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關注地理圖文
專業高考地理備考
每日更新堅持11年
地理知識集合彙總
在氣象學中,氣旋主要有三種類型,氣旋的判讀在高考地理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點。
一、溫帶氣旋
1. 定義
溫帶氣旋是活躍在溫帶中緯度地區的氣旋,又稱為“溫帶低氣壓”或“鋒面氣旋”,是活躍在溫帶中高緯度地區的一種近似橢圓型的斜壓性氣旋。
2. 特點
(1)通常形成於溫帶地區的海洋或陸地上空,是冷暖空氣交匯的產物。(2)具有明顯的鋒面結構,中心氣壓低,氣流呈逆時針旋轉(北半球)。(3)帶來的天氣變化較為劇烈,常伴有大風、降水等天氣現象。降水一般出現在冷鋒後部和暖鋒前部。
3.結構
從結構上講,溫帶氣旋是一種冷心繫統,即溫帶氣旋的中心氣壓低於四周,且具有冷中心性質。從尺度上講,溫帶氣旋的尺度一般較熱帶氣旋大,直徑從幾百公里到3000公里不等,平均直徑為1000公里。
溫帶氣旋,顧名思義既有溫帶的特徵又有氣旋的特徵,這在其結構上表現為:
(1) 溫帶性:冷鋒和暖鋒並存、高空西風帶槽線;
(2) 氣旋性:冷暖平流氣旋性捲入、中心有輻合上升氣流。
4.演變過程
溫帶氣旋的演變過程,大致可分為初生期、發展期、成熟期(囚錮期)及消亡期。
溫帶氣旋伴隨著鋒面而出現,同一鋒面上有時會接連形成2-5個溫帶氣旋,自西向東依次移動前進,稱為“氣旋族”。溫帶氣旋從生成,發展到消亡整個生命史一般為2-6天。
5. 影響
對中緯度地區的天氣和氣候有著重要影響,是造成溫帶地區暴雨、暴雪、大風等惡劣天氣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
溫帶氣旋是造成大範圍天氣變化的重要天氣系統之一,對中高緯度地區的天氣變化有著重要影響。溫帶氣旋常帶來多風多雨天氣,時常伴有暴雨、暴雪或其他強對流天氣,有時近地面最大風力可達10級以上。
6.舉例:黃淮氣旋、江淮氣旋等統稱溫帶氣旋。
二、熱帶氣旋
1. 定義:發生在熱帶或副熱帶洋麵上的低壓渦旋。
2. 特點:
(1)根據其強度分為不同等級,如熱帶低壓、熱帶風暴、強熱帶風暴、颱風、強颱風和超強颱風等。
(2)中心附近風力強大,氣流呈逆時針旋轉(北半球)。
(3)帶來狂風、暴雨和風暴潮等災害性天氣。
3.演變過程
熱帶氣旋的生命史可分為生成、成熟和消亡三個階段。其生命期平均為一週左右,短的只有2-3天,最長可達一個月左右。
通常熱帶氣旋在熱帶地區離赤道平均3-5個緯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其移動主要受大尺度天氣系統等影響,最終在海上消散、或者變性為溫帶氣旋、或在登陸陸地後消散。登陸陸地的熱帶氣旋會帶來嚴重的財產和人員傷亡,是自然災害的一種。
4. 影響:對熱帶和副熱帶地區的沿海地區造成嚴重影響,可能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和基礎設施破壞。
1. 定義:主要出現在極地地區的氣旋系統。
2. 特點:
(1)通常在高緯度地區形成,中心氣壓較低,風力強勁。
(2)由於極地地區氣溫低,氣旋帶來的降水多以降雪形式出現。
3. 影響:對極地地區的氣候和生態環境有重要影響,也可能影響中高緯度地區的天氣系統。
什麼叫做臭氧層
臭氧層是指大氣層的平流層中臭氧濃度相對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線。大氣層的臭氧主要以紫外線打擊雙原子的氧氣,把它分為兩個原子,然後每個原子和沒有分裂的氧合併成臭氧。臭氧分子不穩定,紫外線照射之後又分為氧氣分子和氧原子,形成一個繼續的過程臭氧氧氣迴圈,如此產生臭氧層。自然界中的臭氧層大多分佈在離地20-50千米的高空。
臭氧層破壞的危害
臭氧層雖然人是看不見的,但是它的存在就像是地球的一個保護傘一樣,不停地在保護著地球人,沒有了它地球的生態就會遭到破壞,自然界也會變得沒有規律。臭氧層破壞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會破壞環境,還會對人類的身體健康產生危害,其實最嚴重的還是讓全球變暖,產生溫室效應,還有就是對水生態的影響,會使一些生物受到危害,它們會很難很難。
引起臭氧層破壞的原因
氟里昂的大量產生。人類的生活在使用了大量的泡沫塑膠、護髮摩絲、滅火劑、殺蟲劑、致冷劑,這些產品的使用會產生氟里昂。氟里昂一經釋放,就會慢慢上升到地球大氣圈的臭氧層頂部與之產生化學反應,從而使其喪失吸收紫外線的能力。並且飛機排出的氧化氮氣體,也是破壞臭氧層的催化劑。
保護臭氧層的方法
- 購買帶有無氯氟化碳標誌的產品
- 不用含甲基溴的殺蟲劑
- 合理處理廢舊冰箱和電器
- 降低二氧化碳的排量,少開車,少使用高熱高耗能的資源
- 多種植樹木,增加綠化,減低二氧化碳排放對高空大氣層的汙染
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1995年1月23日聯合國大會決定,每年的9月16日為國際保護臭氧層日。
看上去如此晴朗的天氣卻有可能是“汙染天”、“元兇”就是近日頻發的臭氧汙染
說起臭氧,大家更熟悉的應該是大氣中的臭氧層,它阻擋吸收紫外線,保護人類健康。
臭氧是無色氣體,有特殊臭味,因此而得名“臭氧”。距地面15至50公里高度的大氣平流層,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這就是臭氧層。臭氧層能吸收絕大部分太陽紫外線,使地球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危害。
但是臭氧一旦到了距離地面,10-100米左右的近地面層,就會由“地球衛士”變成“健康殺手”。
與高空中的臭氧層不同,由於臭氧具有強氧化性,近地面的臭氧則是一種有害氣體。
較低濃度的臭氧具有很好的殺菌效果,但如果空氣中的臭氧濃度過高,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的炎症病變,出現咳嗽、頭疼等症狀,還會對皮膚、眼睛、鼻黏膜產生刺激。
臭氧汙染到底從何而來?
近地面臭氧的生成非常複雜,是一種二次汙染物,並非人類活動直接排放,而是由人類活動排放出的其他汙染物,如氮氧化物(NOx)和碳氫化合物 (VOCs)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光化學反應所產生的氣體,因此,也可將臭氧汙染叫做二次性的空氣汙染。
春夏季天氣條件比較好,日照相對來說也比較強烈,大氣中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經過紫外線照射,發生光化學反應,就會形成臭氧。
由於陽光是臭氧發生的催化劑,一年中臭氧超標全部出現在夏季5—9月。
臭氧汙染比PM2.5汙染更隱蔽,其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對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和損傷作用。通常情況下,臭氧超標時段一般集中在午後氣溫較高、陽光較強的時段,在此期間只要大家儘量減少外出及室外活動,臭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就“可防可控”。
臭氧層空洞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小處,是臭氧層缺失處。而臭氧層是大氣平流層中臭氧濃度最大處,是地球的一個保護層,太陽紫外線輻射大部被其吸收。有臭氧層空洞的地區會對生物產生重大的影響。有學者認為南極臭氧層空洞是一種自然現象。關於臭氧層空洞的成因,尚有待進一步研究。
臭氧在大氣中從地面到70千米的高空都有分佈,其最大濃度在中緯度24千米的高空,向極地緩慢降低,最小濃度在極地17千米的高空。20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就發現臭氧濃度有減少的趨勢。1985年英國南極考察隊在南緯60°地區觀測發現臭氧層空洞,引起世界各國極大關注。臭氧層的臭氧濃度減少,使得太陽對地球表面的紫外輻射量增加,對生態環境產生破壞作用,影響人類和其他生物有機體的正常生存。關於臭氧層空洞的形成,在世界上占主導地位的是人類活動化學假說:人類大量使用的氯氟烷烴化學物質(如製冷劑、發泡劑、清洗劑等)在大氣對流層中不易分解,當其進入平流層後受到強烈紫外線照射,分解產生氯遊離基,遊離基同臭氧發生化學反應,使臭氧濃度減少,從而造成臭氧層的嚴重破壞。為此,於1987年在世界範圍內簽訂了限量生產和使用氯氟烷烴等物質的蒙特利爾協定。
當人們正為氟利昂帶來的便捷而充滿自豪時,科學家利用衛星在南極發現了噩耗—南極已經出現了臭氧層空洞,在南極的正下方出現了漏洞,紫外線可以直接射入,而且每年還在飛速的增長著。臭氧層空洞是怎麼形成的呢?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熱體,表面溫度高達6000℃,是地球取之不盡的能量來源.我們都知道,人類肉眼可以看到的“赤橙黃綠青藍紫”的七彩光是可見光範圍的太陽輻射,實際上到達地面的太陽光還有紅外線和紫外線等.太陽輻射的紫外光中有一部分能量極高,如果到達地球表面,就可能破壞生物分子的蛋白質和基因物質,即我們所熟知的DNA,造成細胞破壞和死亡.然而,自然的力量改變了這一過程,地球的大氣層就像一個過濾器,一把保護傘,將太陽輻射中的有害部分阻擋在大氣層之外,使地球成為人類可愛的家園.而完成這一工作的,就是今天已經婦孺皆知的“臭氧層".
臭氧與我們熟知的氧氣是“親兄弟”,只是臭氧由三個氧原子構成,而氧氣由兩個氧原子構成.由於臭氧和氧氣之間的平衡,大氣中形成了一個較為穩定的臭氧層,這個臭氧層的高度大約在距離地面表面15~25千米處.生成的臭氧對太陽的紫外輻射有很強的吸收作用,有效地阻擋了對地表生物有傷害的紫外線.因此,實際上可以說,臭氧層形成之後,才有了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延續和發展,臭氧層是地表生物系統的“保護傘”.臭氧層在大氣中是極其脆弱的一層氣體,如果在零度的溫度下,沿著垂直的方向將大氣中的臭氧全部壓縮到一個大氣壓,那麼臭氧層的總厚度只有3毫米左右.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科學家在南極地區最早發現了嚴重的臭氧層破壞.南極是一個非常寒冷的地區,終年被冰雪覆蓋,四周環繞著海洋.在過去10~15年間,每到春天南極上空平流層的臭氧都會發生急劇的大規模耗損.極地上空臭氧層的中心地帶,近95%的臭氧被破壞.從地面向上觀測,高空的臭氧層已極其稀薄,與周圍相比像是形成了一個“洞”,直徑上千千米,“臭氧洞”就是因此而得名的.臭氧洞可以用一個三維的結構來描述,即臭氧洞的面積、深度及延續時間.1987年10月,南極上空的臭氧濃度下降到了1957~1978年間的一半,臭氧洞面積則擴大到足以覆蓋整個歐洲大陸.從那以後,臭氧濃度下降的速度還在加快,有時甚至減少到只剩30%,臭氧洞的面積也在不斷擴大.1994年10月觀測到臭氧洞曾一度蔓延到了南美洲最南端的上空.譚老師地理工作室綜合整理
近年臭氧洞的深度和麵積等仍在繼續擴充套件,1995年觀測到的臭氧洞的天數是77天,到1996年幾乎南極平流層的臭氧全部被破壞,臭氧洞發生天數增加到80天.1997年至今,科學家進一步觀測到臭氧洞發生的時間也在提前,1998年臭氧洞的持續時間超過100天,是南極臭氧洞發現以來的最長記錄,而且臭氧洞的面積比1997年增大約15%,幾乎可以相當三個澳大利亞的面積.這一跡象表明,南極臭氧洞的損耗狀況正在惡化之中.臭氧洞一經發現,立即引起科學界及整個國際社會的震動.最初對南極臭氧洞的出現有三種不同的解釋.一種認為是底層含臭氧少的空氣被風吹到平流層的天然結果;第二種解釋認為,南極臭氧洞是由宇宙射線在高空生成氮氧化物的自然過程;
美國的兩位科學家Monila和Rowland指出,正是人為的活動造成了今天的臭氧洞.元兇就是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氟利昂和哈龍.越來越多的科學證據否定了前兩種假說,而證實氟利昂和哈龍產生的氯和溴在平流層透過化學過程破壞臭氧是造成南極空洞的主要原因.那麼氟利昂和哈龍是怎樣進入平流層,又是如何引起臭氧層破壞的呢?我們知道就重量而言人為釋放的氟利昂和哈龍的分子雖然都比空氣重,但它們在低層幾乎不與任何分子發生反應,因此不能透過一般的大氣化學過程去除.經過一兩年的時間,這些物質於全球範圍內在對流層分佈均勻,然後主要在熱帶地區上空被大氣環流帶入平流層,風又將它從高緯度地區向低緯度地區輸送,在平流層內混合均勻.在平流層內,強烈的紫外線照射使氟利昂和哈龍發生分子解離,釋放出原子狀態的高活性的氯和溴,生成破壞臭氧層的主要物質,它們對臭氧層的破壞是以催化劑的方式進行的.據估算,一個氯原子可以破壞104----105個臭氧分子.而由哈龍釋放的溴原子對它的破壞能力是氯原子的30~60倍.而且,氯原子和溴原子還存在協同作用即二者同時存在時,破壞臭氧的能力要大於二者的簡單加和
認為南極臭氧層空洞是一種自然現象。關於臭氧層空洞的成因,尚有待進一步研究。地理圖文綜合整理
科學家認為,臭氧空洞面積較小的主要原因在於氣候,而不是因為破壞臭氧層的化學氣體排放減少。英國南極考察科學家阿蘭·羅傑說,去南極上空臭氧空洞縮小在歷史記錄上應被看作是個別現象。因此,臭氧層空洞面積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大氣圈的臭氧入不敷出,濃度降低。科學家在1985年首次發現: 1984年9、10月間,南極上空的臭氧層中,臭氧的濃度較20世紀70年代中期降低40%,已不能充分阻擋過量的紫外線,造成這個保護生命的特殊圈層出現"空洞",威脅著南極海洋中浮游植物的生存。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1994年發現北極地區上空平流層中的臭氧含量,也有減少,在某些月份比20世紀60年代減少了25-30%。而南極上空臭氧層的空洞還在擴大,1998年9月創下了面積最大達到2500萬平方公里的歷史記錄。
南極臭氧空洞的形成是包含大氣化學、氣象學的三維複雜過程,但根源是地球表面人為活動產生的氟利昂和哈龍,氟利昂和哈龍在大氣中的壽命很長,一旦進入大氣就較難去除,這意味著它們對臭氧層的破壞會持續一個漫長的過程. 氟利昂是美國杜邦公司30年代開發的一個引為驕傲的產品被廣泛用於製冷劑、溶劑.塑膠發泡劑、氣溶膠噴霧劑及電子清洗劑等,哈龍在消防等行業發揮著重要作用、當科學家研究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人類活動已經造成臭氧層嚴重損耗的時候,“補天”行動非常迅速.實際上.現代社會很少有一個科學問題像“大氣臭氧層”這樣由激烈的反對、不理解,迅速發展到全人類採取一致行動來加以保護.
面對臭氧汙染該如何防護?
1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圖文地理
注:本文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鬆鬆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眾號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絡註明來源或刪除。應公眾號命名規則要求,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更名為地理圖文,譚老師講地理更名為圖文地理。
順手點選文末四符
分享收藏在看點贊
這是我們堅持不斷
持續不停更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