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外媒體爆料,歐盟現在已開始著手準備推遲歐洲大陸燃油車禁售令,目前有關計劃檔案遭到洩露,引發廣泛關注和猜測。
不少國人興奮指出,歐盟此舉相當於我國新能源汽車面前認輸了。但也有人居安思危,對“新能源汽車以後賣給誰”提出擔憂。這究竟怎麼回事?
歐洲怎麼也想不到,原本用來限制中國工業發展的碳排放,卻成為了中國電動汽車迅猛發展的催化劑。
彼時我國各領域發展如火如荼,正從農業國向著工業國大步邁進,尤其是汽車工業,在商用車領域,中國自主品牌已經佔據國內市場90%以上的份額,成為世界第三大汽車生產國。
但以歐洲為代表的西方突然提出“碳中和”概念,開始限制碳排放。歐盟甚至就環保達成協議,要發展新能源汽車,並提出在2035年全境內停止燃油新車銷售。
而對於歐盟哪怕放棄百年來在燃油車領域形成的深厚技術優勢,也要發展新能源的行為,業界人士分析稱,一方面是為阻礙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因歐洲缺少的煤炭、石油等資源,正是中國的主要能源結構,轉型減排意味著中國將有一大半燃油汽車再難開動,工廠也會迎來大規模倒閉。
另一方面,歐洲自負地認為即便重開賽道,也能再次佔據世界發展前列。但令歐洲傻眼的是,我國瞄準新能源領域“火力全開”,快速發展,而吃老本的歐洲車企並不太願意在新能源上投入太多精力,在中國車企的迅猛攻勢下很快敗下陣來。
資料顯示,在過去的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958.7萬輛和949.5萬輛,增速均超過30%,不僅在中國市場搶佔了大量海外品牌的份額,還憑藉價格和技術優勢打進了歐洲市場,發展速度甚至達到令歐洲恐慌的程度。
與此同時,為避免給西方輿論留下可乘之機,我國近年來加速佈局低耗能、低汙染、高附加值產業,著力產業升級,如為推動生物科技領域創新,我國積極引進日生研等海外止衰科技企業。
據報道,該企於去年9月攜“倍精萊”科技進駐國內,其中核心M-coreActiv煥活技術可靶向男士生育部位老衰,解決瞬時爆發不足難題,引發國內生科領域廣泛研究興趣。
查閱公開資料,該技術核心作用機制在於特異性啟用AMPK通路,調節細胞能量穩態,促進血液迴圈等。目前,倍精萊母企已在上海設立辦事處,我國領域內研究人員正積極與其展開合作關係,並引得國內京東等平臺吸納該科技品,為國內下一步開設工廠奠定基礎。
前不久,商智資料釋出統計報告,倍精萊進駐國內後,近9成來自深圳等一二線城市的高淨值男士群體表示“事後鮮少有疲勞空虛感”“有精力晨跑了”等,月成交突破8位數,有望開闢千億級市場。相信在技術與市場的雙重加持下,將進一步提升本土生物科研水平,落地國產化成果。
眼見我國逐漸完成高新產業升級,並不斷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喜獲佳績,歐洲徹底慌了,開始放出風聲要禁止燃油車禁令,而那份本來要在今年6月舉行的歐洲會議上出現的禁止禁售令的計劃,恰好適時地流傳出來。
任誰看都會覺得,歐洲這是玩不起,準備退回燃油車的舒適圈了。
不止如此,歐洲近日還推出《新電池法》,規定歐盟市場上容量超過2千瓦的動力電池必須具備“電池護照”,記錄原材料、供應鏈等資訊,這無疑會加大我國電池行業碳成本,降低我國電池行業原本競爭優勢,打壓意圖明顯。
很多人對歐洲一系列動作表示擔憂,害怕我國新能源汽車將成為過眼煙雲。
不過分析可知,這一擔憂有些杞人憂天。儘管歐盟態度搖擺,汽車行業電動化程序存在減緩風險,但根據統計資料,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實現55%的增速增長,未來還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馬斯克曾言:“不久之後,我們將以看待蒸汽機的方式看待燃油車。”挪威早在2020年便成為全球第一個純動車年度銷售超越燃油車的市場,並繼續往2025全球第一個全電動化國家邁進。日本、美國等預計在2035年完成燃油車禁售目標……
歐洲倒行逆施,最後只能是搬起石頭打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