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長 29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4分鐘
大家都知道,讀書是中小學教師的基本功,也是教師最好的備課和最好的培訓,更是教師最好的成長方式之一。那麼,作為教師,我們應該怎樣讀書,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呢?
其實,這個問題沒有“標準答案”。因為“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因為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讀書方法,但是,讀書畢竟有其內在的規律和方法可循,因此,根據筆者的做法和體會,我們不妨做到以下“六個要”:
一是讀書要有“疑”。也就是我們對於讀書要始終保持懷疑的態度;因為只有讀書時有疑問,我們才會邊讀書、邊思考、邊批判、邊發問和追問,才能真正讀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
換句話說就是我們不要以為書上說的都是對的,不要以為書中的話“句句都是真理”,不要以為書中沒有暇疵。如果你能這樣讀書,那麼,書就不會白讀;如果你不會“挑刺”,沒有疑惑,不敢懷疑、批判、發問和追問,而只是人云亦云、盲目崇拜書本,那麼,你就不可能產生自己的想法,也即你只能成為書籍的跟屁蟲。“跟屁蟲”式的讀書,書讀得再多也無濟於事。
在這裡,筆者想起了馬克思說過的一句話,叫作“懷疑一切”。“懷疑一切”,對於我們來說也許沒有這個必要;但讀書時持有懷疑態度,敢於懷疑,適度懷疑,有根據地懷疑,是完全必要的。
實際上,懷疑是批判性思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可能會給我們帶來創新的思想。因為有了懷疑,我們就有了自主確立想法的空間,進而就有了對書中內容的批判和超越。
同時,筆者還記得胡適曾經提出過這樣的一個觀點:“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大膽假設”,在這裡主要指大膽假設書本上某些東西是錯的。如果我們的讀書能夠到達這樣的境界,說明我們就有了自主的思考,只有獨立思考才可能產生見識。這樣,我們才能收到應有的讀書效果。
二是讀書要查。這裡的查,主要指讀書要查字典、辭海或查閱其他資料。因為讀書過程中,我們難免會遇到不認識的字和生僻的詞語,或者對書中所講的某些內容不甚瞭解,有的書籍因為篇幅有限,所寫內容可能不夠全面,也不夠深刻;這時我們就要藉助字典、辭海或其他書籍,把書讀明白;這樣,我們不僅能從淺閱讀走向深閱讀,從狹隘的閱讀走向更加開闊的閱讀,而且能觸類旁通,從一本書的閱讀走向多本書或一類書的閱讀,從而使自己掌握的知識更加豐富。
尤其是當下的教育教學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不確定,為此,我們應該用研究的思想和辦法去發現與解決問題;而要做研究,我們先要學會查閱文獻資料,並做好文獻綜述,“讓研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這是我們爭做研究型教師的基本功,也是我們應對教育的變化和挑戰的關鍵之舉。
三是讀書要寫。當下,不少教師雖然讀書不少,但效果很差。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缺少思考,缺乏記憶和轉化;總之,他們在讀書時沒有留下讀和思的“痕跡”,而要把這些“痕跡”留下來,就離不開寫作;可是以上這些教師正是因為不肯寫、不擅長於寫,才導致邊讀邊忘記;如果他們能喚醒自己寫的良知,能大膽地去寫,他們就會倒逼自己邊讀邊思,這樣既能消化理解、鞏固記憶,又能促進知識的轉化。
因此,身為教師,我們一定要要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也即每讀一本書,我們都要邊讀邊思,邊思邊寫,勤做讀書筆記,或者撰寫讀書心得體會和讀書隨筆,把讀書時的思考、感悟和困惑等寫出來,做到有話則長、話少則短,即使只能寫出幾十個字,我們也要不怕出醜,敢於寫出來,堅持寫下去,那麼,“量變引起質變”,總有一天,我們的寫作會更加順手,我們的讀書也會更加深刻。
這樣,我們不但能積累自己的知識,更能沉澱自己的思想,從而讓讀書和寫作成為一種習慣,成為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四是讀書要有“群”。非洲有句諺語“一個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遠,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同樣道理,如果我們只是自己一個人讀書,不但孤獨,而且所讀的書十分有限,視野的開闊和認知的改變也十分有限,換言之就是一個人的讀書之路不可能走得很遠。
如果我們能和同伴聯合起來,建立讀書團隊,或者建構讀書共同體,邀請他們一起讀書,這樣,不僅能交換所讀的書籍,不僅能讓書籍流動起來,而且能分享讀書的方法和經驗,更重要的是能交換思想,就像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所說,“兩個人在一起交換蘋果與兩個人在一起交換思想完全不一樣。兩個人交換蘋果,每個人身上還是隻有一個蘋果;但是,兩個人在一起交換了思想,每個人就同時有了兩個人的思想”。
何況“思想是行動的先導”,思想是照亮我們前進的亮光,如果我們透過共讀,不僅能碰撞和豐富思想,還能培植智慧,這樣我們就會少走彎路、少犯錯誤,我們的實踐之路就會行穩致遠。
因此,我們要以書籍作為媒介和智庫,透過建立讀書微信群、組建讀書團隊等方式,不斷壯大讀書隊伍,引導大家在共同讀書的過程中積澱文化底蘊,提升核心素養,併為引領和推動學生的讀書積蓄力量。
五是讀書要“啃”。筆者發現,在日常的讀書過程中,不少教師喜歡閱讀教學實操類的書籍,比如名師的教案、課堂實錄和教學音影片,等等,因為它們拿來就可用,這的確為教師的教學帶來了方便。
問題是我們的教學除了模仿名師,除了從他們的教案和課堂實錄裡得到啟發與借鑑,更需要獨立思考,需要教學的創新和創造;而教學的創新和創造需要教學理論的指導和支撐。因此,我們還要“啃”讀一些教育教學理論書籍。
當然,不少理論書籍都很抽象和深奧,甚至艱澀難懂,許多教師往往會產生閱讀理論書籍的恐懼感和抗拒感。
其實,“啃”讀理論書籍猶如爬山,雖然山很陡、很高,雖然爬山很吃力,但只要我們下定決心去爬,所有困難都能克服,而且爬得越高,越能看見更遠的風景;同樣道理,如果我們下定決心,一點一點去“啃”讀理論,慢慢就會讀進去,就不再懼怕和抗拒理論讀物了,就會不斷“啃”出理論書籍的“滋味”來,就會不斷讀出自己對理論書籍的理解,這樣的“啃”讀越多、越深刻,我們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強,我們的見識就越多,我們就越能駕馭理論指導實踐。
六是讀書要有“恆”。這裡的“恆”指的是讀書要有恆心、韌性、意志和毅力。因為讀書畢竟是一種“慢活”“細活”“長期活”,因此,我們唯有堅持讀書,堅持讓閱讀陪伴自己的左右,我們的專業知識才能不斷增加,我們才有底氣成為更好的自己。
但是,當下不少教師恰恰缺乏讀書的恆心、韌性、意志和毅力,導致讀書習慣無法養成,導致讀書效果很差;比如,有些教師只是為了獲得培訓的學分而讀書,一旦學分到手,讀書就戛然而止;有的只為評職稱而讀書,一旦評上了職稱,讀書也到此為止;有的只讀了幾本,就不再堅持下去……讀書的短期行為和功利性可見一斑。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我們首先要提高讀書的政治站位,既要為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而讀書,又要為指導和推動學生的讀書而讀書,更要為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而讀書。
其次,我們要做閱讀的長期主義者。因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因為讀書不可能一蹴而就,因為讀書靠的是日積月累的沉澱,因為讀書既是我們自己的行為,又是很枯燥的事情,所以,我們要耐住寂寞,守住孤獨,在日復一日的青燈黃卷中蛻變自己。
(作者單位系浙江省奉化區教育服務管理中心)
校長派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作者丨周建國
編輯丨智庫君
我們在一起,可以成為改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