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國外單位將對來自中國高校、科研機構的學生開展“安全審查”。
10月24日,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下文簡稱ETHZ)官網釋出訊息,將對來自中國的碩博申請人員進行“安全審查”。ETHZ詳細列出了需要審查的高校和專業,15所中國高校被列入名單。
美其名曰“安全審查”?
在2024軟科世界大學學術排名中,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排在全球第21位,專注工程技術、自然科學等領域的教學研究,培養了包括愛因斯坦、馮·諾依曼在內的眾多頂尖科學家,素有“歐洲大陸第一理工大學”的美譽。
公開資訊顯示,這是ETHZ第一次點名來自中國高校的申請者。國內除15所高校之外,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也被認為是需要審查的物件。與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一同被明確列入名單的還有伊朗、朝鮮以及俄羅斯這三個國家的共計23個機構。
在官網釋出的《Dual use and sanctions: these applications require security screening》(雙重用途和制裁:這些申請需要安全審查)一文中,ETHZ對該行為作出了詳細解釋,公告稱,“由於全球政治局勢正在變化……種種挑戰影響到了ETHZ,所以在招收碩士、博士生或者邀請科學嘉賓、任命新員工時,ETHZ需要考慮現行的國家和國際制裁以及有關出口管制的法規。”
ETHZ同時列明瞭其進行安全審查時參考的4條標準,在第一條標準中,他們提到一個概念——security risk(安全風險),而有“安全風險”的機構包括與軍事相關的大學和目前受制裁的機構,最終的“安全審查”名單是由ETHZ是以瑞士、歐盟、美國和英國的現有制裁名單為基礎進行擬定的。
事實上,“安全審查”的範圍不止於名單上的機構這麼簡單。除了教育背景之外,國籍/居住地、專案資金來源、研究領域也是審查依據。只要符合其中任何一個審查指標,申請就會被審查;如果觸發超過一個審查指標,則申請直接被拒絕。也就是說,即使申請人從未在前文提到的國內17家機構接受教育,但如果申請人受被制裁國家的獎學金、交流計劃或來源可疑的資金資助,所從事研究方向屬於關鍵研究領域、關鍵技術等,也會遭到審查。
碩士生申請的評估標準
(圖源: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官網)
為啥是這15所大學?
從名單中我們不難發現,這15所高校是清一色的理工科強校,這些高校的優勢學科、專業與ETHZ列明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高度匹配,集中在STEM【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相關領域,無一不是當前科技研究的前沿和熱點。
ETHZ列明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
國無防不立。工信部直屬的7所高校和國防科技大學,為我國航空航天、船舶海洋、核動核電、武器裝備等國防科技領域培養了大批傑出人才。服務國家戰略,培育國防科技尖兵,他們當仁不讓。5G技術、積體電路、人工智慧、量子資訊、雲計算、大資料……北京郵電大學和電子科技大學是我國高校中電子通訊領域的領頭羊,挺起了中國資訊通訊產業的“脊樑”。
天津大學、四川大學是國內化工、生物等領域的佼佼者,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基礎研究,在合成生物學、高分子材料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作為我國南方的重要學府,中山大學在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慧、低空經濟、新一代資訊科技等領域力爭突破若干“卡脖子”技術難題,與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共同建設國家超級計算廣州中心,圍繞“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推進高效能計算與大資料深度融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是我國尖端科研儀器裝置和大科學裝置研製的重要基地,近年來在量子資訊、單分子科學、高溫超導、奈米科學、地球環境、生命與健康等前沿領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研成果,今年更是在量子計算領域取得了里程碑式進展。
在這份名單中,洛陽理工學院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一所高校。作為唯一一所非“雙一流”高校,這所名不見經傳的地方高校有何過人之處?公開資訊顯示,洛陽理工在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領域深耕多年,在國家建築工程領域、智慧工業領域、國防裝備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是我國較早從事材料工程研究以及人才培養的單位之一,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洛陽建築材料工業學校矽酸鹽專業科,由當時的建材部佈局設立,已成為國內具有影響力的“中國建材行業人才培養基地”。
收緊的留學政策
ETHZ對我國科研、求學人員進行審查並非先例。據其官網所稱,上述名單其實是以瑞士、歐盟、美國和英國的現有制裁名單為基礎進行擬定的。2020年5月,時任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了“10043號總統令”,依據該總統令,美方“暫停和限制”與中國軍方有關的學生和研究人員進入美國學習或開展研究。直到今天,“10043號總統令”仍未失效。
荷蘭等地亦有動作。據英國《金融時報》去年6月12日報道,荷蘭教育大臣戴克赫拉夫表示,荷蘭政府計劃對科技領域學科留學生進行風險篩查,將統計中國國家公派留學生(CSC)在荷數量和學習領域。多所荷蘭高校以所謂“國家安全”為由,在科技領域學科減少錄取中國國家公派留學生。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校長簡·斯米茨稱:“荷蘭政府要求大學採取更嚴格的措施,更好地保護他們的珍寶(crown jewels,指荷蘭的頂尖技術)。”
但在被拒籤的中國學生中,很多人所學專業與官方政策中所稱的“軍事應用”“科技領域”相距甚遠,比如金融、商業、文學和藝術。除了曾就讀學校,中國學生也可能因為過去某一段工作、學習經歷,或者參加過中國政府獎學金專案等原因被拒籤。美國喬治城大學釋出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由於10043號總統令存在諸多關鍵的術語和概念沒有被定義,這項禁令的範圍是不明確的。”
“Research knows no borders.”——“研究無國界。”在ETHZ官網有關合規-出口管制的頁面,這句話被放在最開頭的位置。
隨著現代科學的加速擴張以及塑造社會面貌作用的增強,科學是否負載價值等理論問題越發為學術界關注和討論。有關“科學無國界”的爭論從來不曾停止過。但如ETHZ所做,當“安全審查”被泛化,他們又是否真的能堅持“Research knows no bor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