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創團·楓子
早上送小孩上學時,看到這樣一幕:
男孩想要吃油條,媽媽卻覺得油條上火又不健康,就自作主張給男孩買了倆包子。
結果,男孩一看到包子,臉立馬垮了下來,不滿道:“我都說了多少遍,油條!油條!你怎麼又買包子?”
媽媽見男孩發脾氣,火氣也瞬間被點燃:
“喊什麼喊!好心買給你吃,還挑三揀四?你愛吃不吃!”
“不吃就不吃!”
男孩抓起包子,就往媽媽身上砸去,然後就氣沖沖地往學校方向走了。
媽媽氣得在後面直罵:“長本事了你,看要不要餓死你!”
看完唏噓不已。
本來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卻在母子倆的“互相對抗”中愈演愈烈、兩敗俱傷。
孩子滿心委屈,認為媽媽不尊重自己;媽媽感到心寒,覺得孩子沒良心。
不經想起心理學上的“海格立斯效應”。
說的是一個叫海格力斯的大力士,被一個鼓起的袋子絆了一跤。他一氣之下就踩了袋子一腳,沒想到袋子卻鼓起來。
他越踩,袋子越鼓,一直鼓到擋住了去路。
海格力斯的行為,就像生活中“愛對抗”的父母,為了一點小事和孩子計較、較勁、爭輸贏。
結果導致親子之間陷入對抗的權力之爭,衝突不斷。
尤其是下面這3種對抗式教育,不經意間就把家庭變成了戰場,把孩子變成了敵人。
遇事愛爭輸贏
心理學專家曾奇峰曾說:中國大多數家庭矛盾,都是一場隱秘的權力鬥爭。
生活中,不少父母擅長透過權威去鎮壓孩子,讓孩子必須聽自己的,其實就是父母的勝負心在作祟。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一個母女對峙的影片。
就是一個生活中挺常見的場景,女孩犯錯了,也承認了錯誤,並請求媽媽讓自己靜一靜。
但媽媽則堅持認為女兒態度不端正,還沒認識到錯誤,所以仍訓斥了女孩很久。
不可避免的,母女倆再次爆發戰爭:
“你今天的事情是對是錯?”
“錯了又怎麼樣!”
“錯了改不改?”
“改啊,又怎麼樣?”
“該不該被教訓?”
“該啊,又怎麼樣!”
整個影片持續了5分鐘,我們不知道女孩做錯了什麼事情,可能她們自己都忘了為什麼而爭辯。
但我們可以看到,媽媽看似在教育孩子,實際上在逼孩子認輸。
父母用權威武裝自己,孩子用情緒保護自己。
在這樣的對抗下,沒有人會是贏家。
育兒博主王人平曾說:
“靠對孩子的接納、尊重和信任,贏得孩子對自己的尊敬和追隨,還是靠威權、羞辱,甚至暴力贏了孩子,讓孩子屈服和聽從?
父母不同的信念、價值觀和教育方式,會構建不同的親子關係,養育出完全不同的孩子。”
真正會經營家庭的父母,一定是接納在前,對抗在後;關係在前,輸贏在後。
中國教育學會理事王佔郡,有一次開車帶女兒上課外班。
當時女兒在後座喝咖啡,他隨口便叮囑了一句:“放在卡座上,別把咖啡灑了。”
結果話音剛落,女兒就發脾氣了:
“我剛想放你就提醒我,你說我放還是不放呢?我如果放了,算你的還是算我的?”
王佔郡沒有過多計較,而是連忙道歉,收回自己的話。
於是,一場眼看就要爆發的爭吵,當下就畫上了句號。
要知道,牙齒和舌頭在一起,尚且有磕碰的時候,更何況是家人之間的相處。
父母若處處要爭個輸贏對錯,只會把孩子逼成一個“隨時備戰”的刺蝟。
多給孩子一些接納與理解,包容與退讓,父母才能真正贏得孩子。
復旦大學沈奕斐教授曾收到一位媽媽的求助:四年級兒子,特別叛逆,母子倆已爆發了幾次大戰。
沈教授去她家做客後,很快就發現了問題所在。
在就餐時,她看似和沈教授聊天,注意力卻一直在兒子身上。
兒子剛落座,她說:“你要把餐布鋪在自己桌子上,然後蓋住你的大腿,這樣能防止湯汁濺到身上。”
兒子拿起筷子,她說:“筷子要往上拿一點點,不然你用著不方便。”
兒子拿勺子喝湯,她又說:“你拿的時候小心一點,不要敲桌子,也不要敲杯子,發出聲音不禮貌。”
短短一個小時,她的眼睛一直盯著兒子,在各種小事上挑毛病,糾正兒子。
好像無論兒子做什麼,都是不對的。
肉眼可見的,兒子就像一個氣越來越足的氣球,直到不堪忍受,撐破、爆發,朝媽媽就是一頓吼。
對此,沈奕斐直言,總在小事上糾錯的家庭,看似不打不罵,卻讓人窒息。
是啊,一個人的能量是有限的,當一個孩子無論做什麼,得到的都是否定和糾正,他便會陷入無盡的內耗,在負能量的磁場裡把自己逼傷。
博主@吉米媽的一位朋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成長起來的。
從小,分明是很多無關緊要的小事,朋友父母卻揪著不放,喋喋不休、可著勁地挑剔。
比如,吃飯不小心弄髒衣服、水杯放錯地方、門沒關好……
因為害怕被指責,她每天的生活都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哪裡做得不對,又惹怒了媽媽。
也因為長期的壓抑和緊繃,她離家以後,也總是畏首畏尾,生怕哪裡做得不好得罪了領導和同事。
她性格還特別敏感,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就失眠焦慮,精神內耗非常嚴重。
一味挑錯,就是一劑慢性毒藥,不僅有即時的殺傷力,更會對孩子產生持久深遠的傷害。
想起作者德賽萊說的:容忍和體貼,沒有這兩件東西,家庭還成什麼家庭呢?
真正幸福的家庭,其實不是沒有磕磕碰碰,而是有不對抗的智慧。
對無關痛癢的小事“裝聾”,對不傷大雅的細節“作啞”。
少潑冷水,多點鬆弛感,才是對孩子最好的養育。
凡事愛嘮叨說教
有一位畢業不久的年輕人,曾向教育專家錢志亮吐露煩惱:自己越來越不喜歡與父母聊天。
原來,年輕人剛找到工作那會兒,每天都特別累,與父母影片聊天時,無意談起初入社會的種種不適應。
爸爸聽完,卻沒有安慰,上來就是一堆大道理:
“世界上哪裡有輕鬆的工作,大家都不容易,你需要適應。”
“抱怨解決不了任何問題。”
“我們都是這麼過來的,你啊,就是吃的苦太少了。”
爸爸的話句句在理,但年輕人卻再也不想多說一句話了。
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通病。殊不知,父母自以為是的“良言諍語”,在孩子看來,只有高高在上的說教與沒完沒了的嘮叨。
這實際上是一種不信任和帶有指責的表現,傳遞的潛臺詞是:
我是對的,你是錯的;你不行,你必須聽我的。
站在孩子的對立面,強硬地跟孩子講道理,往往只能激起孩子負面情緒,讓孩子徹底對父母關上心門。
真正能管住孩子的父母,必然是“不講道理”的。
孩子6歲前,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所以不妨讓孩子多體驗後果。
比如,孩子挑食不吃飯,那就讓他嚐嚐餓肚子的滋味;
天冷,孩子不想穿秋褲,就讓他嚐嚐感冒的滋味;
孩子脾氣大,不尊重人,就讓他嚐嚐被人吼罵的滋味……
適當讓孩子吃點苦頭,往往比父母說教一百次更有效。
孩子6到12歲,不會聽父母怎麼說,但會看父母怎麼做,所以要多做榜樣。
錢學森的長子錢永剛,在講座中提及父親如何教育子女時,這樣說:
“父親一生過著簡樸的生活。
要說有什麼教育秘訣的話,可以用三個字總結,那就是‘不教育’。
從小到大,父母從沒有給我們上過政治課,我們都是看父母怎麼做就怎麼做。
他們從不會說要這樣或不要那樣,而是用他們做人做事的方式默默影響我們。
在我們家,幾乎沒有言傳這回事,主要是靠身教。”
是啊,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孩子往往就會是什麼樣的。
如果無法給孩子樹立好標杆,那即便講再多大道理,終究都是一場空。
孩子12歲後,道理都懂,但就是不想聽,所以要多談感受。
教育專家賈榮韜的兒子,在高中時成績一路跌到倒數,還數次參與群體打架,差點被學校勸退。
這期間,他沒少講道理,批評教育,但兒子就是知錯不改。
直到有一次,兒子又被請家長,他見了兒子就表達關心,並遞給兒子一個信任的眼神,告訴兒子:“爸爸理解你!”
僅此一句話,就打破了兒子內心的堅冰。
之後,他在教育兒子時,開始注重接納、共情和看見。
他不再依賴說教,而是嘗試說出兒子的感受和想法,讓兒子感受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納。
這種改變帶來了驚人的效果:兒子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承認錯誤,並做出改變。
所以說,孩子真正需要的,往往不是空洞的道理,而是情緒和感受被看見。
唯有讓孩子感覺良好了,他才會如你所願。
最後,用網上一段感人的話獻給各位正與孩子對抗的父母們:
“我愛你,如果前方有一條我曾經跌得面目全非的路,而你卻執意想要去。
我希望我愛你的方式不是拉住你,告訴你不能去。
而是給你準備好最耐穿的鞋,備好雨傘。
告訴你第二個路口地很滑,第五條街道有小偷。
去吧,回來家裡有飯。”
對孩子最智慧的教育:是贏得孩子,而不是贏了孩子。
所以,請少點高高在上的對抗;多點“我理解你”的柔軟。
如此,孩子自然能在父母春風沐雨般的教育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