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公示了10個2024—2026年度北京市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分別是大興區榆垡鎮(武吵子)、海淀區西北旺鎮(民間花會)、通州區潞城鎮(秧歌)、門頭溝區潭柘寺鎮(太平鼓)、延慶區井莊鎮(旱船)、海淀區上莊鎮(曹氏風箏)、豐臺區玉泉營街道(鬥菊)、通州區西集鎮(京東大鼓)、門頭溝區齋堂鎮(柏峪燕歌戲曲)、延慶區四海鎮(高蹺老會)。
其實,此次入選的民間文化藝術中,有很多都是北京中小學的品牌課程及活動。學校結合地緣優勢,整合區域教育資源,基於民間文化開發了豐富的課程活動,引導廣大少年兒童熱愛家鄉文化藝術、關注民風民俗,進一步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近年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
透過精彩的藝術形式
愛上家鄉
相關話題也衝上了熱搜
在學習過程中,他們紛紛表示:
北京中小學生
也握住了傳承創新的接力棒
讓那些經過時間沉澱的經典之作
煥發出新活力
快跟我們來看看吧
大興區榆垡鎮——武吵子
武吵子是北京市特有的傳統民俗舞蹈之一,集娛樂、健身、表演為一體,具有較高的社會、民俗及文化價值。2014年11月11日,大興區太子務武吵子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4年北京市小學生運動會開幕式上,海淀區五一小學大興一分校學生表演的武吵子成為亮點。
據瞭解,學校的太子務校區聘請了非遺傳承人趙建軍,開設具有深厚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的社團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注重向學生傳授太子務武吵子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和會規等傳統知識。這有助於學生更深入地理解這項非遺文化的價值和意義,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保護意識。”社團教師張帆說。
除了做好太子務校區武吵子非遺傳承社團建設工作,學校還在總校區著力推廣普惠型武吵子操,組建“特色武吵子﹢舞蹈特色”融合社團,形成特色非遺傳承社團、普惠武吵子操、精品武吵子舞蹈課程的分層分階培養體系。
門頭溝區潭柘寺鎮——太平鼓
京西太平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耍鼓時,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邊打邊舞“咚咚”的鼓聲和“嘩嘩”的金屬聲清脆悅耳。直至今日,雖然經歷了各種現代藝術形式的衝擊,但由於深受民眾喜愛,太平鼓依然留存在門頭溝地區。
2004年12月,門頭溝區新橋路中學被命名為“京西太平鼓”藝術傳承學校,這是門頭溝區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啟動後的重要舉措。
為此,學校將“京西太平鼓”納入校本課程,配備專業舞蹈教師,聘請“京西太平鼓”傳承人高洪偉作為藝術指導,定期下校輔導,帶領師生了解和傳承“京西太平鼓”歷史文化精髓。
在傳承的基礎上,學校還從道具、服裝、動作、音樂、形式等方面進行了創新,與舞蹈元素結合,豐富表演內容,在音樂中融入現代舞蹈配器節奏,使之更適合學生表演。經過大量教學實踐與探索,學校教師團隊創編了“京西太平鼓”校本課程教材,與北體大專業教師創編了“京西太平鼓”廣播體操(徒手版和器械版),將家鄉非遺文化融入學生的課間活動中。
多年來,學校師生積極宣傳“京西太平鼓”,多次參加各類文化展演活動,將優秀的民間舞蹈藝術發揚光大。
延慶區井莊鎮——旱船
延慶旱船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距今已有四百多年曆史,融傳統文學、繪畫、音樂、舞蹈、建築等藝術於一體,流傳歷史悠久,表演套路豐富,音樂伴奏喜慶熱烈,長期以來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延慶區西二道河中心小學是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青少年傳承基地。學校邀請延慶旱船三隻船傳承人丁自強為學生設計旱船,他根據小學生個頭低、力量小的特點,將傳統的旱船比例縮小、重量減輕,製作出了適合學生表演的小型旱船。
旱船跑動起來講究“快、穩、漂、轉”,在表演專家的指導下,學生們逐漸掌握了駕船動作、跑船步法和表演套路,並把這項傳統民間文化藝術“跑”到了市、區各級的多樣舞臺上。多年來,學校將非遺文化轉化為美育資源,在保持傳統的同時加入了創新元素,學生們得以在感受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的同時不斷樹立文化自信。
通州區西集鎮——京東大鼓
京東大鼓是一種採用京東方音說唱表演的曲藝鼓書暨鼓曲形式,約形成於清代中葉。1921年,寶坻人劉文斌在天津書場演出時稱之為“京東大鼓”,這一名字就此通行起來。
通州區西集鎮中心小學(郎府小學)依託濃郁的地域特點和地方特色,以傳統文化為底蘊、以民俗裝點為特色,於2022年9月開設“京東大鼓”傳統文化課程。
學校聘請京東大鼓第三代傳承人金克強入校指導。經過兩年的學習,學生們不僅對京東大鼓的文化底蘊有了深入瞭解,也掌握了一定的表演技法,多次登臺表演。2024年6月,學生們與金克強老師一起,受邀參加北京電視臺節目錄制;2024年7月,五年級學生王俊熙參加藝韻北京大賽並獲得三等獎。
學生們透過“京東大鼓”的學習與傳承,不僅掌握了一技之長,提升了綜合素養,也涵養了愛祖國、愛家鄉的情懷,堅定了文化自信,成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人。該校負責人表示,“京東大鼓”課程的引入,將課後服務與學校特色發展、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結合起來,讓學校真正成為弘揚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
門頭溝區齋堂鎮——柏峪燕歌戲曲
柏峪村的燕歌戲始於明代,隨守關將士傳入本村,經長期演化同當地語音、民歌、小調相融合而成。門頭溝區齋堂鎮建立了非遺進校園機制,每年培養15名學生傳唱柏峪燕歌戲,讓柏峪燕歌戲永久流傳下去。
有著“戲曲活化石”之稱的柏峪燕歌戲,是北京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是首批收錄在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的劇種,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藝術、人文價值。
為讓師生學習瞭解這一古老的藝術形式,門頭溝區齋堂中心小學成立燕歌戲社團,每年組織師生參加柏峪燕歌戲文化藝術節,在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同時,為學生提供多元學習體驗,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同時,學生們還結合地區相關文化活動,例如參觀“柏峪燕歌”文化長廊、組織戲曲知識競答、手工DIY戲曲臉譜等,沉浸式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學校負責人表示,未來學校會依託齋堂地區豐富的文化資源,在綠水青山“志行”課程中,讓學生了解、傳承家鄉非物質文化遺產,透過學習實踐,積極傳播家鄉優秀傳統文化,讓燕歌戲的古老歌聲唱響新時代。
延慶區四海鎮——高蹺老會
大吉祥村高蹺,作為非遺流傳至今已有百年以上。大年初一,村民身著盛裝,自發組織踩高蹺活動,高蹺隊伍中的角色各有不同。“高蹺”的諧音是“高瞧”,寓意是在新的一年開春後,人們要高瞻遠矚,不要鼠目寸光。
延慶區永寧幼兒園自2016年起正式將高蹺融入園本課程,申請成為高蹺非遺傳承基地,組建了“縉山高蹺小社團”。
每週,永寧幼兒園裡都有一群裝扮著高蹺服飾的師生,伴著歡快的鼓點,齊聚在操場上開展社團活動。幼兒園聘請高蹺協會的老師帶著孩子們瞭解高蹺文化與歷史,孩子們拜師學藝,學習高蹺的基本技能和不同角色的表演技巧,並將高蹺表演與幼兒遊戲融合,增加趣味性。高蹺活動不僅提升了孩子們音樂、舞蹈等藝術素養,還鍛鍊了幼兒的體能、磨鍊了意志品質、增強了團隊意識,促進幼兒多方面的發展。
幼兒園高蹺小社團的孩子們還走出幼兒園大門,在電視節目、匯演、晚會中精彩亮相,展現非遺文化的魅力。
轉載請註明來源“現代教育報(ID: modedunews)”
如您對本文內容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溝通。
策劃:王小艾 蘇珊 張娜 楊旭
編輯:姜思瑤
編審:張秋穎
終審:冉陽 李繼君
關注教育的人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