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AI時代的到來,必將改變我們的日常生活、交流方式以及工作,那麼面對和我們完全不同的下一代,我們將傳授給他們什麼呢?在思考教育創新的路上,這群站在國際潮流的教育家們,正向前走了一大步。
文丨莊曉 編丨Lulu
法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法蘭西學術院院士米歇爾·賽爾曾把成長於網際網路一代的孩子,形象地稱為“拇指一代”。
在科技浪潮下,新一代的孩子們將要面臨的社會突變,遠超以往。賽爾犀利發問:
“從自然到科技,新的時代有新的秩序和生活方式,我們能向下一代人傳授什麼?”
《拇指一代》書封
十年前,我們或許還能慢慢思考,但在AI洶洶來襲的時代,如何教導育化“拇指一代”,變得越來越迫切。
為了探尋更多答案,外灘君來到了位於虹橋國際展匯的致極學院。
自2019年創校以來,致極匯聚了一批頗有教育理想和情懷的傑出學者與企業家,不僅建立了系統而豐富的特色課程,還創新了升學的特別路徑,讓學生能以“1+3”的模式,先在國內讀完大學一年,再直通海外求學。
像畢業於一所211大學的Harry,因為實在不喜歡大學所學專業,毅然決定重讀本科。最終在致極的創新教學與升學的模式中,找到了熱愛,併成功入讀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本科專業,在逆社會時鐘的行走中,讓人生擁有更多的可能。
如今,為了應對呼嘯而來的AI時代,致極在教育改革的路上又向前邁了一大步——牽手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CPET-YOUCH未來教育研究院,推出了“致極哥大創新實驗班”,以全課程PBL的教育模式,挑戰傳統學習的那些“陳規舊俗”。
雙方簽署戰略合作備忘錄
那麼,致極創新教學的理念是如何實施的呢?
致極哥大創新實驗班,真的能讓“拇指一代”們,從容面對未來的各種挑戰嗎?
站在終生髮展的立場
讓孩子學著自己發光
在致極學院,有門最受歡迎的必修課——創新創業PBL(Project-Based Learning,專案式學習)。學生們需要在真實的場景中完成一個個專案的挑戰。
致極學子在PBL創新創業課上
比如,一次展出於學年末的藝術展,從策劃到布展,都由學生們自己來推動。
“這個專案一開始很熱,有10多位同學都報名參加,但在我追問進度的時候,專案組的負責人苦悶地告訴我,他很煩惱,因為很多同學只在名單裡,壓根就不幹活,這就非常影響其他同學的積極性。”
聽到了同學的傾訴後,致極學院執行院長,同時也是創新創業PBL導師的宋瓊,就給學生出了主意:
“這個專案真的需要這麼多人嗎?有沒有考慮過裁員呢?”
話音剛落,學生們就驚訝地睜大了眼睛。
“裁員這個詞很少會出現在校園裡,但往往真實存在於社會中,那我們真的能避而不談嗎?”
宋瓊覺得,好的教育,要敢於直面真實的生活,迎接真實的挑戰。
宋瓊院長圖
“組織者需要認真考慮不同崗位的職責,以及每個人的分工;那些躺在專案上的孩子也要明白,如果不能創造價值,就隨時會被替換,這也倒逼他們學著去承擔更多的責任。”
過了沒多久,專案組成員就高興地跑來告訴她,自從團隊裁員一半後,組員們更清楚自己的職責,幹活也更有動力了。
只有在真實的世界,才能看到真實的人生,解決真實的問題。
就這樣,為期一年的課程裡,團隊成員們在一次次身體力行中,學會了如何做市場調研,怎麼控制財務模型,如何處理團隊分歧,甚至是為專案設定怎樣的招聘崗位,怎樣吸引合適的人才。
透過在專案中學習的方式,他們底層思考的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而這,也讓他們敢於面對未來更多的不確定。
曾在騰訊、位元組高層任職的宋瓊告訴外灘君,她在轉型教育之前,幾乎每年都會參與校招、帶著一批又一批實習生成長。
致極學子開學典禮合照
她發現,要想讓孩子們贏在未來的職場,學歷高低並不是決定性的因素。
“我見過很多名校的孩子,他們一路走來太順了,稍有失敗就容易產生自我懷疑。但真實的職場從來不是像燈泡與發電機,永遠靠別人給你發電。”
尤其是在AI時代,當人人都能擁有一個24小時無休,超過博士生水平的助理後,曾經教育中那些被看重的知識圈層,已經變得不那麼重要。
“重要的是你要能問出結構化的問題,知道要達到你自己的目標,你可以從哪些角度來思考,以及從低谷爬升的能力。”
宋瓊也告訴外灘君:“過去看到我女兒在不停刷題,但從時代發展而言,這樣的教育顯然是有缺陷的,刷題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重要,反而耗費了孩子太多的時間。”
她感慨道:“所以,我們談及的教育不能以名校為終點,還是要回到孩子終生髮展上來。要讓他們在一片黑暗中,在沒有任何鼓勵的情況下,仍然可以發光發熱。”
從一張白紙開始
過健康向上的人生
“過去,我們孩子可能把課文背10遍就好了,但是當背了10遍後,真的鍛鍊到底層能力了嗎?”
林宇賓,哥大教育學院CPET-YOUCH未來教育研究院執行院長,在她看來,全課程PBL的學習方法,就是用同樣背誦課文的時間,實際提升孩子的學習效果,同時還賦予他們未來更多的可能性。
林宇賓院長上課中
以一張白紙的探究來說:
孩子們可以用薄薄的紙片,透過改變力學結構,來設計各種床和椅子;
也能摺疊成小飛機,在不同造型、不同飛行距離間理解物理學的基礎知識;
還可以和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去研究紙的生成,紙的歷史,甚至延伸到人類文明史……
“老師也能啟發孩子,一張白紙放大1000萬倍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摺疊時還會不會有褶皺?我們又是否可以一起來測量,哪種紙更脆弱?哪種紙更耐用?這些紙都能運用於哪些不同的場景?”
有時,打破學科的界限並不需要高大上的儀器裝置,相反簡單的材料也能連結不同知識的點,織成一個大專案。
“若把知識點比成萬千星辰,那麼過去的分科教學,更像是人為把星星歸納為金牛座、或是獅子座;我們現在要做的,是探尋更多的畫法來幫助孩子們認識這些星星。
當孩子們自發地進行探索時,他們的好奇心自然而然地驅使著他們去學習。老師則在恰當的時機提供相關的資訊資源,並給予支援和鼓勵,引導孩子們進一步深入探究。”
致極哥大創新實驗班PBL課堂
這樣從觀察、實踐到提煉成觀點認知的過程,也更貼合人類對於自然認知的基本規律。
“也許這個過程中會涉及到超綱的知識點,但那又怎麼樣呢?生活本來就不是按照教科書編寫的。孩子們不可能一上來就能解決宏觀的問題,都是從一個個小問題開始的。”
然而在現在一些學校的日常教學中,總有一些打著PBL旗號的“小報”作業,家長心累、孩子也心煩。
林宇賓院長覺得,究其原因,還是大家對於PBL的認知,停留在表層。
“如果把學科學習和小報PBL作業分別比作蘋果和梨的話,單個看每一個都有利於健康,但現在可能有專家認為孩子需要多吃梨,才能跟上時代發展,於是大家達成共識——要多吃梨。
於是到了上課的時候,老師會讓孩子先吃掉一整個蘋果,為了未來再吃兩隻梨子。
這會造成什麼結果呢?可能普通的孩子,最後直接吃到了反胃。”
事實上,真正的全科PBL教學,需要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高度彌合。系統來看,PBL教學應該分為三個層次:
01
首先是學科知識層次
林宇賓院長告訴外灘君,每一個PBL教學都離不開學科知識的參與和支撐。因此,在PBL教學中,“每個專案我們都會設定相應的考核標準,來弄清楚孩子們是不是理解了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常來說,全課程PBL教學會拿出2/3的時間開展專案學習,在剩餘1/3的時間裡,老師會帶著學生將所有學科知識進行復盤、鞏固和歸類。
“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可能有學生會說,課本中這5個知識點,我在project裡面學到了4個之外,還有1個知識點是我們沒學到,怎麼辦?那我們需要花時間給他補足。”
林宇賓院長覺得,這是一個更加高階的學習方式,全課程PBL並不非要和傳統教學模式對立,而是哪塊對孩子有幫助,我們就用哪種學習方式。
02
其次是綜合實踐層次
老師們也會在專案中建立相應的評估點,來考察孩子是不是能很好地和他人進行交流和合作;遇到困難時,他們是怎麼思考並解決的。“如何去做的能力,也是重要的評估標準。”
致極學院PBL ART課堂,學子們創作的面具
03
最後是社會情感和人文品格的層次
“比如在孩子們專案學習的過程裡,他用了多長時間,是否願意付出努力,是否能夠注意到他人需求,是否能夠堅持下去?”
這些教學目標,直指“21世紀全球能力框架”所強調的關鍵能力,包括審辨能力、創造力、溝通協調能力、共情和理解力(全球力)、關愛能力、堅毅能力。透過採用專案式學習(PBL)的教學模式,這些面對未來的核心能力也得以全面鞏固與提升。
“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這些素養的指標都是公開的,學生們也能圍繞這些目標,去培養自己的能力和素質。這樣你學習能力更強了,面對未來就更不怕了,這就是我們常說,讓孩子們過上健康向上的一個人生。”
一年12個PBL專案
把挑戰變成機遇
也是看到了全課程PBL教學的可貴之處,倡導“在真實環境中學習”的致極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CPET-YOUCH未來教育研究院攜手合作。
二者從各自的優勢領域入手,創辦面向高中學生的致極哥大創新實驗班,致力於將世界領先的教育理念與最佳實踐落地中國。
雙方攜手共闢教育新路
01
小班化教學,老師都是“斜槓”青年
“PBL教學不是拍腦袋,表面看得很熱鬧,孩子很快樂,而是需要教師更加精密、嚴苛的課程設計。”
林宇賓告訴外灘君,新成立的哥大致極創新班,所有老師都由CPET選聘管理。
“像我們有位外國教師,他本科學的是中文,研究生階段學的是教育技術,而他本人又特別熱愛音樂,是外網一位網紅的音樂教育家,經常設計各種課程來教大家演奏樂器和作曲。這樣的老師就具有典型的跨學科素養。”
這就是致極哥大創新班任教老師的經典畫像。在這個班,所有老師都是碩士研究生畢業,一半老師已經取得了博士學位。
致極哥大創新實驗班PBL課堂
“他們首先需要非常好的學科素養(very well educated),其次他們還要有非常好的品德素養,而這也是對孩子的一種賦能。”
林宇賓院長記得一次博物館參觀,當時團隊所帶的學生們在離場時,沒有意識到需要向博物館引導員和工作人員致謝。
“這時我們的老師就相當緊張和不快,他要求學生必須馬上停下腳步,完成致謝動作後才能離開。當時有學生會嫌麻煩不開心,但我認為老師的動作是值得尊敬的。
致極哥大創新實驗班PBL ART課堂,
學子們參觀美術館
雖然學生可能一時不理解,但這正是他們今後社會交往的一個部分,是屬於他們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先要對人工作,然後才能對事工作。”
為了保證學習的效果,專案組還將採用師資比1:6的小班化教學。
“專案組的老師,一週中最多上10節課,餘下大量的時間,用來不停磨課、覆盤以及指導學生個性化學習,這樣才能讓每個孩子得到有效的學習。”
致極哥大創新實驗班PBL課堂
02
開拓全球資源,升學更加多元
在人人內卷的社會里,焦慮不可避免。
“我們肯定希望孩子能去自己的夢校,所以我們會從入學第一年,就開始和孩子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並持續整整三年。”
林宇賓院長介紹,在致極哥大創新班,孩子們第一年將會學習全科課程,在專案中找到自己熱愛的方向。從二年級開始,會以孩子未來的升學方向和意願,來適當分類。
第一類:歐洲方向
如果有想去歐洲方向升學的孩子,致極哥大創新班會相應為孩子配備法語、德語等二外學習,以及一些瑞士高中相應課程設定,幫助孩子更好升學。
第二類:英美方向
適合對目標還不是特別明確的孩子,未來升學可以廣種廣收的。
目前,致極已經和包括美國的喬治城大學、波士頓學院、舊金山大學、聖路易斯大學;英國的杜倫大學、利茲大學、卡迪夫大學;澳洲的悉尼大學、紐西蘭的奧克蘭大學等海外三十餘所大學展開合作,這些海外名校不乏世界排名前100、甚至前20的學府。
致極學院海外合作大學圖
第三類:專項培養
在某些學科領域擁有更好能力的孩子,會特別分流、專項培養。
“比如特別希望在物理、化學上有突破的,也可以利用到我們在大學上的優秀資源;有立志學習國際政治的,我們也能為他提供參加聯合國教科文的一些活動和研討,也能參加OECD的一些論壇,這些都是我們能給予的額外資源。”
致極學子企業參訪位元組跳動
面對競爭加劇的未來,林宇賓院長認為,擅長PBL的孩子將更有優勢。
“像現在國內外高校遴選人才的時候,除了考試成績,也會特別關注你還做過什麼事兒,你有什麼想法,你為什麼選擇我們學校?你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你是不是立了志?
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一年做出12個PBL專案的學生,是不是會有更多的故事?起碼在他高強度做事過程當中,他能真正成為當下時代最緊缺的人才。”
這也是致極哥大創新實驗班努力的方向。“只有把真實的世界帶到我們學校裡的教學過程中,這樣的教育才有意義,學生的未來才不會被內卷所困擾。”
想了解更多?
致電招生中心電話/微信
即可瞭解更多詳情!
或掃描海報二維碼
參加致極校園開放日!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