花是兒子的最愛。
外表兇猛的兒子,唯一的愛好就是養小花。但母親覺得,“小花”和獎盃比起來沒有任何價值。為了激勵兒子練習拳擊,母親就用傷害兒子最心愛東西的方式來“激勵”他。
因為太想保護自己的“小花”,兒子只能先假裝聽從母親的安排,投身於母親想讓他從事的拳擊中去。
如母親所願,他成為了一名優秀但卻不開心的拳擊手。
在和母親持續地反抗——被打壓——妥協拉扯後,兒子選擇偷偷養育自己的“小花”,但最後被母親發現,還是無情地“踐踏”了。
這一次,兒子沒有再退讓。
而是眼睜睜看著母親被他種出的食人花吞掉,然後他重新回到拳擊臺,主動讓對手將自己打敗。
他第一次輸了,但也第一次笑了。
有教育學家曾說:“一個孩子真正被毀掉,來自於父母帶有偏頗的教養。”
動畫中的兒子獲得瞭解脫,但現實中,卻有無數孩子依然活在低價值中一生徘徊。
知乎上,有網友訴說自己的經歷:
有人說,小時候她偷穿媽媽的裙子、高跟鞋。被媽媽罵不學好,打扮得像狐狸精。
長大後,她經常在晚上給自己化好妝,穿上漂亮衣服,在鏡子前興奮地轉一個又一個圈。但第二天早上,她又會全部脫掉,換上最樸素的衣服。
還有人說,自己從小喜歡文字,寫過很多驚豔的文章。但媽媽覺得她不務正業,最終把她想要報的文學專業強制改成了法律。
後來,她終於有能力可以不用再做一名碌碌無為的律師,而是終於可以撿起自己的文學夢。可這時候,她的母親已經去世,她想向媽媽證明自己,卻永遠沒有回應了。
還有人說,自己從小活在父母的規劃中,長大後無論做什麼決定,他都會本能地想要求助父母。
他討厭內心不夠獨立的自己,但從小習慣的依賴,又讓他害怕做出改變。
《家庭的覺醒》中寫過:
“一個不被父母尊重和接納的孩子,會長久地活在被父母的限制中。他們很難建立起完整獨立的自我,會變得要麼格外渴望獲得父母的認同,要麼事事依賴於父母的認同。
當我們有能力尊重孩子獨特的成長旅程時,將會引導他們培養自己內在的心聲,並以自己的心聲為榮。”
好的父母,應該是培養出孩子內在心聲的引領者,而不是毀掉孩子內在心聲的“始作俑者”。
最好的父母,不把教育停留在主觀感受中
在一本書中看過一個作者寫的小故事。
她在女兒出生時,滿懷希望想要女兒長大後和她一樣溫柔、高雅,富有藝術氣質。
可女兒漸漸長大,她發現女兒和她預想得完全不同。
女兒武斷外向、自作主張、莽撞固執,甚至一丁點的藝術氣質也沒有,還有點狡猾,是個從不吃虧的小人精。
她意識到,接納和自己預期不同的女兒,是一項巨大的挑戰。
於是她先嚐試接受女兒的現狀,可這一步做起來特別難。
她說:“調整我們的期望值是很難跨越的障礙。”
父母很難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因為我們總會覺得,如果不對孩子加以管束,孩子的成長就會失控。
可真相併不是這樣的。
父母的過分擔憂和限制,才是最大的失控。
孩子需要一些嚴格的行為界限,比如當他們觸犯原則性問題時,我們必須絕對的不容妥協。除此之外,還是對孩子多一些尊重和允許吧。
如果你用心觀察,和孩子有了更深層次上的交流,就會發現:每個孩子想從父母身上得到的需求是不一樣的,而且不同階段需求都是不一樣的。
父母,需要適應孩子的需求。
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我們的教條去成長。
接受孩子最真實的樣子,允許他們以最本真的狀態存在,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逐步適應孩子的需求,成長我們自己,調整親子共同前進的步伐。
讓孩子成為更好的孩子,讓父母成為更好的父母。
就像周軼君曾說過的:
“我們的世界,正經歷著鉅變,成功或普通,並不會絕對地影響孩子的未來。”
只有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才能在未來無論面對什麼變化,他們的內心都能擁有快樂和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