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衝刺期一定要覆盤一遍基礎知識】傳播學、新聞學的基礎知識一定要在考前複習到爛熟於心。很多朋友在考前會只顧著“熱門考點”,比如傳統文化傳播、國際傳播、人工智慧等,卻忽略掉試卷中同樣存在對學科基礎知識的要求。如果你在模考或是平時寫題的時候發現自己面對“有限效果論”“第三人效果”“新聞價值”等一些看起來非常簡單的知識卻無從下筆時就要注意了,多多加強對基礎知識的覆盤。想要深度整理、背誦、覆盤可以利用手頭有的《新傳考研名詞解釋》或者是其他參考專題筆記;如果覺得手頭還有很多其他任務,想要節省時間、提高效率,也可以直接利用這條推文中的餵飯資料做背誦。
☆ 【背完之後記得串聯起基本學科框架】背誦時記得把這些知識點在腦子裡、筆記本上重新梳理一遍,例如有限效果論中涵蓋的傳播流研究,適度效果理論中的內容有哪些。一邊背誦就能一邊對學科邏輯再作出清晰的整理,在頭腦中構建起詳細的學科框架網路!
☆ PDF版本可以在【後臺】回覆【息流】
☆ 在“餵飯筆記”專欄裡的“押題合集”呀
Community&Journalisn
傳播學與新聞學!✶
一句話背誦!衝了!✶
@TuTouSuo ™️
✦傳播學四大奠基人與施拉姆
【四大奠基人】1980年威爾伯·施拉姆在《美國傳播研究的開端》一文中,高度評價了拉斯韋爾、拉扎斯菲爾德、勒溫和霍夫蘭等四大奠基人所開創的傳播研究,認為他們的研究內容和方法為後來的傳播學奠定了殷實的基礎。
【保羅·拉扎斯菲爾德】是社會學方法論者,是傳播學的四大奠基人之一,開創了對大眾傳播效果的研究,建立了哥倫比亞大學的應用社會研究所。
【哈羅德·拉斯韋爾】是美國現代政治科學的創始人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擔任過美國國會圖書館展示報道調查局局長。
【卡爾·霍夫蘭】是耶魯大學實驗心理學家、理論創新者,主要從事人類傳播方面的實驗,試圖解釋影響說服效果的中介因素。
【庫爾特·勒溫】開創了群體動力學和群體傳播的社會心理學研究,建立了參與性組織管理模式,並提出了著名的“場論”(Field Theory),研究處於社會環境中的個體情況。
【威爾伯·施拉姆】是公認的“傳播學之父”,也是傳播學的集大成者。他將傳播學從一項社會研究變成了一門真正意義上的學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大學傳播學研究機構,編輯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傳播學教科書。
✦經驗學派
【經驗學派】又稱管理學派,是西方傳播學的主流學派。該學派從經驗事實出發,深受實證主義研究的影響,以經驗性方法研究傳播現象,強調定量分析。
【社會地位賦予功能】是保羅·拉扎斯菲爾德和羅伯特·默頓在《大眾傳播、通俗品味和有組織的社會行動》一文中提出的大眾傳播功能之一,此外還包括社會規範強制功能與麻醉負功能。
【社會規範強制功能】是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提出的大眾傳播功能之一,認為大眾媒體透過將偏離社會規範和公共道德的行為公之於眾,將違反者置於強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從而使其遵守社會規範。
【麻醉功能】是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提出的大眾傳播效果功能之一,他們認為現代大眾傳播將現代人淹沒在表層資訊和通俗娛樂中,從而降低了積極參與社會實踐的熱情,用知悉來代替行動。
【把關人理論】最早由社會心理學家勒溫在“群體動力學”中提出,20世紀50年代學者懷特將這一概念引入了新聞學,提出了新聞把關。
【使用與滿足】伊萊休·卡茨在赫佐格、貝雷爾森、麥奎爾等人關於媒介與受眾使用的研究基礎上,以使用與滿足理論解釋了個體和群體的社會、心理屬性是如何影響他們使用大眾媒體的過程。
【伊裡調查】是指1940年,拉扎斯菲爾德領導的研究團隊趕赴俄亥俄州的伊裡縣,調查美國總統大選期間選民投票意向的影響因素,希望能夠透過實證研究的方式證明大眾媒介傳播效果的強大作用。
【政治既有傾向】政治既有傾向是拉扎斯菲爾德等人在伊裡調查中提出的概念。政治既有傾向的存在說明大眾媒體對於受眾的影響遠沒有魔彈論所設想的如此強大,相反,大眾媒介的效果會受到諸多中介因素的影響。
【意見領袖】保羅·拉扎斯菲爾德在《人民的選擇》中提出的兩級傳播理論,指出大眾傳播與受眾之間存在對他人施加影響且能左右多數人態度傾向的“意見領袖”(Opinion Leader),在大眾傳播效果的形成過程中承擔重要的中介與過濾的作用。
【創新擴散】是美國學者埃弗雷特·羅傑斯於20世紀60年代在其著作《創新與普及》一書中提出的,指透過媒介勸服人們接受新觀念、新事物、新產品的理論。羅傑斯認為創新擴散總是藉助一定的社會網路進行,資訊科技能有效提供相關知識,但在說服人們使用創新方面,人際交流更為直接有效。
【傳播流】是指大眾媒介發出的資訊經過各種中間環節,像水流一樣“流”向傳播物件的過程。傳播流可分為資訊流與效果流,強調了人際傳播在大眾傳播過程中的重要說服和態度改變作用。
【兩級傳播】認為,大眾媒介所傳遞的資訊並非直接抵達受眾,而是會經過意見領袖這個中間環節,前者在內容傳播、資訊告知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後者則能夠透過訴諸人際傳播和群體流通的方式起到說服和態度改變的影響。
【議程設定理論】認為,大眾媒體具有一種為公眾設定“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道和資訊傳達活動影響公眾對周圍世界“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
【屬性議程設定】認為媒介議程設定的效果不僅停留在制約視野層面上,還會對事件中特定屬性進行凸顯和淡化,以此影響受眾對事物性質的認識、判斷和態度。
【議程融合理論】認為在現代社會中個人必須透過加入某個社會群體來降低認知不協調。為了融入自己想要加入的群體,個人必須接觸與該群體相關的媒體,使自己的議程與該群體一致。
【網路議程設定】又稱為NAS理論,由麥庫姆斯和郭蕾正式提出。該理論認為,影響公眾的不是單一的議題,而是一系列議題所構成的認知網路,新聞媒體決定了受眾如何將碎片化的網際網路資訊連線起來,構建個人對現實社會的認知和判斷。
【沉默的螺旋】由伊麗莎白·諾依曼提出。該理論有三個前提假設,即被孤立的恐懼、瞭解意見氣候的慾望、準統計感官和多元無知。
【知識溝理論】認為,資訊社會的基本矛盾是資訊富有者和資訊貧困者之間兩極分化的問題,社會地位高者往往比社會地位低者更容易獲取資訊。
【資訊溝理論】由卡茨曼提出,該理論認為新傳播技術的採用將增加整個社會的資訊流量和資訊的接觸量,但其帶來的利益對每一個社會成員來說並不都是均等的。
【數字鴻溝】的概念在1999年由美國國家遠端通訊和資訊管理局定義,是指不同階層間因接入計算機及網路服務程度存在差別,導致公眾對於數字媒介所創造的資訊環境的參與度不一。
【培養理論】由格伯納提出,該理論指出大眾傳媒提示的“象徵性現實”對人們認識和理解現實世界發揮著巨大影響,是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
【第三人效果】是對大眾傳播影響力的認知傾向,由美國學者戴維森提出。該理論認為,人們在判斷大眾傳媒的影響力之際存在著一種普遍的感知定勢,即傾向於認為大眾媒介的資訊對“我”或“你”未必產生多大影響,對“他”則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新聞框架】恩特曼將框架概念引入新聞領域,提出了新聞框架。新聞框架的核心是新聞媒體依據自身價值立場等對具體客觀事實內容進行選擇性處理的特定規則,是媒介建構社會現實的重要工具。
✦批判學派
【批判學派】是以質性分析為主的、對社會現象與權力關係進行批判性思考乃至革命的、鬆散的學術研究團體的指稱。
【法蘭克福學派】20世紀30年代,霍克海默領導並建立了法蘭克福學派。該學派在接受了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以及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等不同觀點的影響後,形成了批判現存社會制度的學派核心思想,期待透過揭示當代生活的異化與剝削情境,以此更好地解放人民、創造新的社會圖景。
【文化工業】是阿多諾提出的概念,是指憑藉現代科技手段大規模複製或傳播商品化了的、非創造性的文化產品的娛樂工業體系。
【單向度的人】由法蘭克福學派學者馬爾庫塞提出,他認為發達工業社會壓制了人們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這個社會成為單向度的社會,而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成了單向度的人。
【機械復制的藝術】是本雅明提出的概念,指能用先進技術、機械手段進行大量複製的現代藝術品。
【靈韻】是本雅明美學思想的中心概念之一。本雅明認為靈韻具有三個特徵,分別是神秘性、模糊性、獨一無二性和本真性。機械複製的、同質化的、規模性的大眾化生產破壞了藝術的獨特性和距離感,從而導致了靈韻的消逝,同時也帶來了藝術的民主化。
【公共領域】的概念由哈貝馬斯提出,前提是自由參與和理性交往。公共領域能夠允許個體在身份平等的基礎上理性地交流彼此的觀點,形成公共意見和帶有自治性的獨立於行政國家和市場的市民社會。
【傳播政治經濟學派】是在接受經典馬克思主義對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假設基礎上,透過觀察傳媒市場機構來研究生產資料的問題。
【媒介帝國主義】由席勒提出,指傳媒跨國公司利用與軍事、政治力量的合謀形成“軍事工業傳播教育複合體”,由此向其他國家傾銷具有美國價值觀念與意識形態內涵的大眾媒介產品,並對別國的本土文化和產業體系造成傷害。
【受眾商品論】由傳播政治經濟學派代表人物達拉斯·斯邁茲提出,認為受眾才是大眾媒體的主要商品,媒體公司生產受眾,並將它們移交給廣告商。
【文化研究學派】是以霍加特、威廉斯等人的早期文化主義思想為基點,結合了阿爾都塞與葛蘭西思想,從文學理論、文化人類學等多重學科視角中來研究社會中不同文化現象的理論派別。
【編碼與解碼理論】由斯圖亞特·霍爾提出,認為傳播過程並非單向直線的運動,而是會受到來自權力關係的影響,從而存在“支配-霸權立場”“協商立場”“對抗立場”三種不同的編碼與解碼情況。
【文化霸權】是由葛蘭西提出的概念,用以描述社會統治階級對被統治階級的支配關係。透過教育、教化,統治階級使被統治階級在心理、意識、觀念上都順從現狀,形成廣泛的社會合意,以保持他們在國家經濟、政治和文化方面的權力。
【帕洛阿爾託學派】又稱交往傳播學派,主要概念有元傳播、悖論和雙重約束等。
【元傳播】由貝特森提出,是指人們為了傳播而進行的傳播行為,包括對所傳遞符號的定義及其詮釋規則的約定。
✦媒介環境學派
【媒介環境學派】選擇將媒介作為與自然環境相同的社會環境、符號環境、感知環境進行研究,試圖揭示媒介系統所包含的固有結構,揭示媒介對人的感知、理解和情緒的影響,以思辨的態度對技術與社會做出反思。
【傳播的偏向性】由英尼斯提出,指一切文明都是依靠對空間領域和時間跨度的控制而存在的。英尼斯把媒介分為偏向時間的媒介和偏向空間的媒介,前者有助於文明的連續發展,後者有利於增強中央控制。
【馬歇爾·麥克盧漢】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媒介思想家之一,被認為是媒介環境學派的“教父”。
【媒介即訊息】認為,對於社會來說,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訊息”不是各個時代的媒體所傳播的內容,而是這個時代所使用的傳播工具的性質、它所開創的可能性以及帶來的社會變革。
【媒介即人的延伸】是麥克盧漢提出的觀點,他認為任何媒介都不外乎是人的感覺和感官的擴充套件或延伸。此外,麥克盧漢繼續提出“延伸意味著截除”,認為使用替代性的工具使得人類身體的原有功能退化。
【媒介情境論】由約書亞·梅洛維茨提出,認為地點和媒介一同為人們構築了交往模式和社會資訊傳播模式。
【補償性媒介】是由保羅·萊文森提出的概念,其認為所有媒介都需要不斷得到補償和補救。
【媒介進化論】是由保羅·萊文森提出,他認為媒介擁有不斷發展、進化的能力,以此符合人類的需求,甚至改變社會發展軌跡。
✦芝加哥學派
【芝加哥學派】承襲了歐洲社會學實證主義研究,在城市化、現代化的浪潮下,關注發達大眾媒介如何緩和群體間矛盾、降低犯罪率以及幫助建立社會共同體,試圖站在人際關係與社會建構主義的視角下深入解決移民隔閡與文化衝突。
【符號互動論】由米德提出,該理論認為公眾會利用日常生活習得符號內涵、獲得話語共通的意義空間以融入社會,同樣會因為受制於交往過程中所傳遞的內在規則而改變自身的傳播行動、重新建構自我認知。
【鏡中我】由庫利提出,認為人的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對自我的認識,而這種認識是透過與他人的社會互動形成的。
【主我與客我理論】由米德提出,認為“自我”可以分解成相互聯絡、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即“主我”和“客我”,而個人的自我意識正是在主我與客我的不斷互動中產生的。
【自我互動理論】是布魯默提出的觀點,認為人是擁有自我的社會存在,人在將外界事物和他人作為認知物件的同時,也把自己本身作為認知的物件。
【擬劇論】由戈夫曼提出,認為社會世界是巨大的舞臺,每個人每天都在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
✦傳播型別
【人內傳播】也稱內向傳播,是個人接收資訊並在人體內部進行資訊處理的活動,具有鮮明的社會性和實踐性。
【人際傳播】是由兩個個體系統相互連線組成的新的資訊傳播系統,時刻處在社會結構的制約中。
【共同的意義空間】是指傳播雙方之間擁有對於符號意義共同、共通的理解,同時能夠保持接近的生活經驗和文化背景。
【組織傳播】是組織內部成員之間或組織機構之間的資訊交流和溝通,分為組織內傳播和組織外傳播兩種。
【群體傳播】是將群體成員的共同目標和協作意願、群體行動結合起來加以連線和實現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形成群體意識和群體結構,會對個人成員的態度和行為產生影響。
【群體意識】是參加群體的成員所共有的意識,包括群體規範、群體情感和群體歸屬意識等三方面內容,是群體之所以能夠形成並進行傳播的核心要素。
【集合行為】是非常態的群體傳播現象,是指在刺激性事件中出現的社會聚集現象,多以群集、恐慌、謠言、流言和騷動的形態出現,往往會對正常的社會秩序造成騷擾。
【大眾傳播】是專業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和產業化手段,以社會上一般大眾為物件進行的大規模的資訊生產與傳播活動。大眾傳播包括傳者、資訊、大眾傳播工具和受眾四個要素。
【複製支配理論】由清水幾太郎提出,他認為人們與大多數重要的客觀事實不可能保持實際接觸,只能依靠傳媒提供的第二手資訊進行獲取。
【大眾社會理論】隨著勞動分工和社會差異的增大,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在擴大,社會被原子化,個體之間彼此相互隔絕,社會成員失去統一的價值觀和行為參考系,成為孤立、分散,原子化的“大眾”,大眾在有組織的傳播活動面前是被動的、無抵抗力的。
【魔彈論】又稱皮下注射理論,核心內容是傳播媒介擁有不可抵抗的強大力量,它們傳遞的資訊就像子彈擊中身體一樣可以引起速效的反應,左右人們的態度和意見。
【擬態環境】由李普曼提出,指傳媒透過客觀世界中的事實資訊內容進行選擇、加工、處理後構成的媒介資訊環境。
【刻板成見】由李普曼提出,指人們對待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通常伴隨著對該事物的價值評價與好惡的情感。
【國際傳播】是以國家為主體進行的資訊交換活動,其與國家利益直接關聯,傳播過程帶有明顯的政治傾向性和意識形態色彩。
【跨文化傳播】的概念由愛德華·霍爾提出,認為在具有明顯差異的文化體系和表徵體系之間出現的個人或群體的資訊傳遞就是跨文化傳播。
【健康傳播】是以大眾傳媒為通道來傳遞與健康相關的資訊以預防疾病、促進健康的傳播活動。
【城市傳播】是以城市為物件進行的傳播研究,其研究可追溯到芝加哥學派的城市生態學、城市社會學研究。城市傳播的三大研究正規化分別是“城市中的傳播”“傳播中的城市”和“作為媒介的城市”。
【環境傳播】主要涉及以自然環境資訊傳遞為主的各類公共話語傳播行為,往往伴隨著重要的環境議題而出現,如霧霾汙染、日本核汙水排放事件等。
【體育傳播】是指在公共空間內,以體育賽事、運動科普、運動員相關情況等內容為核心,進行新聞報道或其他公共資訊傳遞的活動。
【政治傳播】指涉及政治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的政治資訊的傳遞與處理過程,同時使受眾接受並反饋以實現政治目標的活動,是對宏觀政治與微觀政治的社會傳播的呈現、作用機制。
✦傳媒制度
【《報刊的四種理論》】是由弗雷特·西伯特、西奧多·彼得森和威爾伯·施拉姆發表的新聞傳播學著作,透過介紹報刊的集權主義理論、自由主義理論、社會責任論以及蘇聯共產主義理論,該書提出“報刊總是帶有它所屬社會和政治結構的形式和色彩”的觀點。
【集權主義理論】又稱威權主義理論,起源於16世紀的英國,認為所有的媒介都應該被控制在統治階級或權威人士手中。
【自由主義報刊理論】起源於17、18世紀歐洲資產階級與極權主義制度及其規範理論的鬥爭中,以約翰·彌爾頓的《論出版自由》為代表。
【社會責任論】在20世紀40年代由哈欽斯委員會在《一個自由而負責任的新聞業》中提出。該理論源於傳播事業高度壟斷引起的矛盾和傳媒內容低俗化引起的社會道德墮落,是對自由主義報刊理論的修正與完善。
【民主參與論】要求大眾傳播媒介向一般民眾開放,允許民眾的自主參與,並規定任何個人和群體都擁有知曉權、傳播權、對媒介的接近和使用權、接受媒介服務的權利,要求媒介應主要為受眾而存在。
【世界三大傳媒所有制】包括私有制、雙軌運作體制、公有制。傳媒所有制是由不同社會中的政治制度與經濟體系等影響決定的,同時,不同的所有制關係將會進一步指導新聞生產實踐。
✦新聞實踐要求
【新聞專業主義】起源於西方新聞界,強調獨立於任何權威之外的新聞理念,服務於全體人民。貫穿於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理念是客觀性,要求記者以客觀公正準確的態度去報道事實,挖掘事實的真相。
【新聞價值】是探究客觀事實資訊本身所具有的為社會公眾認可、需要的各種素質的總和。時新性、顯著性、重要性、趣味性和接近性是公認的新聞價值五要素。
【新聞真實】指新聞報道與所反映的客觀現實的相符程度,是新聞實踐的重要要求之一。
【合理想象】是指從已知的事實去推測記者沒有采訪到而可能發生的一些“事實”,並作為事實來報道。這是一種錯誤的新聞觀點,對新聞的真實性會造成有害的影響。
【事實核查】是對媒體機構即將刊發的內容或者已經刊發的報道進行真實性、準確性查驗的媒體內部工作程式或一種新聞樣態。
【新聞客觀性】是新聞專業主義的核心內容,主張事實和價值分離,其原則包括多信源展示、從詞語使用上摒除主觀表達、追求實事求是等多重維度。
【新聞透明性】包括“公開的透明”和“參與的透明”兩個部分,前者指的是新聞生產者對新聞製作過程保持公開,後者指的是公眾參與到新聞生產過程中來。
【新聞倫理】是新聞傳播業、新聞媒介組織以及新聞工作者在新聞傳播活動中的價值取向、道德表現和日常行為規範的總和,是指媒體及媒體工作者出於自律的需求而訂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規範。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
【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包括了馬克思、列寧等多位馬克思主義學者對新聞資訊的規範與指導,內容與黨性原則、政治家辦報精神、新聞宣傳觀念等具有較強的聯絡。
【政治家辦報】指的是辦報人需要具備一定政治素養,包括政治眼光、政治頭腦等,承擔政治責任。
【新聞輿論工作】指以主流媒體為核心的新聞隊伍透過報道形式對黨和國家的政治宣傳任務、對民眾的呼聲和需求、對當前輿論環境的引導和監督等做出的回應、採取的行動。
【輿論監督】是指包括記者在內的社會公眾透過新聞媒介對公共權力的行使,對黨和政府機關、官員的錯誤決策、腐敗行為、不良之風的監督,也對有礙公德的社會行為發表意見和看法。
【正面宣傳】是新聞宣傳工作的核心,是基於正面的內容、題材,涉及的人與事代表著社會前進的方向,代表著廣大公眾的利益,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輿論引導】是政府機構藉助新聞媒體或新聞媒體自身透過新聞報道、評論等形式引導大眾尊重、遵循、實行國家的法規、社會公意及政府的方針、政策,從而達成社會共識的實踐活動。
✦新聞報道
【重大主題報道】是指對我國重大政治活動,如事關黨和政府的重要決策部署、中心工作、會議事件,以及具有重要歷史意義、傳播價值的新聞事件進行的策劃報道。
【華爾街日報體】是一種典型的焦點展開結構,是美國《華爾街日報》慣用的一種新聞寫作方法,主要適用於非事件類題材的敘述。其特點是感性、生動,使讀者獲得感同身受的體驗。
【公共新聞】倡導新聞工作者除提供資訊外,還應關注公眾之間對話交流的質量,幫助人們積極地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提高公眾獲取資訊的能力。
【非虛構寫作】最早來源於美國的新新聞主義,其顯著的特點是將文學寫作的手法應用於新聞報道,融合了小說的創造力和新聞記者採訪的想象力。
【深度報道】是在美國二十世紀初的揭醜運動中孕育而生的,是對主題新聞的時空維度進行深度擴充套件的報道。
【調查性報道】是深度報道的型別之一,起源於美國的掏糞運動,是透過新聞工作者的原創性工作,查明並揭露與公眾利益密切相關的深層事實真相。
【解釋性報道】是以解釋新聞為主要任務的報道形式,目的是告訴讀者某則新聞的意義及其前因後果,是揭示新聞事實更深層意義的報道。
【情緒性採訪】也被稱為個性化採訪,是在實際採訪中利用共情心理,透過調動採訪者與被採訪者的情緒獲得相應新聞事實的採訪型別。
【隱性採訪】指記者不暴露自己的真實身份和採訪目的,在採訪物件不知情的情況下,以偷拍、偷錄或親身感受的方式就新聞事實進行的採訪實踐,可分為體驗式隱性採訪和偽裝式隱性採訪兩類。
更多新傳學科知識覆盤
更多2024年押題知識點
背誦+衝刺+臨時抱佛腳筆記
闊以狠狠戳
2024年TTS冬日衝刺班
10節課程30+小時
基礎+熱點全全全涵蓋
給你最強衝刺期安全感
如果你想要從現在開始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如果你想要短時間內把傳播學+新聞學+網路傳播|廣告營銷公關基礎知識,和新媒介技術、智慧傳播、國際傳播、媒介融合、網路治理、傳統文化傳播、2024全年熱點事件一併學會背會,立刻戳戳:
⛄️
* ᴳᴼᴼᴰ ᴺᴵᴳᴴᵀ *
Trick-or-Treating!
「熱點押題模擬考(萬聖節版) 」
2次模考搞定24年熱點押題
在這裡把題寫進30分鐘 一戰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