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外補課,家長和教育部門的看法不一樣。家長認為,假期補課,是掏錢購買優質教育資源,本質上是一種購買優質服務的行為,孩子多學點,不是違法的事。教育部門認為,補課是違反“雙減”規定精神和教育公平的行為,必須制止。
中新網報道,山西原平市平德初級中學(民辦)4名教師,和大同1名無職業人員,1月29日上午開始,在原平農校修遠中學教室,組織58名平德中學學生開展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補課活動,暫未收取費用。當天下午,補課教師發現有人在教室拍照後,隨即疏散學生停止補課。
當地“雙減”工作領導小組作出處罰決定:約談涉事學校和提供補課場所學校領導,全市通報批評,責令涉事學校解聘4名涉事教師。
該事件引發熱議,一是解聘民辦校老師,有多大效果?二是這場補課博弈,誰是贏家?
教育局對民辦校教師的管理,辦法其實不多;對公辦校教師,極少做到頂格處理。
教育部的“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處理辦法”,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行為的處分包括警告、記過、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撤銷專業技術職務或者行政職務、開除或者解除聘用合同。
公辦教師違規補課,一般情況下,最嚴也只是到“降低專業技術職務等級”,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有公辦教師違規補課被開除的報道。
對民辦校教師的管理,教育局的處理,其實沒有多大效果。“解除聘用合同”,對民辦校教師來說,看起來很厲害,其實是隔靴搔癢。且不用說“解聘”,就是被“開除”,也不影響他們到別的學校應聘,所以“解聘”“開除”對公辦學校教師有強大的震懾力,對民辦學校教師而言,無異於一次很平常的跳槽。
對民辦校教師來說,最厲害的不是解聘,而是吊銷教師資格證,列入當地民辦校應聘黑名單。但是有什麼用呢?縣區一級教育局沒有吊銷教師資格證的權力,本地不能應聘,可以到外地應聘。
這種撓癢癢的處理,看上去很厲害,其實不能解決問題,在家長、教師、教育局的“雙減”與反“雙減”博弈中,教育局無疑不是贏家,
之所以經常出現教師違規組織或參加校外補課,有兩個原因,一是家長有需求,希望孩子能從優質資源中受益。二是現有的教師評價體系,很重視分數,吸引老師參加違規補課,既能提升自己學生的成績,又能賺點錢,何樂而不為?(從原平市通報處理結果可以看出,4名老師都是給自己的學生補課)
所以,減少教師校外補課,要綜合施策。一是改革教師評價機制中的重視學生分數內容,二是加強對違規組織校外補課的打擊力度,不要只是解聘這種撓癢癢的處理,直接處理到痛處。三是促進教育資源的均衡分配,從根本上消除教育不公平的現象。
總之,解決教師違規補課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只有家長、教師、學校和教育部門齊心協力,才能夠真正實現教育的公平和健康發展。
您認為當地解聘民辦校教師,有多大效果?在這場博弈中,誰是贏家?歡迎留言討論。
(圖源網路,圖文不相關,侵聯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