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霸凌受害者到世界級大師,他到底經歷了什麼非人的蛻變|霧解182
文 | 霧滿攔江
1895年,印度有個小盆友出生。
這孩子,打生下來就不對勁,被視為智力殘障者。所以可憐的他,讀書時被打慘了,抽耳光,被罰跪在滾燙的煤渣上,或是赤腳站立在冰塊上。可這孩子皮實,不管怎麼揍他,他都歡天喜地、慈眉善目的對打他的人說一句:謝謝,如果你喜歡,咱們再嗨一輪。
等這孩子長大,就成了影響世界至今的思想大師。
克里希那穆提。
克里希那穆提
他最有價值的名言,大概算是這一句:
教育的本質,是教會人們如何思考,而不是教會人們應該思考什麼。
——思考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思考的方法。
之所以說起克里希那穆提的教育金句,是因為看到幾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說個小學生,成績很棒,父母為了鼓勵他,就說:孩子,你如果再考一次全班第一,就給你買個手機。
歐耶!小朋友歡呼雀躍,立即開始發憤。
沒多久測試,果然是全班第一。
成績單拿回來——父母頓時就炸了。
當著孩子的面,父母圍繞著該不該踐行對孩子的承諾,展開了激烈辯論。正方的觀點是曾參殺豬,做人守信,既然答應給孩子買手機,就應該買。反方觀點認為:手機會讓孩子分心,而且影響視力——雙方激辨,最後孩子輸了。
最終沒有給他買手機,這讓孩子困惑而又失落。
第二個故事,說一個少年,愛上一個女生。為了討妹子喜歡,少年替女生寫作業,把自己的飯錢省下來,給人家買辣條。可萬萬沒想到,兩人相親相愛處了一段時間,女孩突然告訴他分手——因為女孩的前男友,回心轉意了。
少年傷透了心。人和人,能不能多點真誠?少點套路?你既然不愛我,幹嗎還吃掉我的辣條?
這兩個孩子,伐開心。
他們在生活中,遭遇到了沒有兌現的諾言。
從此不再輕信,轉而以懷疑的目光,打量這個世界。
(04)
許多孩子,在成長中都曾遭遇過欺騙,忍不住仰天長嘯,質問蒼天:
人和人之間,怎麼會有這麼多不肯履行的承諾?
為什麼會有傷害人心的欺騙?
思想大師克里希那穆提告訴我們:如果這樣想問題,你就死定了!
——正確的問題應該是,人類的一個承諾,有效期會持續多久?
(05)
以前有部電視劇,名叫《青瓷》。
但這個戲的題目起的不好——應該叫《欺騙》才對!
內容就是演一個善良少年,被成年社會騙慘了。悲憤之下,少年以騙對騙,向成年大騙子發起反攻——卻反遭成年人聯手對抗,進而被一群老男人,輾壓成狗的慘事兒。
這可憐的少年仔,打小沒爹沒媽,由姨父姨媽養大。成人後就跟著姨父學做拍賣生意。
姨父帶少年拿到了一幢斷尾大廈的拍賣推薦函,但推薦人寫了薦函後,就跳樓死掉了。
於是引來一個女主播——她是少年的大學同學,也是少年暗戀的女神——想要就此跳樓事件,採訪姨父做期節目。
姨父告訴少年:去,不管你用什麼辦法,必須打消她的採訪念頭。咱們生意人,做人要低調,悶聲發大財。
少年硬著頭皮去了,申明姨父絕對不接受採訪,捎帶腳的向女主播求愛表白。
女主播不爽,當場拒絕了少年的表白。
求愛無果,表白遭拒。悲傷的少年,絕望的返回姨父公司。
一進門,少年頓時大吃一驚。
發生了什麼事?
認識到欺騙和背叛,是人生成長的第一步。
解鎖微信豆,一起走進今天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