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地理科普平臺
專業地理備考諮詢
每日更新堅持11年
地理知識最全彙總
1.影響太陽輻射強弱的因素:
①太陽高度角(緯度決定)
②大氣狀況(天氣、氣候)
③海拔高低(主要是大氣密度)
2.影響氣溫高低的因素:
①緯度位置(太陽輻射)
②地形地勢(海拔?閉塞?背風坡?迎風坡?對氣流阻隔?)
③大氣環流
④海陸位置及海陸分佈(海洋性?大陸性?)
⑤洋流
⑥下墊面熱容量,反射率等(植被狀況)
3.影響降水多少的因素:
①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季風環流;大氣活動中心)
②地形(迎風坡?背風坡?氣流阻隔?)
③海陸位置(離海遠近?離岸風、向岸風?)
④洋流
4.影響氣壓大小的因素:
①地勢(海拔)→氣壓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②氣溫→同一高度氣溫高氣壓低
5.影響氣候的因素:
①緯度位置(太陽輻射)
②大氣環境(降水)
③下墊面(海陸位置,地形,洋流,地表狀況等)
④人類活動(影響小氣候和全球變暖)
6地表形態的影響因素:
①內力作用:地震,火山,變質作用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7.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
①太陽輻射(熱量收支)←緯度
②洋流
③陸地氣候
8.海水鹽度大小的影響因素:
①降水量、蒸發量(氣候、緯度)
②洋流
③結冰、融冰
④河流徑流的注入
⑤與外界海水交換狀況(海域是否閉塞)
9.影響潮汐大小的因素:
①地形條件(是否呈口大內小喇叭狀開口)
②氣象條件(風向)
③天文條件(日、月、地位置)
10.影響水資源多少的因素:
①降水量、蒸發量(河川徑流量大小)
②水迴圈活躍程度
11.影響漁場形成因素:
①大陸架:海水深淺及獲得陽光多少
②徑流:營養物質多少
③緯度:溫帶水域
④洋流:寒暖流交匯或上升流
12.影響降水形成的因素:
①有充足水汽、有凝結核、有上升氣流
②大氣環流
③地形
④洋流
13.影響暴雨形成的因素:
①源源不斷水汽供應
②強烈上升氣流
③形成降水的天氣系統持續時間長
14.影響地震烈度的影響因素:
①地震本身的震級和震源深度
②地表狀況(震中距大小)
③地質構造情況(斷層發育?)
④地面建築物抗震程度
15.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
①自然條件:氣候、地形、水源、土壤
②社會經濟因素: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科技、農業機械
16.乳畜業發展的區位條件:
①自然:氣候適宜種植牧草和飼料作物
②市場:城市眾多,人口密集,市場需求大
③交通:交通便利
④科技:先進的科技
17.工業發展的區位因素:
①原料,動力(燃料)
②土地、水源
③勞動力
④市場
⑤交通運輸
⑥農業基礎、技術
⑦政府政策
18.新興工業,高技術產業發展區位因素:
①地理置優越
②環境優美與氣候宜人
③科技基礎
④教育和勞動力素質水平
⑤交通運輸
⑥地價、地租高低
19.古代中低緯度河流沖積平原區城市興起的區位因素:
①氣候:氣候溫暖溼潤
②地形:地形平坦
③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④土壤:土壤深厚肥沃,導致灌溉農業發達,提供農副產品多
20.城市的區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氣候
②地形
③水源
(Ⅱ)社會經濟因素:
①資源
②交通(港口城市、交通、樞紐、運河城市)
③政治
④宗教
⑤旅遊
⑥科技
⑦軍事
⑧經濟狀況:工農業發達、人口眾多
21.交通運輸方式選擇的影響因素:
①貨物性質
②貨物數量
③時效性
④運價
⑤運距
22.修建公路、鐵路等交通線的區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貌(以平原為主,少高山、沙漠、峽谷、陡坡等)
②地質狀況(凍土,喀斯特地貌,地殼活動)
③水文狀況(河流、湖泊、沼澤)
④氣候:溫暖溼潤,少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
(Ⅱ)社會經濟因素
①沿線經濟狀況
②沿線地區資源分佈狀況
③沿線人口狀況(民族分佈)
④城市分佈狀況
⑤科技水平是基礎
23.影響交通線彎曲變線的因素:
①可能要求透過更多城市、礦產、旅遊等資源豐富地區
②促進更多地區資源的開發
③帶動更多城區經濟發展,增加運輸量
④避開不利自然條件
⑤利用原有鐵路公路運輸建築物資
24.影響內河運輸發展的因素:
①內河運輸優點
②水系特點(幹、支流)
③水文特點(流速、流量變化)
④是否有運河與天然航道聯絡
⑤運輸方式是否構成綜合運輸網
⑥是否具有市場、經濟效益(流域人口稠密,資源豐富,工農業發達,運輸量大)
25.影響港口建設的區位條件
(Ⅰ)水域條件:
①臨海或臨河,提供航行停泊條件
②港闊、水深、避風、不凍、海岸線曲折
(Ⅱ)陸域條件:
自然條件:
①地形平坦便於築港
社會經濟條件:
①經濟腹地廣,經濟腹地經濟發達
②城市依託
③交通條件便捷
④港口自身基礎設施建設好
⑤特殊政策(自由港,自由貿易區)
26.影響汽車站的區位因素:
①市中心邊緣地區地價較低,土地租金低,且場地較大
②與市內幹道系統有便利、直接的聯絡
③有便捷的外界交通聯絡
27.影響飛機場的區位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開闊平坦
②坡度適當,利於排水
③有堅實的地質基礎,保證飛機起落平穩
④霧低雲少,能見度好
⑤跑道平行於風向修建,便於飛機逆風升降
(Ⅱ)社會經濟因素:
①城市經濟狀況
②離城稍遠,地價低
③與城市有便捷的其它交通聯絡,便於客、貨聚散
④遠離居民區,減少對城市和居民區的噪音汙染
⑤附近不能大量養鳥
⑥不能有高層建築
⑦不能有干擾飛機升落的通訊裝置
28.影響商業中心形成的區位因素
①供給條件(離經濟發達地區近,接近商品來源區)
②市場條件(商品的銷售、服務)
③位置及腹地條件
④交通條件(海、陸、空三位一體)
⑤人們的消費能力
⑥服務質量
⑦商業活動基礎設施
29.影響環境問題產生的因素
①人口壓力
②資源的不合理利用
A.從環境中獲取物質,能量的速度超過環境再生資源速度
B.向環境中排放棄廢物的速度超過環境口淨能力和承載能力
③片面追求經濟增長
30.影響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速度的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氣候及自然資源
②地形地勢
③地理位置
(Ⅱ)社會經濟因素:
①經濟基礎、開發歷史
②民族心理與思維觀念
③產業結構
④城鎮化水平
⑤生產力水平
⑥政策影響
⑦國際化和利用外資的程度
⑧科技實力
31.水土流失的影響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貌:溝谷發育,地表崎嶇破碎,坡度大
②氣候:集中性降水且多為暴雨
③土壤:疏鬆,易被侵蝕
④植被:稀少,覆蓋率差,地表失去植被保護
⑤河流:河網密佈、水系發育,河流侵蝕切割作用強
(Ⅱ)人為因素
①毀林開荒,破壞植被
②不合理的耕作制度
③亂開礦,地表破壞
32.泥石流形成的影響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山高谷深,地勢陡峭的溝谷,容易使流水快速彙集
②地質:地質構造複雜,斷層褶皺發育,構造運動強烈,地表岩石99破碎
③氣候:出現暴雨或高山冰雪融水
④植被:植被破壞嚴重
(Ⅱ)人為因素
①不合理的採石開礦,棄土棄渣大量堆積穀中
②工程建設破壞山坡表層 地理圖文綜合整理
③植被破壞,山坡失去植被保護
33.滑坡形成的影響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山區,地形起伏大
②斷層發育
③多暴雨
(Ⅱ)人為因素
①大型工程建設不當(如:水庫)
②開挖邊溝,邊坡
34.荒漠化的形成影響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氣溫日較差大,光照強,風化作用強,地表多疏鬆的沙質沉積物
②大風日數多而集中
③氣候乾旱,降水少,地表乾燥
④植被覆蓋率低,地表缺乏植被保護
(Ⅱ)人為因素
①過度樵採
②過度農墾
③過度放牧
④水資源利用不當
⑤工礦交通建設中不注意環保
35.長江洪水產生的影響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長江流經地區大部份為溼潤地區,流域面積廣、支流多、幹流汛期長、水量大,洪水均由暴雨產生(氣候、水文特徵、水系特徵)
②有些年份,流域內普降暴雨,上游川江河段,北面漢江水系,南面洞庭湖水系同時來水,多股洪水匯合,出現特大洪水
(Ⅱ)人為因素
①植被:過度砍伐,陡坡開荒。地表植被覆蓋減少,水土流失嚴重,使流域內涵養水源、調節徑流,削峰補枯能力下降
②泥沙:水土流失加劇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積抬高河床,使河道洩洪能力下降,排水不暢,同時水位抬高
③圍湖造田,泥沙淤積,導致湖泊萎縮,調蓄洪峰能力下降
36.影響荊江河道洪水危害的因素
①地形:地處巫山與平原轉換位置,河流出山區後流速減慢,泥沙沉積,抬升河床
②該處水流不暢,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
③河道特別彎曲,排水不暢,洩洪能力低
37.影響春旱產生的因素
①氣溫:春季,氣溫迅速回升
②降水:雨帶未到達,降水少
③風:風沙多,蒸發量大
38.影響洪澇產生的因素
①降水: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為暴雨
②地形:地勢低平
③河流:河流下游排水不暢
39.影響鹽鹼形成的因素
①地勢低平,多窪地,地下水位高,蒸發旺盛(尤其是春、秋兩季)使土壤中鹽份向地表聚集
②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至土壤表層,加之蒸發旺盛,水中鹽份向地表聚集,形成土地次生鹽鹼化
③湖泊萎縮,湖底沉積鹽層裸露在外
④大風揚沙天氣,使地表聚集的鹽粒擴散
40.影響風沙形成的因素
①春季多大風氣候(天氣)
②春季氣溫高,蒸發旺盛,地表乾旱,多風沙
③離風源、沙地近,且當地自然植被稀少,多疏鬆的沙質沉積物
④人口稠密,農耕歷史悠久,不合理耕作制度造成地表沙化
⑤不合理開墾,植被破壞嚴重,致使風沙肆虐,出現沙荒地
⑥不合理的城市工程建設,造成地表裸露,沙質物多
41.迴歸沙漠帶上“綠洲”(23026′穿過我國的東南部)形成因素
①海陸位置
②氣候和降水
③颱風影響
42.林業基地形成的影響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森林資源豐富
②宜林地區廣,樹種豐富
(Ⅱ)社會經濟因素
①經濟基礎
②機械製造基礎
③交通和市場
43.影響城市發展的區位因素
①交通
②地理位置
③經濟腹地
④勞動力素質與數量
⑤農業基礎
⑥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44.影響人口分佈的因素
①社會經濟因素(生產力發展水平、方式,交通,商業,城市)
②開發歷史
③自然因素(地形、氣候、水源、土壤等)
45.生育率(出生率)影響因素
(Ⅰ)社會經濟因素
①經濟發展水平
②婚姻制度
③生育政策
④避孕技術
⑤文化與宗教
⑥性別結構
⑦社會觀念
(Ⅱ)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水、土壤等)
46.死亡率的影響因素
(Ⅰ)社會經濟因素
①經濟因素
②政治因素
③受教育水平
④醫療衛生條件
⑤宗教
(Ⅱ)自然環境因素:(氣候、水、土壤、自然災害等)
47.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因素
①人口的自然增長率的變化——自然增長
②人口的機械增長(人口遷移)狀況
48.影響環境人口容量大小的因素
①資源
②科技
③對外開放程度
④消費水平
49.影響人口身體素質的因素
(Ⅰ)社會經濟因素
①社會制度
②經濟形成
③文化傳統
④科技知識
⑤倫理道德
(Ⅱ)自然環境因素
①原生環境(地形、氣溫、溼度、降水、土壤)
②次生環境(物理、化學、生物)
(Ⅲ)人的遺傳因素
50.影響人口遷移的主要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氣候
②土壤
③水
④礦產資源
(Ⅱ)社會經濟因素
①經濟發展(經濟收入、就業、經濟佈局)
②交通和通訊
③文化教育
④婚姻家庭
(Ⅲ)政治因素
①政策
②政治變革
③戰爭
51.影響農村人口大量遷入城市的因素
①城市化和二、三產業發展需要大量勞動力
②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產生大量剩餘勞動力
③城市比農村有更多就業(機會),更高收入、更好生活水平
④城市比農村有更好的教育、醫療衛生、文化娛樂設施和基礎設施
⑤交通迅速發展,為農村人口遷移提供條件
52.影響城市形態的因素
(Ⅰ)自然因素
①地形地貌
②河流
(Ⅱ)社會經濟因素
①政治
②經濟
③文化
53.商業區(城市分割槽中)形成的區位因素
①大量消費人群(流動人口多)
②便捷交通
③歷史延續
54.城市功能分割槽的影響因素
①歷史因素
②經濟因素(地租高低、付租能力、交通通達性、距市中心距離)
③社會因素:收入、知名度、宗教信仰、種族
④行政因素
55.影響城市地域結構的因素
①城市職能與城市性質
②城市歷史
③自然環境
④交通
56.城市內部形成不同功能區的因素
①城市土地有限,各地區的交通通達度和地租差異大
②各種功能活動付租能力差異大,同類活動聚集在地租相同(近)區域,產生規模效益,增強競爭力
64.推動經濟全球化的影響因素
①科技進步
②跨國公司
65發達國家在全球貿易中佔優勢的影響因素
①製造業、金融業發達
②科技基礎雄厚
③基礎設施完善
④法律制度健全
⑤低價進口原燃料,高價出口製成品,高科技產品,輸出資本與技術
66.國家綜合國力影響因素
①基本實體(生存空間大小,位置優勢,資源狀況,勞動力的數量與質量)
②經濟力量(工農業生產能力,交通和通訊能力,國際競爭力)
③軍事力量
④內政和外交
⑤科學和技術
67.地形特點的概括
①地勢(高?低?走向?傾斜?起伏?)
②海拔
③地形的種類、分佈
④地形的組合狀況,組合結構
68.河流水文特徵的概括
①流量
②水位變化(季節、年際變化)
③流速
④汛期
⑤含沙量
⑥冰期
⑦主要補給方式
⑧水能
⑨航運價值
69.河流水系特徵的概括
①河流長度
②流域面積
③支流多少(干支流狀況)
④水系形狀
⑤河道彎直、寬窄、深淺、高低(河床特徵)
70.水資源不足的影響因素(缺水原因分析)
(Ⅰ)自然因素
①水大量蒸發與下滲
②水資源的時空分佈不均
(Ⅱ)人為因素
①人口劇增,工農業生產發展,用水量大增
②環境汙染
③水資源浪費現象嚴重
④水資源利用效率低
71.修建核電站的區位因素
①工農業發達,能源需求量大
②常規能源缺乏
③核能能量巨大、密集,核燃料運量小,建成後,成本低,效益高
④核電站建設地區適應能力強
72.修建風力發電站的區位因素
①能源需求量大
②常規能源缺乏
③風力較強(牧場、海島)
④風能清潔無汙染,成本低
73.水能豐富的影響因素
①落差
②流量
③河流多少(支流)
74.修建水力發電站的區位因素
①落差大水能豐富
②良好壩址,建站工程量小,投資少(口袋形)
③市場:離經濟發達區近,能源需求量大
④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電站修成後,成本低、收益大、積累多,可發揮綜合效益(防洪、灌溉、航運、養殖、旅遊、供水、調節氣候、環境)
⑤淹沒情況:地處峽谷,耕地、城鎮淹沒少,遷移人口少
75.氣候非地帶性分佈影響因素
①地形起伏
②洋流
76.經濟特點概括
①經濟發達與否,發展程度高低
②經濟型別
③工業佈局
④工業結構(工業部門是否齊全)
⑤農業(地位,主要部門)
77.多地震的影響因素
①板塊邊界附近
②兩大火山地震帶上
78.水稻生長的影響因素
①地形平坦
②土壤深厚肥沃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氣候溫暖溼潤,雨熱同期
79.小麥生長的影響因素
①氣候乾旱,降水較少
②地形起伏平緩
③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80.棉花生長的影響因素(自然因素)
①地勢低平
②土壤呈沙性
③光照充足,熱量豐富
④灌溉水源充足
81.茶樹的生長影響因素(自然因素)
①降水較多,空氣溼度大,雲霧多
②地形為丘陵低山,有良好的排水系統
③土壤呈酸性(紅壤)
82.甘蔗生長的影響因素(自然因素)
①氣候:溫度較高(熱帶草原氣候有利,甘蔗生長後期為乾季,晴天多,利於甘蔗生長和糖份積累)
②土壤:土壤肥沃(多火山灰塵積土壤,通氣、保水保肥,適宜甘蔗生長)→ 需肥量大,生長期長
83.玉米生長的影響因素(自然因素)
①地形:各類地形均可種植
②氣候: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③土壤:土壤深厚肥沃
④水源:有充足灌溉水源
⑤大豆、玉米輪作,提高土壤肥力
84.花生生長的影響因素(自然因素)
①氣候:亞熱帶、暖溫帶地區
②地形條件:丘陵低山地區
③土壤條件:沙土,通氣透水性好
85.甜菜生長的習性
①氣候:乾旱地區,溫涼地區生長週期短
②土壤耐鹽鹼
86.內陸湖面積萎縮的原因
①自然因素:氣候乾旱,蒸發旺盛。全球變暖,蒸發量大。
②人為因素:人口增加,工業發展,用水量大增;發展農業,大量引水灌溉
③圍湖造田
87.撒哈拉沙漠南侵的因素
①砍伐森林,開墾草原,過度放牧,導致植被破壞,草原退化,沙漠擴張
②地處東北信風帶上
③人口增長過快
88.判斷海洋性、大陸性的依據
①降水量多少和季節變化情況
②氣溫年較差大小
③最高、最低月均溫出現月份
89.西歐乳畜業發展的因素
①市場廣闊
②溫帶海洋性氣候降水多,雲量多,空氣溼潤,不利於農作物生長,但利於多汁牧草生長
③交通便利
90.俄羅斯冬季漫長而寒冷的因素分析
①緯度位置高。獲得的太陽輻射少,氣溫低
②北臨北冰洋,受極地寒冷氣流影響大
③大部分地區深居亞歐大陸內部,距海遠,冬季氣溫低
91.上揚斯克成為北半球寒極的影響因素
①緯度:緯度位置高,獲得太陽輻射少,氣溫低
②海陸位置:深居亞歐大陸內部,冬季大陸降溫快
③大氣環流:受極地寒流氣流影響大
④地形地勢:地勢高,氣溫低,地形呈“馬蹄形”向北開口,使南下的寒冷空氣堆積
92.影響沼澤形成的因素
①地形地勢:地勢低窪,易積水,排水不暢
②氣象條件:海拔高或緯度高,氣溫低,蒸發量小,地表積水
③水源條件:河流水,高山冰雪融水、河流凌汛、氾濫造成地表水在窪地聚集
④地質條件:地下多凍土,地表水不易下滲
⑤人類活動
93.凌汛形成的影響因素
①緯度位置高,氣溫低於0℃,有結冰現象
②河流由低緯向高緯流
94.俄羅斯等高緯度地區發展農業的限制因素
①緯度位置高,熱量不足,水熱配合狀況差,氣溫較低,農作物生長週期長
②農業生產受自然因素影響大,農產品單產量不高
③緯度位置高,農作物品種少
95.俄羅斯以鐵路運輸為主的區位因素
①河流封凍期長,通航期短,水運條件差
②海岸線長,但海洋封凍期長;除北冰洋外,其它各港口與外洋聯絡,要經過別國海域
③地域遼闊,各地相距較遠,公路長途運輸費用高
④地形較平坦,便於修築鐵路
96美國東北部工業區形成的區位因素
①阿巴拉契亞山的煤
②五大湖西部的鐵
③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廉價水運,大西洋沿岸多良港,交通發達
④周圍平原廣,農業發達,農業基礎好
⑤開發歷史悠久
⑥勞動力豐富
⑦科技力量雄厚
97.美國西部、南部新興工業區發展因素
①多良港,海運便利
②陽光充足,環境優美
③地價較低
④技術力量雄厚
⑤南部石油豐富
98.美國鐵路呈東西走向的影響因素
①大西洋、太平洋沿岸地區是美國人口,城市集中地區,交通運輸量大
②南北內河運輸發達
99.南美洲西海岸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
①受副熱帶高壓控制和東南信風影響,氣流下沉,盛吹離岸風,降水少
②秘魯寒流流經,減溫減溼
100.南美洲西部熱帶沙漠氣候狹長的原因
①地形:安第斯山脈影響
②洋流:秘魯寒流減溫減溼
101.河流水量豐富與否的影響因素
①氣候型別
②水文、水系特徵(流程、流域面積、干支流狀況)
③流域面積大小
102.南極洲成為世界“寒極”的影響因素
①緯度高,地表獲得的太陽輻射少
②地勢高,氣溫低
③冰雪黑覆蓋、冰雪對太陽輻射的反射極強
④南緯400~600的西風環流,造成一種特殊“風壁”,阻礙了南極地區與低緯地區進行熱量交換
⑤西風漂流,南極環流阻礙了高緯地區海水與中低緯地區海水進行熱量交換
103.影響南極洲降水的因素
①受極地高壓控制,盛行下沉氣流
②氣溫很低,蒸發微弱,空氣中水汽含量極少,空氣乾燥
104.人口特點包括
①人口總數
②人口基數與淨增人口數量
③人口分佈狀況
④人口年齡構成結構
⑤城市化水平
⑥人口文化素質水平
105.發展中國家二戰後人口激增的因素
①政治上獨立
②民族經濟發展
③醫療衛生事業進步,人口壽命延長,死亡率下降
106.發達國家二戰後人口增長緩慢的因素
①經濟發達,生產力水平高
②人口文化素質高
③不願生育或晚婚晚育觀念
107.華北平原的成因
①內力:地殼下沉
②外力:海河、黃河、淮河攜帶泥沙堆積而成
108.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沖積扇的成因
外力:河流攜帶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於流速減慢,大量沙石堆積而成
109.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殼斷裂下陷
②外力:汾河,渭河攜帶泥沙堆積而成
110.吐魯蕃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殼斷裂下陷而成
111.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殼斷裂下陷形成
②伊犁河攜帶泥沙堆積而成
112.雅魯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處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結合處,由兩大板塊碰撞而成斷裂帶
②外力:雅魯藏布江侵蝕而成
113.長江三峽,雅魯藏布江大峽谷,橫斷山區峽谷的形成原因
①內力:地殼上升
②外力:河流侵蝕下切
114.橫斷山脈的成因
①內力: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抬升
②外力:該地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流水侵蝕和河流切割作用強
115.臺灣山脈的成因
①內力: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碰撞擠壓、抬升而成
116.我國冬季氣溫南北溫差大的影響因素
①緯度位置(太陽輻射):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南方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比北方大,晝長大於北方,獲得的太陽輻射比北方多
②北方離冬季風源地近,冬季風加劇了北方的嚴寒,且受寒潮影響大
117.我國夏季南北溫差小的因素
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北方正午太陽高度雖比南方小,但白晝時間比南方長,故獲得的太陽光熱不比南方少
②南方雨季長,雲霧多
118.影響氣溫年較差的因素
①緯度位置(緯度越高,氣溫年較差越大)
②下墊面
A.海陸位置(海陸熱容量差異)
B.地勢高低(H上升,T差下降)
119.影響吐魯蕃盆地夏季炎熱,形成高值中心的原因
①深居內陸,夏季增溫快
②海拔低,氣溫高
③山地環繞,地形閉塞,熱量不易擴散
④氣候乾旱雲量少,晴天多,太陽輻射強
⑤焚風影響
120.雲貴高原少受冬季風影響的因素
①離冬季風源地較遠
②北面東西走向的山脈(如:秦嶺)的隔擋
③高原地形,地勢高
121.影響氣溫日較差大小的原因
①大氣狀況
②海陸位置(熱力性質差異)
③下墊面(植被覆蓋狀況,植被型別)
④緯度
122.長江流域“三江大爐”的形成因素
①地處河谷地帶,地形閉塞,不易散熱
②位於夏季風背風坡,且氣流下沉增溫
③深居內陸,氣候大陸性強,夏季增溫比較快
④7、8月份受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氣流,天氣晴朗,太陽輻射強,氣溫高(伏旱)
⑤城市規模大,熱島效應強
123.臺灣火燒寮年降水量全國第一的影響因素
①位於山坡迎風坡,夏季受東南季風和臺灣暖流影響,降水豐富
②冬季,東北季風經過海洋表面溫度溼度增大,受山地抬升,降水豐富
124.吐魯蕃盆地中托克遜年降水量全國最少的影響因素
①深居內陸,海洋氣流難以到達
②地形閉塞,山地環繞,水汽難以進入
125.東北地區春旱不嚴重的影響因素
①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較弱
②春季,地表積雪融化,土壤水分較充足
126.我國多旱澇災害的原因
①降水季節分佈不均,季風環流不穩定,降水年際變化大
②降水集中,暴雨頻率高
③降水地區分佈不均
④颱風活動頻繁,引進洪災
⑤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環境,導致氣候變化,可加劇旱澇災害
127.黃河下游地區常斷流的原因
①冬春枯水期,易出現斷流(降水季節,年際變化大)
②植被稀少,削豐補枯能力減弱
③中上游大量修建水利工程截流,用水量大增,導致下游斷流
④流域內缺乏綜合規劃
⑤農業用水量大增,使下游河段量下降
⑥水資源浪費嚴重
128.華北地區缺水嚴重的原因
①河流徑流量小
②工農業產生髮達,人口稠密,水資源需求量大
③水汙染嚴重
④水資源浪費,利用效率低
129.我國耕地面積減少的原因
①災毀耕地——自然
社會經濟:
②建築用地增加
③生態退耕
④農業結構調整
130.鹽場的形成條件
①地形:有廣闊的平坦泥質海灘
②氣候:降水少,晴天多,氣溫上升快,蒸發旺盛,太陽光照強且多大風
131.發展水產業的區位條件
①自然環境條件
A.沿海海域廣,管轄海域面積大
B.沿海淺海和灘塗多,適宜發展人工養殖
C.陸上河湖眾多,淡水面積大
D.海洋生物和陸上淡水魚類種類多,生物資源豐富
②社會經濟條件
A.社會條件:人口稠密,城市眾多,市場廣闊,人們喜食魚類產品
B.經濟條件:交通便利
C.技術條件:水產捕撈,加工技術高,捕撈工具先進
D.歷史條件:水產養殖業歷史悠久
③水產業產值高,生產積極性高
132.滬寧杭工業基地發展的區位因素
①歷史悠久,工業基礎雄厚
②雄厚的技術力量
③統一的電網
④發達的水、陸、空交通運輸
⑤發達農業
⑥市場廣闊
133.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區位因素
①工業基礎好
②科技力量雄厚,高等院校聚集
③高技術人才聚集
④交通便利
⑤政策傾斜
⑥地理位置優越,環境優美
⑦氣候宜人
134.青藏鐵路修建的區位因素
①社會因素
A.西部大開發,建設基礎設施需要
B.鞏固國防,保證國家穩定團結
C.有利於該地脫貧致富
②經濟因素
A.有利於旅遊業發展
B.有利於資源開發
C.帶動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D.促進邊境貿易發展
E.有助於加強青藏地區與中、東部地區經濟聯絡
③技術因素:科技進步,技術成熟
④自然因素
A.該鐵路經過地區起伏小,地勢較平坦
B.該線的地質災害較少
C.該線路程短,工程量小
135.河谷農業發展的區位因素
①海拔低,氣溫稍高,熱量條件稍好
②源流提供灌溉水源
③日差較大,光照時間長,農作物單產量高
136.青藏地區農作物單產量高的原因
①大氣潔淨,晴天多,日照時間長,植物的光合作用強,製造的營養物質多
②夜晚氣溫低,日較差大,農作物呼吸作用弱,消耗的養分少,使得營養物質累積多
③氣溫低,農作物生長週期長,積累的營養物質多,單產量高
137.交通樞紐的區位因素
①位置優越(聯絡?)
②鐵路線交匯
③水運發達,重要河(海)港
④公路、航空與外界聯絡方便
138.等值線分佈特點
①疏密
②走向
③數值變化方向
④彎曲程度及方向
⑤高值、低值中心
139.影響雪線高低的決定因素:
①氣溫:緯度,向陽坡,背陽坡,T上升,雪線越高
②降水:海洋性(氣候溼潤→雪線下降)
大陸性(氣候乾旱→雪線上升)
迎風坡→雪線下降
背風坡→雪線上升
140.地形特徵:
①地形型別(平原、丘陵、高原、盆地、山地)
②地勢(起伏大小,海拔高低,傾斜方向)
③地形區名稱
④地型組合(大範圍區域才講)
⑤地勢傾斜方向(由河流流向來判斷)
141.氣候特點描述:
①氣候型別
②氣溫(高低?冬夏氣溫高低?氣溫季節變化,年際變化大?)
③降水(年降水量多少?降水季節、年際變化特點)
④氣溫與降水的組合關係(尤其季風,加“雨熱同期”)
142.河流流量的影響因素:
①河水的補給(降水量多少)(冰雪融水多少)
②流域面積
③支流多少
④人類活動
143.河流徑流的調節因素:
①水庫、湖泊的調節
②森林等植被的調節
③梯田、平整后土地的調節
④河流支流的調節(水系的調節)
⑤地下水調節
144.描述某地位置特點:
①緯度位置(高緯?中緯?低緯?)
②海陸位置
③相對位置(與該地著名地理事物的關係)
145.雲貴高原氣溫低於周圍地區的原因:
①地勢高,氣溫低
②位於來自印度洋、太平洋的夏季風迎風坡、大氣中含水量豐富,雲層較厚,對太陽輻射削弱能力強,氣溫較低
③雲貴高原上湖泊眾多,植被好,對氣候調節作用明顯,氣溫也較低
④冬季受昆明準靜止鋒的冷氣團影響
146.輸油管線選擇的影響因素:
①線路距離長短
②工程量與成本(自然障礙多少,有無)
③石油運輸交通通達程度
④緯度位置→氣候→溫度→暢通性
⑤政治關係是否友好
147.石油儲備的區位因素:
①交通便利
②市場廣闊(接近市場)
③國防安全
148.我國進行可持續發展的能源對策:
①堅持以煤為主的方針,依靠科技,清潔煤炭,完善煤的液化、氣化技術,提高利用率
②大力發展水電,充分利用豐富的水能資源
③積極穩妥第開發核電
④因地制宜,開發風能、地熱能、沼氣、太陽能等新資源
⑤加強國際合作,增加石油進口渠道
149.喜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帶的差異:
①南坡自然帶比北坡複雜
②南北坡相同自然帶在分佈上,南坡海拔比北坡低
③南坡基帶為森林,北坡為高山草甸草原
④南坡積雪冰川比北坡海拔低
150.造成上述差異的影響因素分析:
①南坡比北坡緯度低,基帶海拔低,相對高度大
②南坡為向陽坡,北坡為背陽坡
③南坡面向印度洋,受季風影響,降水比北坡豐富
151.城市發展的因素:
①地理位置
②交通條件
③經濟發展、互補、交流堅強
④國家政策
⑤國際關係
152、影響某地降水多少的因素:——位置、大氣、地形、洋流、植被及水文(1)位置:
主要是海陸位置對降水的影響,通常大陸內部乾旱少雨。
(2)大氣:
主要包括大氣環流、鋒面、氣旋(反氣旋)等因素對降水的影響。
①大氣環流包括三圈環流和季風環流。三圈環流中形成了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其中低壓帶控制地區降水較多,高壓相反;西風帶內西岸降水多於東岸,信風帶內東岸降水多於西岸。季風環流中,夏季風降水多於冬季風。
②鋒面:冷、暖鋒、準靜止鋒過境時都易產生降水。
③氣旋對應的是低壓,氣流上升多陰雨;反氣旋對應高壓,氣流下沉多晴天。
(3)地形:
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高大地形也會阻止水汽的進入,如新疆氣候乾燥的原因除了深居內陸以外,還由於周圍高大山脈對水汽的阻擋。
(4)洋流:
暖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增溫增溼的作用;寒流流經對沿岸氣候有降溫減溼的作用。例如,澳大利亞的荒漠一直延伸到大陸西岸的廣大地區,除副高控制外,還受信風和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影響;再如,英國和挪威的海港終年不凍就得益於北大西洋暖流的作用。
(5)植被和水文狀況:
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以及湖沼、水庫周圍,空氣的溼度較大,相對降水較多。
(6)人類活動:
城市溼島效應是城市多上升氣流易成雲致雨;雨島效應是城市塵埃多,凝結核多,霧和低雲比效區多。
153、影響氣壓高低的因素:(1)海拔高度:
氣壓隨高度增加而降低
(2)海陸分佈:
因海陸存在熱力性質差異,所以海陸間氣溫與氣壓隨季節發生變化。北半球夏季,陸地上形成低壓,海洋上形成高壓;冬季相反。
(3)氣溫:
同一水平面上,氣溫高則氣壓低,反之氣溫低則氣壓高。
(4)空氣垂直運動:
上升氣流處往往氣壓比同一水平面略低;下沉氣流處相反。
154、影響鹽度高低的因素:(1)氣候:
不同緯度位置的氣候狀況不同,則蒸發量與降水量不同。全球的海水鹽度分佈規律為——由副熱帶海區分別向南北兩側高低緯度遞減。
(2)洋流:
同一緯度,有暖流流經時則鹽度偏高,有寒流流經時則鹽度偏低。
(3)河流:
同一緯度,沿岸有淡水河流注入時,海水鹽度偏低;同一河流不同季節對沿岸海水鹽度的影響也不一樣,雨季河流流量大,海水鹽度偏低;旱季相反。
(4)距海遠近:
同一緯度,距海岸近的海水鹽度偏低,距海岸較遠的海水鹽度偏高。
(5)結冰或融冰:
高緯海區結冰時鹽度偏高,融冰時鹽度偏低。
(6)海區封閉性:
海區較封閉,與外海海水交流少,鹽度走極端。
155、影響太陽輻射強度的因素:(1)太陽高度角或緯度:
太陽高度角越大,穿越大氣的路徑就越短,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則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強;太陽高度角越大,等量太陽輻射散佈的面積越小,太陽輻射越強。例如,中午的太陽輻射強度比早晚的強。
(2)海拔高度:
海拔越高空氣越稀薄,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越小,則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強。例如,青藏高原是我國太陽輻射最強的地區。
(3)天氣狀況:
晴天雲少,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例如四川盆地多雲霧陰雨天氣,太陽輻射消弱強,太陽輻射成為我國最低值區。
(4)大氣透明度:
大氣透明度高則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小,使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
(5)白晝時間的長短。
(6)大氣汙染的程度:
汙染重,則對太陽輻射消弱強,到達地面太陽輻射少。
156、影響海水溫度的因素:(1)緯度:
不同緯度得到的太陽輻射不同,則溫度不同。全球海水溫度分佈規律:由低緯度海區向高緯度海區遞減。
(2)洋流:
同緯度海區,暖流流經海水溫度較高,寒流流經海水溫度較低。
(3)季節:
夏季海水溫度高,冬季海水溫度低。
(4)深度:
表層海水隨深度的增加而顯著遞減,1000米以內變化較明顯,1000米——2000米變化較小,2000米以常年保持低溫狀態。
157、影響漁業資源分佈的因素:(1)深度:
沿海大陸架海域,水深一般不超過200米,陽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強;氧氣充足,為海洋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環境。因此漁業資源豐富。
(2)溫度帶:
溫帶海區水溫適宜,季節變化顯著,冬季表層海水和底部海水發生交換時,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類,因此漁業資源豐富。
(3)洋流:
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補償流處,海水上泛帶來大量的營養鹽類,漁業資源豐富。如世界四大漁場的形成。
(4)河流:
河流入海時從陸上帶來大量營養鹽類,有利於浮游生物的繁殖,為魚類提供餌料。例如我國舟山漁場的形成就得益於長江。
158、影響河流流量的因素:(1)雨水:
我國及世界上大多數河流主要靠雨水補給,補給量大小及季節變化因各地氣候型別而異。
(2)冰雪融水:
分為季節性積雪融水、高山永久積雪和冰川融水。①季節性積雪融水:
主要指溫帶、寒帶地區冬季的積雪在春季融化後帶來的流量。如我國東北地區河流的“春汛”現象。②高山永久積雪和冰川融水:
主要指內陸地區由於氣候乾燥,河流主要靠高山永久積雪和冰川融水補給,河流流量隨氣溫變化。
(3)地下水:
地下水與河流是互補關係。洪水期,河流補給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補給河流。
(4)湖泊(水庫):
與河流也是互補關係。有削減河流洪峰、補充枯水期水量的作用。
(5)植被:
植被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水量的作用。特別是河流源頭和上游山區的水源林。
(6)人類活動:
河流沿岸的工農業生產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都會影響到下游的流量。
159、鹽場區位選擇:地形平坦;泥質沙灘;降水量少,蒸發量大(或氣候乾燥多晴朗天氣,或地處背風坡)
160、影響雪線高度分佈的主要因素:(1)溫度。
雪線高度與氣溫成正相關。全球雪線高度分佈的總趨勢是兩極最低,向低緯度逐漸升高。同一山體,一般陽坡,日照強,氣溫高,雪線高於陰坡。
(2)降水量。
雪線高度與降水量成反相關。同一山體,一般迎風坡雪線低於背風坡雪線;海洋性冰川雪線低於大陸性冰川。
(3)地表起伏影響。
平坦的緩坡,積雪易遭風吹蝕,而使雪線抬高;陡峻的山坡,往往發生雪崩,而使雪線下降。
161、農業區位選擇:
(1)自然因素(光熱水土):
光照充足、熱量豐富、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酸性紅壤適宜種茶樹;甜菜耐鹽鹼)、地形平坦
(2)社會經濟因素:
科技(機械化、良種、水利、電氣化)、市場(人口數量、飲食習慣)、交通運輸(商品農業、外向型農業)、勞動力(數量、素質)、工業(機械化、農藥、化肥等)、政策
1666662、工業區位選擇:原料(農產品加工、鋼鐵)、能源(有色金屬工業)、科技(尤其是技術密集型工業)、勞動力(數量、素質)、市場(腹地)、交通、農業經濟基礎(提供食品和原料)、環境(風向、河流)、資金、政策、自然因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163、城市區位選擇:
地形(平原,熱帶地區分佈於高原)、氣候(降水和氣溫適中的中緯度地區)、河流(供水和運輸功能)城市多分佈在河流運輸的起止點,河流交匯處,河流入海口,河流下游;資源(多為資源型城市,如:攀枝花、包頭、鞍山;大慶、玉門、克拉瑪依、阿伯丁;伯明翰、曼徹斯特、匹茲堡、大同、撫順、開灤;約翰內斯堡);交通(沿海、沿江、沿鐵路幹線、沿高速公路)我國北方的城市多位於大道交匯處(如邯鄲);南方多位於河流交匯處(如:武漢、重慶、宜賓);鐵路樞紐(如:石家莊、鄭州、蚌埠、寶雞、株洲);政治、軍事、宗教(政治中心:雅典、羅馬、西安、洛陽、杭州、合肥、巴西利亞、華盛頓、堪培拉、伊斯蘭堡;宗教:麥加、麥地那、梵蒂岡、拉薩);科技和旅遊(筑波、矽谷;桂林、張家界)
164、交通的區位選擇鐵路:
促進沿線經濟發展;促進區域間交流和聯絡(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線路長,經濟效益高;新修線路短,成本低;穩定客貨源(人口城市集中、工農業發達);自然條件好,施工難度低(地形平坦)港口:陸上→築港條件(地形平坦);腹地條件(穩定客貨源)水域→停泊條件(水深,等深線密集,較封閉海灣);航運條件
165、商業中心的區位選擇優越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條件是商業中心形成的主要條件;
發達的商品生產是商業中心形成的物質基礎;生產力佈局對生產發展有著直接的推動作用,同時也促進商品經濟向新開發區發展,從而促進新的商業中心的形成;高度集中的人口直接影響著商品消費量和消費構成;政治及歷史條件會對商業中心的形成和存在產生重要的影響,甚至起決定性作用。
166、影響山地自然帶垂直分佈的主要因素:
山地自然帶垂直分佈型別(帶譜的多少)與山地所處的緯度、山地的海拔高度和坡向等因素有關。(1)山地所在緯度越低,相對高度越大,垂直帶譜越複雜,反之越簡單。
(2)山地垂直自然帶的基帶(起始帶)與當地水平分佈的自然帶一致,如赤道附近的最高山嶺,從山麓到山頂的自然帶分異與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相類似。
(3)同一山體相同自然帶陽坡分佈的高度高於陰坡。
(4)同一山體雪線分佈的海拔一般陽坡高於陰坡,迎風坡低於背風坡。
167、影響某地氣溫高低的因素:——位置、大氣、地形、洋流、植被、水文、人類活動(1)位置:
包括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①緯度對氣溫的影響:
全球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如熱、溫、寒等五帶的劃分。
②海陸分佈對氣溫的影響:
由於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受海洋影響大的地區,氣溫變化緩和;受陸地影響大的地區相反。如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溫和,而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炎熱冬季寒冷。
(2)大氣:
包括鋒面活動和天氣狀況:
①鋒面活動:
主要指冷(暖)鋒過境前、過境時、過境後對氣溫的影響。如冷鋒過境前,受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冷鋒過境時大風降溫;冷鋒過境後,受冷氣團控制,氣溫較低。暖鋒相反。
②天氣狀況:
白天多雲,由於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強,氣溫往往比晴天低;夜晚多雲,由於大氣的保溫作用好,往往比晴朗的夜晚溫暖;多雲時,往往晝夜溫差小,晴天時相反。
(3)地形:
因對流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0.6℃/100米),因此同一熱量帶內,地勢越高,氣溫越低。另外,高大地形往往對冷空氣起屏障作用,因此山間盆地、河谷氣溫往往偏高。山地同一高度,陽坡比陰坡氣溫略高
(4)洋流:
暖流能增溫增溼,寒流降溫減溼。
(5)植被:
主要指植被覆蓋率。植被覆蓋率高的地區,因其對太陽輻射的遮蔽作用和對蒸發量的影響,氣溫變化小於裸地。
(6)水文:
湖區、庫區、沼澤、溼地等由於熱容量大,對太陽的反射率低,故溫差小。
(7)人類活動:
城市的熱島效應,大氣的溫室效應,人類營林與毀林、興修水庫與圍湖造田等活動對氣溫都有很大影響。
15G備考資源,隨問隨答,專題設計,優質課件,請掃碼加入知識星球
推薦關注防失聯純地理知識公眾號——圖文地理
注:本文綜合自我們都愛地理、中學地理研究、中學地理課、匠心地理、輕輕鬆鬆學地理、高考地理、講地又講理、老丁侃地理、星球地理、如此這般學地理等各地理公眾號或文中水印等,在此一併致謝!若引用不當可以隨時文末留言聯絡註明來源或刪除。應公眾號命名規則要求,原譚老師地理工作室更名為地理圖文,譚老師講地理更名為圖文地理,更多備考資源請點選閱讀原文。
每日萬餘閱讀總量
關注搜尋地理詞語
順手點選文末四符
點贊分享在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