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中,教師、學生、家長是三條繩,扭在一起才會更結實、更有力。作為家長,要“靜”心陪伴孩子;作為學生,要“勤”於學習;作為教師,要常教常“新”。家長“靜”,學生“勤”,教師“新”,才能形成一個和諧共進、良性發展的班集體。一起來看這篇文章——
做班主任日久,大家會逐漸發現,教師的壓力來自學生,學生的壓力來自家庭:家長逼得緊,孩子就會鬧情緒;學生不勤奮,教師的教育教學也不實時更新,教學便難出成績。
一個好班級,一定是家長“靜”、學生“勤”、教師“新”。
家長要“靜”
一是“場景靜”。家長要給孩子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在安靜的環境中,孩子會感到放鬆和安心,壓力和焦慮情緒大為緩解,學習積極性會大大提升,注意力會更集中,資訊的接收和處理能力更高,最後學習效果和學習體驗也就提升了。
二是“陪伴靜”。在陪伴的過程中,家長的心態要“靜”,保持足夠的耐心和細心,傾聽他們的心聲,給予適當指導和幫助。家長要做好榜樣,實時關閉電視,放下手機,陪孩子看書和學習,孩子會在“一家人都在做同一件事”這種靜謐的環境中獲得平衡。
三是“關係靜”。家長要把家庭關係處理安靜,從“夫妻關係”到“婆媳關係”。我一個朋友夫妻關係不好,經常吵架,有一次僅僅因為孩子看電視入迷忘睡覺,妻子遷怒之下收拾了孩子一頓,第二天才發現孩子在沙發上睡了一夜。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的心靈會被陰影籠罩,以為世界也像家裡一樣,不願意面對,也不想改變;反之,在和諧安靜的家庭環境中,孩子自會積極樂觀,並在親人的鼓勵和幫助下主動接受各種挑戰。
學習貴“勤”
“業精於勤荒於嬉”。學習貴在勤奮,而這種勤奮主要源於內驅力。
孩子的內驅力與成年人“施壓”無關,而是源於其本身對知識的渴望和成長的需求。美國心理學家提出的“自我決定論”認為,所有人都有三個基本的心理需要:自主需求、勝任需求、歸屬需求。
自主需求。孩子一般都渴望自主選擇,而不是被迫去做。我們可以透過鼓勵孩子自我表達,並設定界線和提供選擇,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管理自己的行為,相信自己會越來越好。當我們鼓勵並支援孩子的自主性時,他往往能展現出更強的心理適應性和自我激勵能力。
勝任需求。這是一種“我可以做到”的感覺,是能力和學習難度相匹配的體現,它更像一種信念。勝任感涉及一個概念叫“最理想的挑戰”。我們可以將大目標拆分成小目標,在“踮一踮腳尖就能夠得著”的合理區間裡,讓孩子體會“勝任感”。
歸屬需求。這是一種“自己是某個群體或環境的一部分,被接納和理解”的感覺。感到被需要,而不是覺得自己沒用或像個局外人。“被人需要”是一種人人都有的非常高階的情感,孩子在被他人需要時會感受到生命的意義。
教師要“新”
陶行知說:“培養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可見,學養不深、根底不厚,教不了學生;能力不強、方法不當,教不好學生。做教師,需要創新精神,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專業素養。
學生喜歡的教師一般是“超人型”,遇到困難能夠迅速幫助解決。喜歡這樣的教師,也就喜歡他教授的學科。教師如何常教常新成為“超人”?答案是盯緊“長寬高”。
所謂“長”,就是發現自己的長處並不斷鞏固,讓長處更長。要善於用“放大鏡”來發現自我的閃光點,有的教師擅長上課,有的擅長演講,有的擅長寫作……只要深挖一口井,努力練習,“一招鮮”也是“一片天”。
所謂“寬”,就是向寬處行。教師不只是傳播知識,也是人生經驗的傳播者,既要有很強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還要有更寬泛的人文素養和精神品質,如此才能既教書,更育人。
所謂“高”,就是擇高處立。要常思考,這一生中的一件大事是什麼?我想最後無非落腳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要將這八個字作為初心和使命,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為教師,我們要讓自己的生命有力量、有追求、有理想、有計劃,不斷有新的發揮,教育生活才不致平淡無聊,生命的價值也才能得以顯現。
歡迎訂閱《中國教師報》,攜手成長!
感謝閱讀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
歡迎【關注】&【星標】&【轉發朋友圈】
來源 | “新校長傳媒”“智行致遠”微信公眾號
原文有刪改
轉自 | “人民教育”微信公眾號
編輯 | 皮皮兵不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