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在科創備受重視的當下,如何讓普娃也能擁有一次成功的參賽體驗呢?下文這位媽媽就發揮了孩子最大的優勢,一路過關斬將,收穫滿滿。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童行書院 (ID:tongxingplan)
文丨上海樂樂媽 編丨Lulu
一提到科創比賽,大家第一反應是什麼?
要有創新天賦?必須理科擅長?還是砸錢搞培訓?
NO NO NO,可能是你想得太複雜了。
就在今年夏天,我帶著孩子從0到1參加了一個市級比賽,一路打怪升級,收穫了三等獎。期間,我們既沒有花錢搞培訓,也沒有無腦瞎琢磨,而是將創賽當作了闖關遊戲,最終順利通關。
所以,普娃參加科創比賽其實一點也不難,我們只要把握總體流程,聚焦關鍵事項,並做好相應準備。
選賽道:
既立又破的優勢論
可能有的家長會問,科創比賽多如牛毛,如何挑選出合適的?
在賽道的選擇上,我比較堅持優勢論。即孩子擅長什麼,就嘗試什麼。一方面,利於提高獲獎機率;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孩子積累學習自信。
如果孩子數學不錯,各類程式設計競賽或是首選;如果孩子繪畫不錯,則可以考慮主題設計比賽。
當然,上述比賽也會有不足之處——技能可能相對單一。
比如,我家孩子在熟悉了程式設計比賽相關套路後,就有點乏了。於是,我想著該讓他挑戰一些複雜度高、綜合性強的比賽了。
該從什麼角度切入呢?
我先是鎖定了他的優勢—— 邏輯+創意+手工製作, 然後透過關鍵詞搜尋,最後錨定了 發明創造比賽。 這類比賽包含了創意落地全過程,正好可以訓練孩子的綜合能力。
但看了指南後,我的心卻涼了半截,因為比賽的複雜程度並非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
那有否對新手比較友好的平替方案呢?
透過將創賽要求與孩子能力不斷適配後,提倡在生活中進行發明創造的青少年創意活動最終進入了我們的視野,因為它幾乎滿足了新手參賽的所有需求。
1、公信力強:由市教委直屬機構舉辦,有權威性;
2、賽制合理:設有初賽和決賽,且時間跨度合理,有利於新手好好準備;
3、容易上手:比賽主題貼近生活,最終呈現允許僅為創意方案,對新手比較友好。
備初賽:
萬萬沒想到,寫作竟成了攔路虎!
本以為,比賽很簡單,畢竟創意沒有標準答案,只要腦洞夠大就可以。
再加上,孩子多多少少上過美術課,簡單手繪不在話下。
但,萬萬沒想到,初賽竟然變成了——作文考試!
看著必須提交的文字方案介紹,當時,我們的腦中一片空白。
按理說,按照組織方提供的模版填也不是太難。只是2000字的篇幅真的大大超出了一個初中生能駕馭的難度,況且孩子又是平時寫600字都像擠牙膏般費勁的作文渣。
怎麼辦?就這麼放棄麼?
遇到問題就退縮,這可不是老母親想給孩子做的示範。
一籌莫展之際,我想到了藉助AI工具。
我先讓孩子根據模版要求簡單羅列了下,不出意外,勉強才擠了300字。隨後,我讓他把原稿餵給AI,然後嘗試用提示詞生成文件。
接著,見證奇蹟的時候到了!
看到300字秒變2000字,孩子一整個大震驚,同時也燃起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他自己嘗試著與AI對話,並根據日常表述習慣修改完善了語言和細節部分,然後就順利提交了。
都說創賽是綜合訓練,我們在參賽的第一步就見識到了它的厲害之處。
小小初賽,既是對創意和寫作能力的考驗,也是對家長和孩子“頂住困難,迎難而上”的心態的考驗。
只是,萬萬沒想到,困難和挑戰才剛剛開始。
備決賽1:
難度next level,先試試問題拆解?
得知入圍決賽時,我們歡欣雀躍了一陣子。
閱讀了參賽要求後,卻不免倒吸一口涼氣。
決賽難度up了不說,還提高到了next level。
我們不僅要將創意簡圖變成有質感、可以實施的設計稿,還要進行現場6分鐘演講,外加應對2分鐘的專家質詢。
論設計,孩子平日最怵美術,之前投稿的簡圖也只能算小學生水平,要達到專業設計水準,難上加難;
PPT倒是之前他簡單做過一些,但要圖文並茂有展示度,也非一日之功;
演講就更不用提了,他相對比較內向,要怎麼訓練才能做到上臺既專業又不怯場;還有專家可能會提哪些問題,萬一回答不出該怎麼辦?真是千頭萬緒,就差後悔不該報名參賽的。
但開弓沒有回頭箭,老母親還是要繼續帶領孩子迎難而上。
千頭萬緒之際,我想到了問題拆解大法。
透過頭腦風暴,我們把看上去無比困難的任務先拆解成四個模組,即“製作設計圖、製作PPT、演講模擬、答辯模擬”。
然後,逐一分析模組之間的邏輯關係,進而發現,“製作設計圖”是其他幾個的前置模組,最為關鍵。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再向下拆解,最終,核心問題就浮出了水面——如何將設計簡圖變成有設計感的實物圖,需要合適的設計軟體。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來做類似的思維練習。試著將一個複雜的問題,透過問題拆解的方式來識別出最核心的問題,進而找到正確的方向。
因為,有了正確的方向,其實離成功也不遠了。
但似乎,我們高興得太早了一點。
備決賽2:
文生設計圖,也不帶怕的
原本以為找軟體那是手到擒來,但琢磨了半天,也沒太好的思路。
用PPT?複雜的作圖好像也挺難。用專業的設計軟體?估計上手也要好幾個月。一個個排除後,我們似乎又回到了起點。
這次輪到我洩氣了。
“媽媽,既然kimi可以根據提示詞輸出文字,那有沒有輸入提示語,一鍵生成圖片的那種軟體呢?”
還在琢磨kimi的孩子冷不丁冒出一句。
還真是這個道理,我立馬來了精神。
順著這個思路,我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找到了文生圖的AI工具——豆包。
我們先試著簡單餵了幾個方案中的提示詞,感覺出來的效果都不是特別理想。
這時,反倒是孩子急中生智,將之前形成的文字方案拆成一段一段輸入豆包,一點點調,一點點試,倒是開始有點眉目了。
幾次三番折騰後,我們總算找到了一些人機互動的感覺。
就這樣,一個看似很難完成的設計任務,在AI工具的加持下,竟然不到一週就順利生成了。
雖然,和用專業的設計軟體相比,在細節、質感上仍有一定的差距,但AI工具確實大大縮短了將創意變成效果圖的時間,也讓沒有專業作圖基礎的孩子體會到了夢想照進現實的美妙,更有興趣接受新鮮事物了。
備決賽3:
演講的坎,用心去跨越
有了像樣的創意圖打底,之前感覺很難的PPT製作,一個週末就搞定了。
倒是演講練習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剛開始,我們循著問題拆解的思路,讓孩子每日練習讀稿演講和模擬答辯。漸漸地,孩子就能脫稿流利演講,也能鎮定自若地接住我丟擲的問題了。
正當我覺得萬事大吉時,意外卻發生了。
某天演講練習後,孩子卻突然沒來由地來了句,“媽媽,我想放棄比賽。”
“為什麼?已經練得有模有樣了,現在放棄豈不可惜?”
我強壓著內心的澎湃,硬擠出笑容問他。
他低著頭,小聲說,“我怕搞砸,我怕到時大腦一片空白。”
我苦笑著,這不就像是以前那個想贏怕輸的自己嗎?
那一刻我沉默了。
但既然決定和孩子一起面對,就絕不能逃避。
於是,接下來幾天我暫停了訓練,除了分享自己年少時想贏怕輸的糗事來共情他外,還特地與他玩起了角色扮演的遊戲——我們輪流充當演講者和提問者。
在用心感受的同時,孩子似乎從互動遊戲中習得了應對嚴厲評委的方法,壓力也在不經意間一點點地釋放掉了。
如此這般,心理除錯了幾日,孩子又重新恢復了信心,直至比賽前也沒再提棄賽一事。
想贏怕輸在好勝心強的孩子中很常見。如果我們一味地鼓勵,有時反而會成為壓力。
這時,我們先要讓孩子學會放鬆,可以從共情、淡化比賽的功利性等角度去逐漸引導;同時,也可以嘗試透過角色扮演等方式,讓孩子習得應對複雜多變現實環境的方法,以進一步增強他臨場的信心。
勞心勞力的創賽最終以我們獲得三等獎完美謝幕了。
不可否認,當初我們也是奔著得獎去的。但隨著比賽的深入,我們對創賽也有了新的看法。
創賽一路走來,我見證了孩子變化的過程,從剛開始的畏難,到臨賽前的畏失敗,到最終的重拾信心,這些經歷或多或少能讓他在應對未來的大小考試及考驗時,顯得更有底氣。
當創賽成為鍛鍊孩子綜合能力的方式,當我們帶著輕鬆的心態去比賽時,我們或許就能看到不一樣的風景,收穫不一樣的體驗,而此時的獲獎更像是水到渠成。
那麼,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創賽真的一點都不難,也更值得用心體驗。
關注外灘教育
發現優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