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無意間在網上刷到一個影片:
有位媽媽拍到某高中午休時,孩子們爭分奪秒跑向食堂吃飯的畫面。
看到這一幕,她不禁感嘆道:
“到了高中才發現根本捨不得去責備孩子,他們披星戴月,趕著吃飯,趕著睡覺,趕著學習。”
評論區有網友感到很不可思議:“現在的學生吃飯真的是這樣嗎?”
對此,有人曬出了衡水中學、毛坦廠中學和黃岡中學三所中學的作息表:
上下滑動檢視內容
從這三張表格中不難看出,這些學校裡的孩子幾乎每天都是五六點起床,一直要學到晚上十點、十一點才能睡覺。
而在這中間,長達十七八個小時的時間裡,每一分鐘都被安排了各式各樣的任務。
就連吃飯的時間,也只有短短的三四十分鐘。
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孩子都活成了被擰上發條的機器,分秒必爭。
就像有句話說的:
“中國的孩子真的太難了,要背世界上最沉的書包,參加世界上最多的考試,最早品嚐孤獨和壓力。”
不由得感慨,現在的孩子實在是太可憐了,他們不敢病,不敢歇,更不敢停下……
教育心理學專家曾分享過一段自己跟女兒的對話。
李玫瑾對女兒說:“你們這代人比我們這代人要幸福多了,可以天天學東西,真棒!”
但女兒卻說:“我們這代人才羨慕你們,你們太幸福了。”
看到媽媽不理解,女兒解釋說:
“你們大人感受不到我們的痛苦:每天早上7點10分坐到教室,要坐到下午5點半,晚上回家寫作業要寫到11點半。
媽媽,這不是一天,是12年。”
這一刻,李玫瑾才真正意識到,如今的孩子正面臨著怎樣的壓力。
還記得之前登上熱搜的“小學生廁所社交”嗎?
不少學校規定,課間十分鐘孩子們不許去操場,不可以在過道停留,甚至在教室裡也只能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很多孩子只能約著一起上廁所,在衛生間裡聊天、做遊戲、吃零食。
一位高二女生還自曝,上初中時,無論上課還是下課,班主任都會坐在教室後面“全天候”盯梢。
三年時間,她只有在廁所裡才能感到一絲放鬆。
孩子們在學校裡是這樣,週末、節假日回到家了更是如此。
紀錄片《起跑線》裡,就曾記錄了一個7歲北京女孩的“週末十二時辰”:
早上7點,女孩就要被媽媽從溫暖的被窩裡拽出來,並在一聲聲“快點快點,來不及了”的催促中走出裡家門,奔赴週六固定的四個興趣班。
9點到10點,是尤克里裡彈奏課;
11點到12點,要去老師家上聲樂課,練習發聲;
到了中午,媽媽帶著女兒去吃麵,可還沒等孩子扒拉兩口,兩個人又要放下筷子急匆匆地去趕車;
下午1點到3點,是舞蹈課時間;
接下來,還有長達三個小時的西班牙語課……
一直到下午五點,母女倆打仗似的一天才算是結束了。
而這,也是當今大多數孩子的寫照。
他們日復一日在“家-學校-補習班”之間移動,沒有自由,沒有娛樂,也沒有時間,只有停不下來的學習和無處不在的壓力。
結果就是,焦慮、抑鬱、厭學……接二連三向孩子們襲來。
心理專家陳默曾指出:當今的孩子正揹負著沉重的情感負擔。
一個孩子,自從出生起,就揹負著六個大人的愛。
而人都有一種本能,那就是誰對自己好,就要報恩。
當很多孩子無法成為大人所期待的樣子時,自然就會被焦慮和愧疚淹沒。
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兒童精神科醫生林紅曾遇到過一個女生,從小學一年級起,她就經常來這兒做心理諮詢。
一說起爸爸媽媽花錢給她上補習班,在補習班外邊等著她,或是下課了給她買吃的之類的事情,女孩就哭得很厲害。
她一邊哭,一邊說:“我不配。”
林紅一開始以為是女孩的家庭條件不好,後來才知道,其實女孩的父母都是高階知識分子,家裡的經濟條件也相當不錯。
女孩之所以會被焦慮和愧疚綁架,就是因為她意識到,父母的付出其實是希望她拿成績作為回報的。
她太怕自己做不好,太怕對不起父母了。
而最終,這些用焦慮養出來的孩子,都被送到了精神病院。
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科主任何凡告訴記者,兒童精神科住院部的80個床位常年滿床,收治16歲以下的患者,最小的只有6歲。
中科院心理所也曾釋出過一組資料:
小學階段:抑鬱檢出率為10%-13%;初中階段:抑鬱檢出率為25%-30%;高中階段:抑鬱檢出率約38%。
隨著年級增加,學業壓力增大,抑鬱檢出率呈直線上升。
央視新聞《相對論》記者莊勝春跟著一名因抑鬱休學的男孩來到山東,參加了一個由近50個抑鬱症患者家庭組成的夏令營。
在這裡,不少孩子分享了自己的故事:
患病三年的浪浪說,高二時自己整夜整夜睡不著,腦子不停轉,一直在想“我很失敗”、“我做得不好”。
在生病以前,他也一直病態地去追求成績,想要得到父母的認可。
夏令營的輔導員李翔宇,因為從小缺少父母的陪伴,學習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東西,甚至文言文默寫的時候,他連標點都不允許自己錯,錯了就罰自己10遍,100遍。
直到高二,他出現了軀體化症狀,開始頻繁腹瀉,直接影響了上學。
化名“生椰西瓜”的孩子更是直接點出,她這麼焦慮是因為她爸爸就很焦慮。
沉重的情感負擔、巨大的學業壓力、同樣焦慮崩潰的父母……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不瘋才怪。
如今,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活得很疲憊、很辛苦,甚至連生病了都不敢輕易停下。
@真實故事計劃曾報道過一個叫瑞莎的女孩。
瑞莎就讀於全國前十名的國際高中,她的上一屆,有近三十位同學拿到了牛津劍橋的入學邀請。
可不知道從哪天起,被壓力裹挾的瑞莎得了病,開始無法集中注意力。
情緒失控的時候,她會拿起小刀割傷上臂、小腿。
父母發現後,將她送入了醫院。
可即便如此,她依舊不敢停下。
哪怕在病房裡,瑞莎也天天做題、看筆記,只要狀態好一些,她就會拿起書本。
一個療程過後,學校里正好有一場階段性的大考,瑞莎主動要求回學校考試。
這一次,學校為她開設了單人考場,心理老師則坐在她旁邊看著她寫完了試卷。
經常有人不解:
我們小時候也捱打捱罵,卻很少有心理問題。為什麼現在的孩子,就這麼脆弱?
可實際上,不是現在的孩子太玻璃心,而是從來沒有哪一代人像如今的孩子這樣,都還沒長大,就要揹負著一重又一重的壓力。
學業的壓力、焦慮的父母、同齡人的優秀……
即便已經不堪重負,也不願讓老師、父母失望。
正如電影《陽光普照》裡的大兒子阿豪,他高大帥氣、品學兼優,是父母的驕傲,是弟弟嫉妒的物件。
可與此同時,光環之下的他,也註定不能犯錯,不能停歇,必須24小時生活在“陽光之下”。
正是這樣無休止的痛苦,最終將他逼向了死亡。
最後,我想分享一個真實的小故事:
福建一位媽媽,發現上高三的女兒近來學習壓力很大,便想方設法逗女兒開心。
有一天,她網購時無意中看到了一臺做棉花糖機,便下單想要給女兒一個驚喜。
到貨的那天,女兒正因為成績愁容滿面。
這位媽媽就向老師請了一個晚自習的假,和女兒在家玩了一晚上。
那天,她在女兒臉上看到了久違的笑容。
而這位媽媽的一句話,也道出了這個時代關於焦慮的解藥:
“讀書的事,我懂得不多,只能儘量幫孩子排解苦悶。而給孩子加油鼓勁,不只是嘴上說說的,還是要身體力行。”
有的父母並非高知精英,但卻養育出了心理健康的孩子,正是因為他們做對了一件事:
看見孩子的苦,看見孩子的累,願意站在孩子這一邊,併發自內心地認為一個健康快樂的孩子比什麼都重要。
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至少我們可以找回自己的初心。
而所謂養育的初心,不過就是希望孩子能夠平安、開心地度過這一生。
用這樣的初心善待孩子,家庭才不會成為壓垮孩子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我們的孩子,也才能夠在這一方可以喘息的天地間好好休息、積蓄力量,一步步走向更遠的明天。
點個贊吧,與所有父母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