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知名右翼記者塔克·卡爾森對普京進行了長達2個小時的專訪。這次專訪中,卡爾森向普京提出多達60個問題,大部分都是普京過往的重要宣告,可獲取的新資訊不多,但外界還是捕捉到了不少蛛絲馬跡。
在2個小時的訪談中,普京用半個小時向卡爾森概述了烏克蘭的歷史,當然是從俄方角度講述的,烏克蘭不會認可。
之所以用半個小時的寶貴時間講述烏克蘭歷史,普京自然有他的深意,就是向卡爾森強調俄軍特別軍事行動的正義性和合法性。
普京認為,俄烏有可能組建一個“大俄羅斯”
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淵源可追溯到千年以前。公元9世紀,當時的基輔羅斯成為東斯拉夫人的政治與文化中心。基輔羅斯可以被視作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這三個現代國家共同的搖籃。
隨著時間的推移,各族群之間開始形成了不同的身份認同,為後來的分裂埋下了伏筆。
進入16世紀至17世紀,波蘭-立陶宛聯邦的影響力擴大,烏克蘭西部地區逐漸被納入其領土範圍,而東部地區則經歷了與莫斯科公國(即後來的俄羅斯帝國)的一系列衝突和同盟。這一時期,烏克蘭克薩克與波蘭的權貴進行過反抗,這也加深了烏克蘭民族意識的形成。
到了20世紀,隨著俄羅斯帝國的解體和蘇維埃政權的建立,烏克蘭經歷了一段短暫的獨立時期後,成為蘇聯的一部分。這一時期,儘管在經濟和社會制度上緊密相連,烏克蘭人對獨立的渴望從未消失。
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克蘭最終贏得了獨立,但其與俄羅斯的關係從未斷絕。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政治、經濟乃至軍事影響深遠而複雜。
因此,普京提出了“大俄羅斯”概念。2021年7月,普京發表了一篇題為《論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的歷史統一》的文章,明確否認烏克蘭以獨立民族,認為應該和俄羅斯、白俄羅斯同為“三位一體的俄羅斯人”。
在普京看來,如果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能重新團結在一起,組建一個泛俄羅斯聯盟,將極大地增強斯拉夫人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大俄羅斯”也將成為歐洲地區最強大的政治力量。
兩年的俄烏衝突證實,組建“大俄羅斯”已不現實
此次接受卡爾森的專訪中,普京表示,烏克蘭人有權將自己視為一個獨立的民族。這一宣告似乎與他過去的觀點大相徑庭。持續接近兩年的俄烏衝突,讓普京對烏克蘭人民族意識的強烈覺醒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這場衝突不僅在地緣政治上改寫了東歐的局勢,還加速了烏克蘭的民族認同程序。
普京已經察覺到,他曾渴望實現的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國合併構成的“大俄羅斯”理想,在當前情況下已然變得遙不可及。烏克蘭的民族主義情感在衝突中被進一步強化,作為一個獨立民族的身份意識也因此得到了全球的關注和認可。
不過普京也強調,雖然烏克蘭有其作為獨立民族的權利,但這一獨立性不能建立在納粹主義的基礎之上。此舉意在劃出一條明確的界線,即烏克蘭的獨立不應被用作挑釁或威脅俄羅斯安全的工具。
本質上,普京的這番言論揭示了一個重要現實:長期的衝突未能按照俄羅斯的願景重塑區域格局,反而促成了烏克蘭民族認同的覺醒。
普京的觀點其實也是在向西方表態,俄羅斯無意與歐美國家為敵,只要烏克蘭威脅不到俄羅斯的安全,俄羅斯非常願意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也準備與西方國家對話。
總體來看,普京的態度還是很友好的,他從未放棄與歐美國家建立和平關係的努力。在過去,俄羅斯曾三次要求加入北約,但被拒絕。普京也直言,希望能與華盛頓達成協議,讓美國明白,俄羅斯是在為自己的利益奮鬥,而不是單純的領土訴求。