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愛整理房間嗎?
我想很多家長都會搖搖頭,因為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太過普遍。
有的要麼凌亂不堪,有的要麼全靠家人打掃,有的甚至為此引發強烈家庭矛盾。
為人父母,我們常期盼孩子是生活在乾淨明亮環境中的天使。
而現實是,多數孩子都是住在雜物堆裡的,東翻西找的倉鼠。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曾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追蹤調查後發現:
常做家務,房間乾淨的孩子,比不做家務,家裡邋遢的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出了27倍。
孩子願不願意整理房間,很大程度反映出孩子的狀態。
我們不可否認,房間髒亂差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出現“問題”。
前幾天去朋友家做客,朋友拉著我吐槽了半天。
話題幾乎都是圍繞已上初中的女兒。
一會兒說女兒成績不好,讓人操心,一會兒又說女兒寫作業慢,每天寫到十一二點。
還說女兒即不幫她分擔家務,也不打掃自己的房間。
朋友有時看不下去幫女兒整理了,女兒還發脾氣斥責媽媽亂動自己的東西。
朋友讓女兒自己打掃,女兒雖嘴上答應了,可每次整理幾下就一臉不耐煩,扔下不幹了。
女兒從來沒有一次完整打掃過自己的房間,房間也越堆越亂。
朋友說到情緒難控的時候,拉著我到女兒的房間看。
果然一推開門,眼前呈現出的彷彿是一個“垃圾站”。
日常衣食住行玩的東西應有盡用,均都橫七豎八地躺在每個地方。
最醒目的是:
一隻髒襪子還掛在床頭,啃了一半的蘋果在書桌上也氧化了,還有零食、書本、衣物散落滿床...
房間還散發出些許難聞的味道,朋友說女兒每天都懶得開窗通風。
我沒有再往裡走,實在不知從何落腳,朋友發出一陣深深的嘆息也退了出來。
看見朋友女兒房間的樣子,也突然明白了她為什麼做事不專心、愛拖延,甚至脾氣差了。
有個心理學的研究曾證實過:
家庭環境的雜亂程度越高,孩子的負面行為就會越多。
不難想象,書桌堆滿雜物,注意力自然很難集中。
一會兒被玩具吸引,一會兒又看到課外書,怎能專心高效學習呢?
同時孩子不注重整潔衛生,不願整理收拾,也是缺乏耐心的表現。
因為無趣,所以不想做;因為辛苦,所以不願做。
長此以往,孩子變得越來越“差”,也並不讓人驚訝。
很多家長以為,只要孩子身體健康、成績好,房間乾不乾淨並不重要。
再或者孩子不會整理,家長幫忙整理就好了。
何必為了這點小事,消耗孩子呢?
整理房間,乍一看似乎對於孩子的人生不太重要。
可當真正瞭解了整理的意義,也許會有別樣的看法。
網友@齊齊媽以前也不太在意齊齊是否整理房間,很多時候都是奶奶幫齊齊打掃。
可直至齊齊越來越大,房間變得越來越亂,她才決定讓齊齊自己整理。
齊齊最初非常抗拒,也不知道怎樣收拾滿地的卡片和書籍玩具。
但齊齊媽沒有放棄,她耐心引導齊齊先從地上的卡片入手。
齊齊儘管黑著臉不情願,但還是無奈地動手整理。
可剛開始沒幾分鐘,齊齊又有情緒了,一會兒不耐煩,一會兒噘著嘴表示憤怒。
但齊齊媽還是堅持讓齊齊整理,並一直陪著齊齊。
漸漸地,齊齊開始進入了狀態,不僅很快收拾完了地面,還積極整理書桌。
每整理完一塊區域,齊齊媽都會給予齊齊稱讚和認可。
齊齊被媽媽表揚得樂開了花,臉上有了笑容,心裡也有了幹勁。
齊齊整理完書桌後,接著主動把抽屜、書櫃、床也一併整理了。
在整理過程中,齊齊還忍不住感嘆:“原來平時奶奶幫我收拾這麼辛苦!”
收拾完之後,齊齊很自豪地向媽媽和奶奶展示成果,如同一個獲得勝利的小戰士。
你看,有些事情看起來簡單瑣碎,其實能全方位鍛鍊孩子。
齊齊透過整理房間,不僅學會了整理歸納,還鍛鍊了耐心和意志力,同時深切體會到了家人的不易。
整理房間,從來不是簡單的家務勞動。
它是對孩子身心的磨鍊,更是讓孩子體驗生活的契機。
生活是由很多模組構成,每一塊都不可缺失。
讓孩子切實感受整理房間過程和好處,遠比刷題考試更有意義。
看到兩個男生的故事,他們都是畢業沒幾年的大學生:
一個25歲,獨居在父母給的房子裡,空間很大,各種傢俬也應有盡有。
但全家狼藉不堪,滿地散落著著瓜子殼、零食袋、啤酒瓶、外賣盒...
原本米白色的地磚成了黑灰色,一大袋許久沒扔的外賣盒也已腐爛發臭。
臥室裡除了滿地垃圾,被子和枕頭已經發黃髮黑,發出一股濃濃的刺鼻味。
媽媽苦口婆心勸兒子打掃一下,兒子卻躺在沙發上跟沒聽見一樣。
除此之外,兒子畢業幾年一直沒工作,整天和朋友吃喝玩樂。
沒錢了就伸手找父母要,不給就發脾氣摔東西,或者拿家裡值錢的東西去賣。
另一個也是90後,獨自在深圳打拼。
男生租住在城中村,房子很小且簡陋,一張木板床、一張小沙發、一個小冰箱幾乎是所有陳設。
但男孩把房間打掃得乾乾淨淨,連冰箱上也沒有一絲灰塵。
後來男孩退租,房東見狀都直呼:“太乾淨了,我想讓他住一輩子。”
兩個房間狀態,折射出兩種生活方式:
一個縱使住在大房子裡,依然過著被垃圾環繞的生活;
一個縱使住在出租房裡,依舊熱愛生活,過著窗明几淨的日子。
家庭是生活的重要場所,房間環境的整潔度,可以折射出孩子生活的幸福指數。
哈佛大學有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
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孩子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是優秀還是平庸,終究都要回歸到現實生活中。
倘若整日邋里邋遢,房間雜亂無章,縱使有所成就也未必過得幸福。
而那些擁有整理習慣的孩子,縱使平凡而普通,依舊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
畢竟,熱愛生活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態度。
曾國藩在給弟弟的信中曾寫到:
諸弟不好收拾潔淨,此是敗家氣象。
這是曾國藩對弟弟的告誡,也是對自己和孩子的要求。
後續曾家一代又一代地傳承著,一直延續到六七代,也沒有出過敗家子。
培養孩子,不應該只關注物質和成績,而應該多多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
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成為一個鮮活而立體的人,是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倘若你也想培養孩子自己整理房間,不妨嘗試從幾點著手:
1.從小事做起,不急於求成。
彆著急逼孩子收拾完整個房間。
剛開始可以從書桌、抽屜、床鋪等單個小區域入手。
由易到難,由小到大循序漸進過渡,減少孩子的抵抗情緒,才能讓孩子接受並動起來。
2.多引導誇獎,少貶低打壓。
孩子在整理的時候難免會有情緒,但不要因此斥責埋怨他們。
家長沉下心來陪伴,孩子才耐得住性子打掃。
同時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援,讓孩子在其中找到成就感,事情就成功了一大半。
3.共同制定定期整理計劃。
培養習慣,和孩子一起制定整理計劃必不可少。
三天一次,一週一次都可以,貴在家長和孩子一起堅持。
別遇到困難就放任不管或者越俎代庖,堅持下去,計劃才會演變成習慣。
4.以身作則,成為孩子的標杆。
想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父母一定要以身作則。
因為你的態度,你的習慣,是孩子悄悄學習的標杆。
先做好自己,再要求孩子,是每個父母該有的覺醒。
5.做孩子的朋友,不做孩子的領導。
中國式家長總愛當孩子的領導,安排做這個,命令做那個...
而孩子最需要的,是能陪伴、傾聽、理解他們的朋友。
陪伴他們慢慢整理,傾聽他們的好壞情緒,理解他們偶爾懶惰。
凡事不絕對,不緊逼,鬆弛有度、攜手同行才能笑著一直走下去。
點亮【在看】,與您共勉!
作者 | 李可沫,個人公眾號:可沫姑娘。
主播 | 絳染 ,電臺主播、愛配音,神秘的愛貓人。
圖片 | 視覺中國,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十點君說
十點讀書「2025聽書日曆」全新上市啦~
我們從上千本好書中,精選365本經典之書,錄成音訊,專門讀給你聽。
每天20-30分鐘,聽完一部名著精華,在書中走遍萬水千山,探索生命的旅程,也讓大腦更加睿智通透~
365本經典好書+365本溫暖金句+365幅治癒插畫 ,每天一頁,遇見更好的自己。
十點讀書聯合人民日報出版社共同出品,品質有保障!
原價138元 ,十點全年超低價僅需79元! 現在下單,再 享受拍1發7特權 , 太超值了!
每個日曆能繫結3個手機號,可以全家一起聽,既是暖心陪伴,也是漲知識的寶典~
「 2025十點讀書·聽書日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