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精讀君陪伴你終身成長的第3761天
精讀君通識詞典已上線2067個詞條
01
有這樣一個數據,說我國有80%的人都討厭自己的老公,把所有的不幸都歸根於老公。
掙不到錢,怪老公沒本事,婆媳關係不好,怪老公不幫自己……
這不,前不久還看到一個帖子:結婚八年,兒女雙全,現在想離婚了。
帖主是一名全職太太,結婚8年,老公37歲,帖主35歲;目前兩個孩子,女兒8歲,兒子5歲;
帖主和老公相識於大學,畢業後兩人修成正果,帖主懷孕後就沒上班,老公17年開始創業,年入百萬,目前在杭州有一套六百萬的房產,無貸款,車子兩臺,存款不多,但收入穩定。
家裡的財政大權由帖主掌握,帖主給老公每月留一萬左右零花錢,自己每月花幾千,其他的存起來。
生活方面,一如所有家庭主婦,帖主需要負責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老公由於忙工作,所以只是偶爾參與孩子上學的接送,雖然這些他都願意做,但帖主覺得老公不上心,也不積極。
那麼,帖主和丈夫的矛盾是什麼呢?
帖主希望丈夫能更多地陪伴她和孩子,但丈夫做不到,因為實在太忙。這讓帖主覺得,丈夫的心思都不在家裡,全在他的工作、生活圈子和朋友身上。
“比如跟他的同事,朋友,還有一群老家帶來的兄弟姐妹們一起吃飯,喝酒,差不多每週一次吧,當然我願意去他也會帶我一起,可是我並不喜歡,因為那些局,我去了也是外人!
我只想一家人安靜的在一起!他解釋說他們業務需要那樣,可我覺得,是因為他心裡沒有家人,只有那些朋友,他就是純粹的貪戀酒局!”
帖主覺得,男人結了婚,就應該把心思都放在家裡,丈夫的行為顯然不符合她的預期,所以兩人經常因此爭吵……
整篇帖子看下來,帖主抱怨的多是一些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她和丈夫也沒有太大的原則性問題。帖主自己最後也提到,丈夫不算壞人,生活習慣良好,朋友圈子也乾淨。
唯獨讓帖主不滿的,就是丈夫花在家裡的時間太少,也不能給自己提供情緒價值,因此猶豫著要不要離婚。
然而,拉到評論區,網友幾乎是整齊劃一地讓帖主去“找個班上”。
的確,這就是很多全職太太都會遭遇的困境,因為與社會脫節太久,越來越不能理解丈夫的工作和事業,久而久之,家庭生活只剩下抱怨和爭吵,夫妻關係漸行漸遠。
02
從帖子裡的描述來看,帖主吃穿不愁,生活無憂,丈夫無不良嗜好,也願意在不忙的時候顧顧家,這樣的婚姻生活,其實已經超過中國大部分的家庭。
如果一方是家庭經濟建設的頂樑柱,就不能一天到晚圍著另一方轉。又要賺錢,又要陪伴,大部分人都做不到。
帖主結婚這麼多年,都沒弄清婚姻的一個重要真相:婚姻裡不只有我,更有我們。
家庭和婚姻專家柯維夫婦在一段採訪中提到,他們因為工作,見識了形形色色的夫妻,尤其是婚姻不幸的夫妻。
他們發現,這些夫妻在交流時,最愛用的詞彙就是“我”。
比如有個新聞,小夫妻去吃夜宵,妻子說:“我要吃麻辣燙!”丈夫說:“我要吃烤串!”
爭來爭去,誰也不肯讓步,最後飯沒吃成,直接奔民政局去離婚了。
表面上看,兩人是在為吃什麼而爭吵,實際上他們爭的是“怎麼做對我是好的”。
一件小事尚且如此,平日相處時類似的爭吵可想而知。
這是很多婚姻不幸的通病,婚前說什麼做什麼想的都是“我”,婚後仍然經常把“我”掛在嘴邊。
就像帖主,婚姻生活中更多考慮的也是“我”的需求和價值觀是否被滿足,“我”的情緒是否被安撫。
但過度地強調“我”,就意味著另一半的需求和感受被忽略、被壓抑,時間久了,關係自然不平衡。
過度強調“我”的婚姻是不幸的,那什麼樣的婚姻才幸福呢?
美國一所大學訪問了154對中老年夫妻,記錄下每對夫妻長達15分鐘的對話。
結果顯示,在交談中頻繁使用“我們”的夫妻,他們的表情和語氣更相似,討論更積極,生活更幸福。而總愛說“我”的夫妻則更容易爭吵,且爭吵時間更長。
所以說,夫妻在說話做事的時候,要轉變思維方式,從只說“我”轉變為多說“我們”,從只思考“什麼對我是好的”轉變為多考量“什麼對我們是好的”。
03
前幾天,熱搜上有一段家庭監控影片流出。
北京一位211畢業的38歲男子,在臨近春節時被裁員了。
人到中年,突然被裁員,他有些手足無措,於是決定瞞著妻子,偷偷跑出去送外賣。
但紙包不住火,他的裁員通知書被妻子發現了。
妻子言辭激烈地質問他:“你欠的債怎麼辦?錢還能補上嗎?”
看著脾氣火爆的妻子,原以為接下來會是一場家庭大戰。
沒想到妻子話鋒一轉,帶著哭腔說:“我生氣的不是你的錢補不上了,而是你為什麼不跟我說。”
“有什麼你不能和我說,出什麼事,不能一起扛嗎?”
妻子表示,要和丈夫一起扛起生活的重擔,年後一起上班掙錢。
最後,兩人相擁而泣。
世上最美的情話不是“我愛你”,而是“在一起”。
“在一起”有一個很重要的含義,就是夫妻雙方要一起承擔責任,一起面對困難。
影片中的妻子,很好地詮釋了這一行為。
當然,從“我”過渡到“我們”,並不意味著為了“我們”,“我”就要低到塵埃裡。
就像開篇帖子裡的妻子,完全放下自己的工作,委曲求全做全職太太;丈夫沒日沒夜地工作……這就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愛別人的前提,是要先學會愛自己。
作家薇安有句話說得好:親密關係中,最重要的關係不是你和對方的關係,而是你和自己的關係。
你只有學會自洽,也就是內在前後一致、完整,不會被別人牽著走,也不需要另一半來彌補你內在的缺失,你才能處理好你和另一半的關係。
就像薇安和丈夫的日常相處,兩人結婚20多年,爭吵也不少,但她從來沒讓丈夫道歉過。
一吵架,她就出去愉悅自己,做指甲、弄頭髮、逛街,甚至住一晚五星級酒店。
把自己整愉快了就回家,然後主動和丈夫搭話,事情就翻篇了。
她說,因為她很愛自己,所以不捨得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所以她會讓自己開心,然後掌握親密關係的主動權。
“我的快樂不會被他道不道歉所控制。無論和誰在一起,我都可以讓自己快樂。”
婚姻的維繫,是一門學問。
但只要我們學會自洽,把自己過快樂了,就能夠對他人包容大度,處理好親密關係。
*作者簡介:飛白,精讀主創,認清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