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一個影片,感觸頗深。
一位媽媽為了給孩子選一雙涼鞋,精挑細選,直到凌晨1點,還在糾結著不睡覺。
她老公都已經睡醒一覺了,便問她,100多塊一雙涼鞋你要看幾天。
她這才突然意識到,自己為了追求價效比,已經反覆挑選了幾天:
先選款式,然後在網上各種搜,在各個平臺跳轉比價。
今天最誇張,一直糾結到1點,就是因為她找到一家普通店鋪,要比旗艦店便宜32塊。
她既想省這32塊,又擔心假貨孩子穿著不舒服。
於是,她在評論區仔細翻看,放大每一張照片,觀察細節,檢視差評。結果卻發現,即便是旗艦店的涼鞋也有很多瑕疵。
就這樣,為了省32塊,她浪費了一晚上,為了追求價效比,她浪費了幾天的時間。
絲毫沒有意識到,這些時間,可以用來做更有價值的事,孩子的鞋,也只需一個“運費險”就能解決。
而她之所以如此糾結,焦慮,就是因為走不出自己的思維困境,故而總在小事上內耗。
就像有句話說的:真正拖垮一個人的,不是外在的枷鎖,而是內在的牢籠。
“內耗性思維”,就是困住大多數媽媽的牢籠。
完美主義思維
教育學博士錢志亮分享過一個案例。
一位媽媽,為了教育好孩子,不僅投入了百分百的精力,還一直不斷學習科學的教育知識。
從小,孩子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全都精細化安排。
孩子幾歲上興趣班,上哪些興趣班,她都要按照專業指導來操作。
她事事追求做到最好,為孩子規劃好了一切。
然而,這位媽媽對完美的執念,卻讓她對孩子的要求異常嚴格。
她緊緊盯著孩子的每一個錯誤,一旦孩子未能達到她的預期,就嚴厲指責:
“我都做到這個份上了,你怎麼還是不爭氣,你對得起我嗎?”
同時,她也對自己苛責不已,常常因為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而焦慮失眠。
身邊人看著她,都替她累。
是啊,教育不是做題,做一分就有一分的成績,有時候太過於執著結果,反而會成為減分項。
學會悅納孩子的不夠好,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對非原則性的不足“裝瞎”,對無關痛癢的小錯“裝聾”,對不傷大雅的細節“作啞”,才是育兒的智慧。
不苛求滿分,放下執念,輕裝上陣,你會發現,好父母,60分就夠了。
反芻思維
之前看過一個段子。
媽媽參加家長會回家後,爸爸問她和老師聊了什麼?
媽媽卻說,她和老師打招呼時,老師沒有回應。
然後就一直在琢磨老師的態度,回想自己打招呼時,語言是否得體,動作是否禮貌。
接下來的幾天,甚至開始回憶自己以前和老師所有的交集,試圖從中找出老師不理她的“罪魁禍首”。
然而,真相只是因為人太多,老師沒聽見她打招呼而已。
這雖是段子,卻很真實。
生活中,很多媽媽就經常糾結於一個煩惱,反反覆覆內耗。
孩子但凡出錯,表現不如人意,就開始一系列“反思”:
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我是不是哪方面沒做好?我當時要是怎樣怎樣就好了……
這其實就叫反芻。
像牛反芻,把半消化的食物從胃裡返回嘴裡再次咀嚼一樣,我們把記憶中的細節一遍遍扒拉重複感受。
這種思維,就是一種自我攻擊,不僅會反覆強化負面情緒,還會影響我們的判斷力和決策力,進一步加劇精神內耗。
有句話說的好:不要為打翻的牛奶哭泣。
對於那些已經發生的事情,無論你如何著急、懊悔和抱怨,統統都是畫地為牢。
智慧的父母,是解決問題,坦然接受現實;是活在當下,同時思考未來。
比較型思維
先問大家一個問題:
100分的卷子,孩子期中考三科成績都超過了95分。
你是不是覺得還不錯,甚至想好好獎勵孩子一番,比如給他燒可樂雞翅。
然而,當你在電梯裡偶遇孩子同學,得知人家每門課都98分以上,甚至班上還有好幾個考滿分的孩子。
你是不是瞬間覺得不太開心了,95分一點也不香了。
這就是比較帶來的內耗。
何聖君在書中就說過,比較是人類貪婪的開始。
因為比較,你會覺得自己的孩子處處不如別人,你的寬容度會降低,你的焦慮感會倍增。
因為比較,你變得難以滿足現狀。看到親戚掙錢比自己多,內心便焦急不安;聽說曾經不如自己的同學如今混得風生水起,又心生挫敗。
作家水木然說:一個人的價值,取決於他能夠正確給自己定位,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和別人比來比去。
向外比較不會有結果,向內收回目光,才是轉機。
與其羨慕別人家孩子,不如尊重孩子的差異性,學會看見孩子的每一次進步,孩子才能逐漸成為你心目中的樣子。
同樣,與其羨慕別人擁有的一切,不如努力用行動提升自己,你才會活成自己最想要的樣子。
凹凸鏡思維
一張白紙上畫了一個小小的黑點。
若問你看到了什麼,相信大家都會回答“一個黑點”。
然而,我們卻忽略了,黑點之外,那一大片的白。
我們教育孩子時,也常常犯這樣的錯誤:
總是盯著孩子的一些小問題,小缺點,卻忽視孩子身上閃閃發光的優點和潛力。
而這,就是凹凸鏡思維,放大看缺點,縮小看優點。
其實,父母緊盯著孩子的缺點不放,初衷無疑是希望孩子能夠改掉這些缺點,變得更加優秀。
殊不知,父母越是關注、越是放大孩子的缺點,反而可能讓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多,缺點也愈發根深蒂固。
相反,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變得更好,就應該多看孩子的好,多發掘他們的優點。
就像魏書生,孩子考8分,他也能看到孩子想要好成績的上進心,找到孩子可以努力的空間。
成功幫助孩子從8分,進步到26分,35分,60分……最終還考上了軍校。
正如有句話說的:教育不是盯著缺點,拼命改造孩子,而是要賞識孩子。
父母的批評和否定,就像是往孩子的傷口上撒鹽,只會讓孩子更加焦慮、自卑。
而表揚和賞識則會開啟孩子生命的另一扇大門,讓孩子在好的良性迴圈中,不斷成長,進步。
災難化思維
身邊總有這樣一群焦慮的父母:
孩子稍微有些內向,在人群中不太主動,就擔心他一輩子都會孤僻,無法融入社會。
孩子一次考砸了,就悲觀地認定他未來沒出息,整日思慮焦灼,擔心他撐不起以後的生活。
孩子多玩了一會手機,就如臨大敵,甚至推演出這樣一段公式:
玩手機=玩物喪志=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這輩子完了。
孩子但凡出現一點點小問題,落在父母心頭,就成了一座山。
殊不知,真正擊垮人的,從來不是事實本身,而是你頭腦裡的“災難化想法”。
那些因為焦慮、內耗、恐慌而放大數倍的負面預期,才是引發你痛苦的根源。
心理學上,就做一個著名的“煩惱箱”實驗。
實驗者按要求寫下自己對未來一週的擔憂,幾周後拆開紙條,發現90%的煩惱都未曾發生。
接著,實驗者又寫下當下讓自己焦慮的事項,幾個月後再看,多數煩惱早已煙消雲散。
所以啊,父母們與其過多推斷未知的結果,不如看開一點,少想一點,心寬一點。
把自己從災難的想象中拉出來,就能以平和之心陪伴孩子成長。
怨婦思維
多年前曾在雜誌上看過一個故事。
一位媽媽在經歷不幸的婚姻後,成了獨自撫養女兒的單親媽媽。
有位企業高管曾是她的客戶,對她的遭遇十分同情,也很認可她的能力。
於是將她招到自己的公司,還有心將她培養成營業部主任。
但這位媽媽卻整天長吁短嘆,不僅愛跟同事抱怨生活,見客戶時也總是愁眉不展。
久而久之,這種消極的態度不僅讓同事們紛紛疏遠她,也讓她的工作和生活陷入了越來越大的困境。
有句話說的好:人類的煩惱起源於困難本身,但讓煩惱得以延續下去的卻是抱怨。
要知道,孩子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就變得懂事;伴侶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就變得體貼;生活更不會因為你的抱怨就變得輕鬆。
凡事愛抱怨,只會讓自己在一堆爛攤子裡,慢慢被拖垮。
所以啊,與其抱怨深處黑暗,不如提燈前行。
就像《我的阿勒泰》裡的張鳳俠,丈夫去世,她既要掙錢養家,拉扯女兒長大,還要照顧老年痴呆的婆婆。
生活又苦又累,她臉上卻看不到一絲愁容。
她努力生活,用行動改變可以改變的,用樂觀接受不能改變的。
用她的話說就是:“再顛簸的生活也要閃亮地過啊。”
是啊,當我們掉了無謂的抱怨,以樂觀和行動面對生活的挑戰時,美好和幸運終將如期而至。
樊登曾說:
“如果你的生活出現了煩惱,相信我,一定是你的思維方式出了問題。”
一個媽媽,擁有怎樣的思維,就會有怎樣的生活;擁有怎樣的認知,就會怎樣去養育孩子。
所以啊,如果你也覺得內心滿是內耗,焦慮,煩惱,不妨從打破思維的高牆開始。
學會欣賞孩子,積極養育,鬆弛生活,樂觀處世,持續成長。
這樣,才是對孩子,也是對自己的真正負責。
點個贊吧,與父母們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