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人類活動離不開對意義的永恆探索,而敘事則是一種基礎性的意義實踐。作為媒體融合時代的新興的新聞形式、觀念與實踐,融合新聞(convergent journalism)如何講故事,並創造性地開展敘事實踐,以推動公共議題的數字建構,成為亟待突破的敘事學命題。
本書立足數字敘事學(digital narratology)認識論基礎,主要從敘事原理與理論、敘事形式與語言、敘事修辭與實踐三個知識模組系統構建融合新聞敘事的知識體系,分為上、中、下三編,共十八章。上編(第一章至第六章)為敘事原理與理論,重點以敘事可供性為概念工具,探討融合新聞敘事的六大理論命題,即敘事內涵維度的故事觀念、敘事語言維度的語圖結構、敘事機制維度的數字修辭、敘事圖式維度的再媒介化、敘事批評維度的數字人文、敘事倫理維度的符號秩序。中編(第七章至第十二章)為敘事形式與語言,重點探討融合新聞的六大敘事形式及其深層的語義系統,具體包括時間敘事、空間敘事、聲音敘事、互動敘事、情感敘事、豎屏敘事。下編(第十三章至第十八章)為敘事修辭與實踐,主要從修辭敘事學視角出發,聚焦於“融合新聞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這一重大現實命題,探討中國話語體系構建、中國敘事體系構建、國家資料話語權構建、生態文明話語傳播、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等重大議題的“敘事方案”。
目 錄
作者簡介
劉濤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新時代教育部馬工程重點教材《融合新聞學》首席專家,教育部融合新聞虛擬教研室負責人。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2016)、教育部長江學者青年學者(2017)、國家萬人計劃哲學社科領軍人才(2021)。主要從事視覺修辭學、數字敘事學、融合新聞學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專案2項、重大專項1項、國家級課程3門。著作《視覺修辭學》和《傳播修辭學》先後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獲第九屆教育部高校科研優秀成果獎(人文社科)一等獎、第三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一等獎、首屆全國高校教師教學創新大賽一等獎。曾供職於央視《新聞調查》,目前兼任《中國教育報》專欄作者,獨立撰寫的新聞作品四次獲中國新聞獎,其中兩次為一等獎。
內容節選
概括而言,在傳統新聞敘事那裡,媒介更多地發揮著“載體”的功能,並未完全跨入敘事學的內部“疆域”。然而,融合新聞敘事則立足“媒體融合”這一現實語境,實現了媒介性與敘事性的接合與對話,並打開了一個全新的敘事世界,由此重構了新聞敘事的敘事理論、敘事語言和敘事實踐。數字媒介的技術屬性及其鋪設的敘事規則,極大地拓展了融合新聞的敘事可供性。
融合新聞的敘事可供性之實現,主要體現為融合性基礎上的敘事語言創新及其對現實世界的“開啟方式”,具體包括三個維度的敘事語言問題。一是文本系統內部的“多媒融合”語言,即多種媒介元素如何發揮敘事“合力”,共同講述新聞故事;二是特定應用場景中文字外部的融合“語言”,如文字、環境、身體、空間、LBS、演算法等要素之間的多維整合方式及其重構的數字敘事情景;三是立足“全媒體”這一概念基礎,形成不同媒介渠道之間的跨媒介敘事語言。正是立足數字敘事學的理論基礎和實踐邏輯,融合新聞拓展了敘事的社會向度和實踐向度,實現了敘事與社會的勾連,尤其體現為以話語實踐為“抓手”、以修辭實踐為“方法”,打造了一種“發現”現實、“建構”現實、“重塑”現實的“敘事方案”。
基於此,本書以數字敘事學為理論視角,立足數字媒介技術的敘事可供性,從敘事理論、敘事語言、敘事實踐三個維度出發,探討融合新聞的語義系統及其開啟的故事世界,以此勾勒融合新聞敘事的知識體系。全書分為上、中、下三編,具體包括上編“原理與理論”、中編“形式與語言”和下編“修辭與實踐”,其分別指向融合新聞敘事研究的“三大體系”——以數字敘事為基礎的敘事理論體系、以融合性為觀照物件的敘事語言體系、以修辭敘事為目標的敘事實踐體系(框架結構見表0-1)。
具體而言,上編聚焦於融合新聞相較於傳統新聞的“變”與“不變”,以敘事可供性為概念工具,探討融合新聞敘事的六大理論命題,即敘事內涵維度的故事觀念、敘事語言維度的語圖結構、敘事機制維度的數字修辭、敘事圖式維度的再媒介化、敘事批評維度的數字人文、敘事倫理維度的符號秩序。中編探討融合新聞的六大敘事形式及其深層的語義系統,具體包括時間敘事、空間敘事、聲音敘事、互動敘事、情感敘事、豎屏敘事。下編從修辭敘事學的視角出發,致力於構建“以融合新聞為方法”的中國敘事體系,尤其是聚焦於“融合新聞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這一重大現實命題,探討中國話語體系構建、中國敘事體系構建、國家資料話語權構建、生態文明話語傳播、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等重大議題傳播或話語建構的“敘事方案”。
上編:原理與理論
上編旨在探索融合新聞的敘事理論體系。如果說傳統新聞敘事的理論基礎是經典敘事學,融合新聞敘事的理論話語則轉向數字敘事學。從傳統新聞到融合新聞,敘事學需要回應的核心理論命題是:媒介性何以嵌入敘事性?由於數字媒介的技術邏輯已經全面嵌入、穿透乃至接管了融合新聞敘事的裝置結構,並進一步基於物質性、程式性邏輯“傳導”至融合新聞的表徵邏輯,由此改寫了新聞敘事的發生系統及原初的理論假設。為了相對系統地勾勒融合新聞敘事的理論框架,上編聚焦於六大理論命題,分別是敘事內涵、敘事語言、敘事機制、敘事圖式、敘事批評和敘事倫理,並以此為理論物件,探討融合新聞敘事相較於傳統新聞敘事在這些基礎理論命題上的特徵、原理和理念。
之所以關注敘事內涵、敘事語言、敘事機制、敘事圖式、敘事批評、敘事倫理這六大理論命題,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從敘事學本身的理論脈絡切入,勾勒出敘事理論研究的核心問題域——敘事內涵回應的是“什麼是敘事”;敘事語言回應的是“什麼是敘事結構”;敘事機制回應的是“敘事何以發生”;敘事圖式回應的是“敘事有何套式”;敘事批評回應的是“敘事何以成為敘事”;敘事倫理回應“敘事遵循何種意義規則”。二是立足新聞本體維度的功能與價值,以六大核心問題域為觀照物件,識別並思考融合新聞敘事相較於傳統新聞敘事的“變”與“不變”,主要從“變”的維度切入,論證並選擇具體的分析視角或問題物件,解析六大理論命題的基本原理及知識系統——以“新聞故事”為問題物件,探討融合新聞的敘事內涵(第一章);以“語圖結構”為問題物件,探討融合新聞的敘事語言(第二章);以“數字修辭”為理論視角,探討融合新聞的敘事機制(第三章);以“再媒介化”為理論視角,探討融合新聞的敘事圖式(第四章);以“數字人文”為理論視角,探討融合新聞的敘事批評(第五章);以“符號秩序”為理論視角,探討融合新聞的敘事倫理(第六章)。
中編:形式與語言
中編旨在探索融合新聞的敘事語言體系。當敘事學給出“敘事=故事+話語”這一經典概括時, “話語”實際上指向敘事之“敘”,即敘事的形式及語言問題。正因如此,融合新聞敘事的知識體系構建,必然涉及對敘事語言的系統研究。區別於其他的敘事文體,新聞文字作為一種紮根現實土壤、堅持事實本位的敘述文體,需要回應的核心敘事語言命題是:以敘事可供性為理論依據,探討新聞敘事的形式邏輯與新聞價值的意義邏輯之間的對話空間。簡言之,敘事語言研究不能停留在純粹的形式“狂歡”層面,而是要回歸新聞的價值本體,一方面思考數字媒介賦能新聞敘事的形式想象力,另一方面將敘事語言問題置於新聞本體維度加以考察,檢視敘事形式之於新聞價值及內涵的拓展方式——倘若一種敘事形式所釋放的價值內涵是有限的,並未開啟新的事實空間,或者製造新的感知模式,抑或創設新的認同體驗,那麼,這樣的形式及語言問題便遠離了新聞敘事的範疇。因此,本書將敘事可供性作為敘事語言分析的概念工具,不僅關注媒介性之於融合新聞敘事的形式拓展與語言創新問題,而且特別重視在可供性維度重新“發現”新聞,即聚焦於融合新聞在事實呈現、真相挖掘、議題建構等層面的敘事語言問題,並形成相應的知識話語。
相較於傳統新聞而言,融合新聞擁有更為自由、更具想象力的“形式”空間,出現了圖文新聞、資料新聞、短影片新聞、H5新聞、VR新聞、AR新聞、新聞遊戲、智慧新聞等一系列新興的新聞形態。那麼,如何勾勒融合新聞的敘事語言體系?常見的思路有二:一是聚焦於具體新聞形態的敘事語言探索,如圖文新聞敘事語言、資料新聞敘事語言、H5新聞敘事語言、新聞遊戲敘事語言等。儘管這一思路的操作性和針對性相對較強,但難以形成相對穩定的知識話語。由於數字媒介時代的融合新聞形態處於永不停息的變化之中,任何一種型別劃分方式都無法窮盡所有的新聞形態,其結果是勢必陷入疲憊的形式“追趕”境地,敘事語言體系的科學性、系統性、前沿性會大打折扣。二是從敘事學本身的知識問題出發,回到敘事語言的知識原點,以問題為導向,探討具有普遍性的知識形態。考慮到這一思路有助於回答敘事學本身的知識性問題,因此本書選擇這一框架設計思路。具體而言,本書聚焦於敘事語言深處的融合性命題,選擇融合新聞敘事的六大常見型別與形式——時間敘事(第七章)、空間敘事(第八章)、聲音敘事(第九章)、互動敘事(第十章)、情感敘事(第十一章)和豎屏敘事(第十二章),在重訪經典理論和原始假設的基礎上,探討融合新聞敘事相較於傳統新聞敘事的“超越”方式及其知識生產空間,並以此為論證方向,嘗試建構融合新聞的敘事語言體系。
下編:修辭與實踐
下編旨在探索融合新聞的敘事實踐體系。在經典敘事學那裡,敘事更多地停留在文字空間內部,關注文字語義維度的意義組織與故事講述問題,其並未觸及社會維度的實踐命題。然而,隨著20世紀80年代後經典敘事學的興起,敘事跳出了文字中心論,開始從文字空間掙脫出來,將目光延伸到傳播維度的受眾接受和社會影響,由此打開了敘事學的實踐向度。尤其是在廣義敘事學、修辭敘事學的理論視域中,敘事承載著積極的社會“抱負”,即以話語和修辭為“媒”,參與、影響乃至改變社會。相應地,敘事實踐便作為一個理論命題進入敘事學的知識框架,一方面重構了敘事學的理論話語,另一方面拓展了敘事學的語言體系。實際上,理論、語言、實踐之間並非各自為陣,而是彼此勾連,這三者之間的深度對話完整地勾勒出敘事語言體系的知識“拼圖”。因此,本書參照敘事學的經典公式——“敘事=故事+話語”,重新界定了敘事的內涵——“敘事=故事+話語+實踐”。
那麼,敘事是如何獲得實踐的向度與內涵的?這一問題除了涉及廣義敘事學對敘事內涵與空間的拓展,還不能不提到與敘事密切相關的兩個核心概念——“話語”和“修辭”。敘事、話語、修辭之間的關係難捨難分,彼此之間的接合,構築了一個通往意義世界的三元矩陣。正是在話語(實踐)和修辭(實踐)那裡,敘事開始進入社會場景,召喚文字之外的意義世界,最終擁有了影響社會的話語權力和修辭潛能。簡言之,在話語那裡,敘事主要以話語實踐的名義發生作用,即透過對既定話語的敘事建構,實現公共議題、公共話語的合法化生產,從而在與外部世界的互動中界定現實、建構現實及再造現實;在修辭那裡,敘事不僅擁有了意義的主體和功能,而且獲得了謀篇佈局的策略和技巧,還具備了“以言行事”的符號慾望與行動潛能。可見,在話語和修辭的作用結構中,敘事如同“武裝”了兩柄利劍,刺破文字的夜空,迎來文字實踐的曙光。
本書下編立足融合新聞敘事的社會場景,探討融合新聞如何以話語建構為目標、以修辭表達為策略,實現社會維度的敘事實踐功能。除了對敘事實踐本身的內涵分析,本書重點回到中國場景,直面中國問題,聚焦於“融合新聞如何講好中國故事”這一重大國家戰略命題,探討中國敘事體系構建的“融合新聞方案”。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唯有將融合新聞敘事置於中國敘事體系構建的問題語境中加以考察,才能真正拓展融合新聞敘事的實踐空間及想象力,進而構建“以融合新聞為方法”的中國敘事體系。基於此,本書下編以融合新聞的“敘事何為”為問題導向,一方面探討中國話語體系構建的新概念、新範疇、新表述(第十三章)以及中國敘事體系構建的新文字、新語言、新生態(第十四章),另一方面回到中國問題場景,選擇代表性的戰略議題和國家話語,從融合新聞敘事實踐出發,分別探討西方資料新聞涉華報道的視覺修辭方式(第十五章)、中國資料話語權建設的敘事框架創新路徑(第十六章)、生態文明話語建構的數字敘事體系(第十七章)以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的語義修辭系統(第十八章),以此構建融合新聞的敘事實踐體系。
融合新聞敘事:故事、語言與修辭
劉濤 著
董鄭芳 責編
ISBN 978-7-301-35122-2
定價:128.00元(精裝)
製作:駱駝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