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今年14歲,上初二。
一直以來,她都是我的貼心小棉襖,性格也特別陽光開朗。
學習方面更是讓我欣慰,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基本沒出過全班前5名。
可自從上初中以來,原本品學兼優的女兒突然變得沉默寡言,成績也一落千丈。
而且,她的情緒也變得很不穩定,一寫作業就莫名其妙地大哭、發脾氣,明明就幾頁的作業經常能磨蹭到很晚。
據老師反映,女兒在學校上課也是頻頻走神,動不動就一副精神渙散的樣子。
本來我以為她只是受青春期激素影響,沒太在意。
可是那天女兒竟然破天荒地跟我說“媽媽,我不想去上學!”
問她哪裡不舒服也不說,就在那裡倔強地站著淌眼淚,說啥也不想去上學。
沒辦法,我只得給她請了假,帶她去醫院看病。
結果看了一圈,身體沒啥毛病,卻在心理科診斷出了——輕度抑鬱。
醫生還告訴我,這種情況至少持續有半年了。
我一下子感覺天都塌了,一直以來,我都對女兒抱有很大的期望。
我實在不能接受,我曾經懂事、陽光、優秀的女兒,變成了現在這樣!
那天,我心情實在糟糕,便約了一位自修心理學的朋友出來見面。
見到朋友,我上來就是一通抱怨:
“14年來,我為她操碎了心,她不感恩就算了,怎麼還抑鬱上了? 我想不通,她究竟有什麼可抑鬱的?”
朋友耐心聽我發洩了一通,認真地說:
“你知道嗎?我覺得你女兒之所以抑鬱,和你有很大的關係。”
見我疑惑的眼神,朋友繼續說道;
“透過和你聊天,我發現你身上有很多負能量,焦慮、壓力、情緒.... 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情緒狀態是會“傳染”的。 我想,正是因為你的負能量轉嫁到了孩子身上,她才會逐漸變得自卑、消極、抑鬱...”
朋友的一番話,讓我無地自容。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由於工作、生活都不順心,總是處於負能量爆棚的狀態。
卻沒想到,對女兒產生了這麼大的影響。
在朋友的建議下,我決定找到父母身上最常見的7種負能量,並以此作為對照,對自己從內到外進行一次“大掃除”。
為了“改頭換面”重新做人,更是為了拯救我的女兒。
一、夫妻經常吵架
美國一所大學,曾對169個5-10歲的孩子跟蹤調查。
三年後,研究人員發現,容易生病和產生心理問題的小孩,大都有一個共同點:
他們的父母總是爭吵,夫妻關係極不和諧。
而我和老公,就因為他異地工作的原因,時常產生矛盾。
哪怕他休假回家,我們也經常吵個不停,在客廳大吼,互相推諉指責。
現在想想,女兒長期生活在這樣高衝突的環境裡,心裡一定很難過、壓抑吧。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最親的人,是孩子的整個世界。
如果爸爸媽媽經常吵得不可開交,互相詆譭,甚至大打出手,不僅會引起孩子的恐懼,還會破壞孩子的安全感。
打那之後,我和老公便約定,無論如何,絕對不在家裡吵架,彼此也要更加包容。
作為父母,我們要努力給女兒營造一個溫馨和諧、充滿愛的家庭氛圍。
二、消極抱怨
老實說,在女兒確診抑鬱之前的一段時間,我的生活堪稱一團糟。
老公常年不在家,我所在的單位又要評職稱,各種跑上跑下,回家又要操心女兒學習的事、還要做家務,每天簡直忙得腳不沾地。
那段時間,我身心俱疲,沒少跟女兒抱怨:
你看看你爸,屁用沒有,啥也指望不上他; 你可得好好學習啊,我這一天天累死累活的,還不是為了你; 週末也不能休息,你說我命咋這麼苦呢!
現在想來,我的抱怨就像一場“痛苦轉移”,宣洩完的我一身輕鬆,無辜的女兒心裡卻積滿了痛苦和壓抑。
縱使生活有再多不如意,父母也不應該把負能量傾瀉到孩子身上。
於是,我決定笑對人生,不再和女兒抱怨,努力向女兒傳達生活美好、積極的一面。
我想,只有把內心的陰霾趕走,璀璨的陽光才能照射進來。
只有自己活得瀟灑痛快,孩子才能活得自由舒暢。
三、在瑣事上挑剔孩子
之前看過微博一個熱門話題,叫“糟糕的家庭,總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事情有多小呢?
就是哪怕鞋子放的位置不對,吃飯掉了一塊肉,衣服上弄了汙漬、默寫錯了一個字……父母都要挑孩子毛病,給孩子講一堆大道理。
很多父母都是如此,明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過失,卻始終揪著不放,可著勁地指責孩子。
長期以往,孩子內心就會缺乏安全感,做什麼事都極其敏感、如履薄冰。
要知道,誰都有粗心大意、馬虎犯錯的時候。
作為父母,不如對孩子多一點包容和理解,少一些苛責和挑剔。
只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才能給孩子滿滿的幸福感,孩子也更容易翻篇。
四、經常批評打壓孩子
因為對女兒的期待很高,所以一直以來,我都對她要求嚴格。
女兒有次考了第二,滿心歡喜地跟我報喜,我卻皺著眉頭說:“怎麼不考第一?”
一旦沒考好,我立馬眉頭一皺:“我在你身上花了這麼多心思,你就是這麼回報我的嗎?”
結果就是,女兒變得越來越敏感、沉默,學習也逐漸力不從心。
作家周國平說過一句話:
“家裡的花自殺了,遺書寫道:一生不愁吃穿,唯獨缺少陽光和愛。”
現在想來,是我用批評、打擊、責罵,硬生生地毀了女兒的自信,也讓她越來越消極。
接下來的日子,我不斷去看見女兒做的好的地方。
女兒晚上在房間看書,我會說:“真棒,媽媽都好久沒有看過書了!”
女兒作業寫得工整,我也會誇獎:“這字跡真漂亮,不愧是我女兒啊!”
對孩子多一點讚揚,多一點欣賞,用愛把她的油管加滿,孩子才能看到希望與力量。
五、情緒不穩定
很多父母,在情緒上有一種“隨心所欲”的不自控,隨時隨地地發脾氣。
記得有一次,因為工作原因,我心情本來就不好。
結果回家看見女兒正躺在沙發上玩手機。
我立馬就炸了“玩玩玩,就知道玩!你到底有沒有上進心?我真是對你太失望了!”
當時女兒含淚瞪了我一眼,直接走進屋裡把門鎖上了。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研究顯示:如果父母具有較高的“情緒壓力”,其子女的患病次數,會明顯高於其他孩子。
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無疑是在孩子稚嫩的心靈上投毒,最終養出一個敏感、內耗的孩子。
所以,我之後每次下班進門前都會提醒自己:
撣撣身上的“灰塵”,丟掉壞脾氣,帶回好心情。
沒過多久,我就發現,家裡的爭吵越來越少,我和女兒的親子關係也順暢了很多。
六、傳遞焦慮
在當今全民內卷的大環境下,很多家長都對孩子寄予厚望。
作為一個要強的媽媽,我也不例外。
我給女兒報了各種提高班、興趣班,填滿她的課餘生活。
平常對女兒說的最多的話就是“你要好好學習,以後才有出息,才能擁有美好的未來。”
結果就是——父母越焦慮,孩子越容易內耗。
作家周國平說過:
家長的焦慮是孩子最沉重的負擔。焦慮內耗的媽媽,永遠養不出快樂自信的孩子。
真正聰明的父母,早就學會了共情孩子,用鬆弛的心態去感染孩子。
於是,我鄭重地跟女兒表達了我對她的愛:
“不是你學習好,我們才愛你,而是無論你什麼樣子,我們都會愛你!”
女兒考試失利,我就在一旁安慰:“沒關係的,這麼難的題能考80多分很了不起了。”
女兒喜歡打羽毛球,我還送給她一把漂亮的球拍,鼓勵她平常多運動。
現在,女兒上學比之前積極多了,每天放學還能主動跟我聊聊學習的趣事,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七、懶惰,不上進
很多父母對待自己和孩子十分雙標。
禁止孩子看手機,自己卻每天刷影片;逼著孩子學習,自己卻從來沒有碰過書。
很慚愧,我也是這樣的父母。
那會因為每天上班都很累,我晚上回到家只想擺爛:
躺在沙發上就是玩手機,時不時檢查女兒有沒有認真寫作業,還經常熬夜看劇。
結果女兒也變得消極、墮落,有次我催她學習時,就聽到她嘟囔“憑啥你能天天玩,我就得天天學習。”
後面的日子裡,我開始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條:跑步,讀書,學習,睡前和女兒聊聊天。
我發現,當我專注於經營自己時,內心變得格外平靜,渾身充滿能量。
慢慢地,女兒也開始坐在我旁邊,陪我一起看書,學習。
看著女兒一天天變好,狀態也越來越積極,我真是由衷地為她感到開心。
就這樣,我用了整整半年時間,把自己從裡到外洗洗涮涮了一遍。
之後,我能明顯地感到,能量重新流轉到了我的身體裡,周圍的磁場變得通透、乾淨,整個人精氣神充足。
更重要的是,昔日那個明媚陽光、自信好學的女兒又回來了。
想到教育家孫雲曉的一句話:
想要孩子做一個熱愛生命珍惜自己的人,家長首先要在家庭中用積極的生活態度影響孩子,要不斷地給孩子帶來正能量。
為了孩子的未來,請父母一定要多修煉自己。
用無條件的愛、穩定的情緒,充沛的能量為孩子賦能,讓孩子活成樂觀、陽光、充滿正能量的模樣。
如此,孩子才能長成一棵棵枝繁葉茂、充滿生命力的大樹。
點個“贊吧”,一起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