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分分,學生的小命根。每次考試結束後,老師通常都會要求學生把試卷拿給家長查閱,讓家長了解近段時間孩子的學習狀況,然後透過簽字來反饋查閱結果。
有的家長就籤個名字和日期,有的家長就會仔細跟孩子分析試卷,無論分數高低,都會總結經驗,家長把討論的結果寫在試卷上。老師也能從簽字上看出家長對教育的態度和重視程度,還能透過家長的簽字,更深入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後續調整教學方式方法。
試卷上的家長簽字成了揭開父母學歷的遮羞布,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老師不會強制要求所有家長都要在試卷上寫大段的總結,只要簽字證明家長看到試卷了就好,畢竟對於有些家長來說,寫試卷分析是舉手之勞,對於有些家長來說,就是強人之難。家長的教育背景可能差距懸殊,從試卷簽字上面就能體現得淋漓盡致。
期中考試結束後,老師讓學生把試卷拿給家長簽字,有的家長只寫了一個名字,連日期都沒有,名字也寫得歪歪扭扭,一看平時就不常動筆寫字,教育背景可想而知。有的家長連老師佈置的要求都聽不懂,讓家長簽字是要簽名字的,結果直接寫了“家長”二字,老師哭笑不得。
有的家長就分析得頭頭是道,水平可跟學校老師不相上下。看完試卷就發現了孩子薄弱環節,不僅能發現問題,還能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的家長一看上學的時候就是學霸。
還有的家長也想效仿“別人家的爸媽”,好好分析試卷,結果水平有限,評語都比較淺顯,看來家長本身能力也一般,但貴在精神可嘉。看到家長如此重視,老師也不敢大意,會對這些學生更加用心關照。
家長簽字有必要“內卷”嗎?試卷分析不是老師的任務嗎?
看到老師的心裡話,有些家長破防了。他們認為學生的考試成績和試卷分析都應該是老師的工作,家長沒有幫忙分析輔導的義務,還是應該劃清責任範圍比較好。學生考試成績已經很“卷”了,沒想到家長又開始在簽字這個賽道掀起“內卷”風氣。
家長即便學歷不高,也有讓孩子接受良好學習資源的權利,老師不應該用父母的學歷給學生貼標籤。這會違背教育的公平性,也會讓部分學生自卑。實際上老師這也是為了貫徹落實因材施教採取的措施之一,並非家長想的那樣片面。
班級裡幾十名學生,老師講解試卷很難兼顧所有學生,更沒辦法做到把每位學生叫到辦公室一一分析。家長就可以彌補這個遺憾,不需要太長時間,結合試卷跟學生聊聊心裡話,說說哪些不好意思直接跟老師說的內容,只有及時發現問題,才能找到解決之道,成績才能提高。
雖說官方不允許家長輔導作業,但家長有權利全面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學習態度,這也是跟老師溝通的橋樑之一。家長可以放棄這個溝通機會,因人而異。老師不能強制要求所有學生家長都寫評語,也不能因為評語而厚此薄彼。
家長簽字意義重大,不應該有牴觸心理
從家長簽字的情況來看,有些家長雖然學歷不高,但態度很認真,儘可能做到最好。家長的認真態度也會言傳身教影響下一代,只有家長、學生和老師一起努力,提高成績指日可待。
也有家長自身學歷很高,但是工作太忙沒時間監管孩子的成績,看一眼分數就匆忙簽字,甚至是家裡老人幫忙簽字,走個形式而已,老師看到也會酌情提醒家長,多關心一下孩子,別等孩子長大後才後悔錯過了孩子的成長。
與其說是老師想看學生簽字,殊不知最期待的是學生。考試成績好的,更希望得到家長的認可,成績不理想的也想得到家長的鼓勵。家長的妥善引導是學生學習態度的基礎,要是父母都不在乎成績,學生多半也不會認真學習。
家長簽字也能體現出責任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即便是上學後,家長也無法完全推卸掉身上的責任,認真對待孩子的成績,也能體現出責任意識,這都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家長簽字才是教育界的保留專案,也是家校共育的最初形態。
今日話題:家長簽字有必要寫評語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和收藏!更多精彩內容就在下一期。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